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及如何解决政治理论课学生上课"抬头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亟需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革和突破。在如今这样一个以文化快速传播为特征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微化"教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这种模式不仅在课上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热情,且在课后也起到时刻矫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方式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时面临的困境和难题,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时发挥优势作用:以共享式总账分布技术扩大高校思政课数字资源共享规模,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业务水平;以时间戳技术持续记录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用去中心化技术和LRS存储区块推动师生双向互动评价机制的建立等,从而以"区块链+思政课"的创新理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思政课则主要负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但目前多种因素促使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并不佳,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实效,真正发挥思政课堂的思想阵地作用,这是当前思政课的当务之急。该院思政课教师根据该院学生的实际,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着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受重视的最佳办法就是发挥思政课自身优势,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从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以及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互动性这两方面对思政课以人为本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承担着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思政课则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思政课的思想阵地作用,这是当前思政课的当务之急。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已经在大规模的推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虽然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的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强调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该文结合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阐述了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促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7.
"三教"改革指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进行教师改革,能解决课程思政"谁来教"的问题;进行教材改革,能解决课程思政"教什么"的问题;进行教法改革,能解决课程思政"怎么教"的问题.要以教师改革为本,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以教材改革为基,完善课程思政的载体;以教法改革为要,优化课程思政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其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本文以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情景教学为切入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体验的热情,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培养人的核心命题,"课程思政"将成为未来课程定向、引领、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高校健康教育通识课程蕴含丰富、深厚、多元的思政元素,拥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树立和践行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发展为理念,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尝试建立以"高等院校"为平台,"健康教育通识课程"为视角,"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为脉络,以期对高等院校如何贯彻与实施"课程思政"融合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复旦共识"到"北京指南",基于思政教育的专业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环保类专业特色,分析学生学情及思想特点,确定了"思政课程"改革、"课程思政"通识平台搭建、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改革3个方向,通过分析各类课程特点,提元素、凝亮点、融行业、培精神,凝炼出环保类专业"121"(一主两辅一特色)思政教学模式,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与强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各学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大思政"教育体系。以专业主干课程软件工程为例,在分析教学内容和目标基础上,从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强化、生活处事哲理灌输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着眼点,并分别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改进等方面详细分享了开展课程思政的经验和做法。实践表明,上述措施切实加强了学生科学素养、法治素养、民族自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达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崔政  李丽 《华东科技》2023,(2):137-139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各类智能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同时解构了传统思政课知识传播过程。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从宏观角度出发,在把握思政课德育教育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而培养学生整体、理性、辩证思维,建构符合时代需求且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大思政课”德教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云班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凸显了素质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将云班课运用到思政教学改革中,对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化、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与提高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因此,探析云班课在思政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具有其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从云班课与思政教学的相关概念入手,对云班课在思政教学改革中应用的价值作用进行了全面的、透彻的分析,最后对云班课在思政教学改革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推动云班课在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对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其他各类课程教师起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思政素养提升的导学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助力者的作用。由于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重要性认知不到位,加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处于缺位状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建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作的机制,以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筑牢"课程思政"根基。  相似文献   

15.
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已成为信息化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但在发挥"微课"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高职思政课微课教学中对微课教学作用的认知还存在偏差、微课的设计制作过于依赖技术手段等现象。所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思政课的深度融合,需要探索建立高职思政课"微课"教学的有效机制,以促进"微课"在思政教学中的良好应用,提升高职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精准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必然选择。精准思政以精准思维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具有实事求是、问题导向同目标导向相结合和供需平衡三个基本特征。在精准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面临课堂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失、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偏离、课堂教学效果与党和人民的期待存在一定的偏差等现实困境。精准思政旨在以精准思维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效能,破除高校思政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建设有料、有趣、有情、有高度、有深度、有效度的“六有课堂”。  相似文献   

17.
推进"六个为什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期深化思政课改革的重之中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路径.<上海大学"三进"项链丛书>是上大落实中央"05方案"及受教育部委托"六个为什么"进思政课试点工作的最新成果之一.初步形成以"三进"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为支撑、加强基础理论和教学研究、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多媒体课件研发、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释疑解惑与有效互动为核心内容及以教育主体、内容、对象、方法等系统化整合为主要方式的上大"思政课"研究与教学机制.以"六个为什么"为顶层问题,层层深入细化,在研究、教学及释疑解惑的过程中使学生入脑入心,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成人教育思政课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学生消极态度表现和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探索如何提高成人教育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如何提高成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而改革。思政课作为认知教育的必修课,在教学方法上亦需不断更新理念,探索创新。在此基础上,合作性学习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PBL教学法能有效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演讲教学法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课程思政"改革是有一定的逻辑层次的。该文就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思政"路径进行探索,提出党委领航,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协同育人顶层方案,以课程建设为根本点,提炼专业课程人文视野等具体路径。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探索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思政"的路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