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供电,可以允许系统短时间内带故障运行,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长时间运行很容易发展成多相短路,不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选择正确的接地选线方法十分重要。列举了电力系统传统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分析了系统接地后选线不准确的原因,由此引出了最大增量法小电流选线方式,并以兰州石化公司1号中央变电所6k V系统为例,论述了最大增量法小电流选线的原理及特点,为中低压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中对于接地系统选线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能满足整个电力运行的需要,还必须要和选择使用的装置相互吻合,这样才能保证接地选线发挥理想的操作效果.面对复杂多样的接地形式,本文以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代表,重点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选线问题,以保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冯天民  卢毅  钱程 《科技资讯》2013,(35):111-111,113
应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当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不会对系统电压对称性造成破坏,且故障电流较低,可以保护供电设备.当前,小电流选线装置多是在稳态分量法及谐波分量法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选线判断依据十分单一,逐渐无法满足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多变,接地故障类型复杂化及异常化发展的趋势.为此,提出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多种新型智能选线判据,改进选线方案,提高选线准确性及技术水平是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较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方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及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和相应的接地选线方式,对应范围广、可靠性高的选线保护方式作了典型分析,有助于煤炭企业正确选择供电系统运行方式及接地选线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选择,是一个涉及到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技术课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选择时应考虑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对通讯及信号系统的干扰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对电力系统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尽管故障出现之后电力系统仍然能够维持运行1~2h,但1~2h之后,若对系统中的故障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则会引起两相短路,甚至会造成整个电力系统故障。所以,该文就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特点以及接地选线装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06,(2):30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它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为止电力系统未能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接地运行方式,即:采用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最大限度地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而当非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快速选出接地线路并跳闸。其主要特点在于,兼顾消弧与选线两种功能,在保证消弧线圈快速输出补偿电流的条件下,在接地故障电流已降为很小的残流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准确选线。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过程是:当故障发生时,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它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为止电力系统未能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接地运行方式,即:采用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最大限度地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而当非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快速选出接地线路并跳闸。其主要特点在于,兼顾消弧与选线两种功能,在保证消弧线圈快速输出补偿电流的条件下,在接地故障电流已降为很小的残流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准确选线。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  相似文献   

9.
贾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9038-9041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选择对电力系统防止事故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因供电可靠性高而在中压电网中还大量应用。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故障情况进行仿真。给出了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综合智能选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小电流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微机智能化选线进行了研究,在已有的接地选线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综合应用现有方法的智能处理方案,为切实提高选线准确率和在实践中评价各种接地保护算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赖绍熙 《科技信息》2010,(21):J0153-J0153,J0182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决策,其中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既涉及到技术选择问题也涉及到经济问题,选择适当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最重要和最灵活的提高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方法之一。因此研究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提高配电系统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镔淞 《科技资讯》2014,(3):175-176
在电力系统当中,电力系统通过配电或者供电的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就是其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力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出线许多接地方式,本文仅例举几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零序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红 《科技资讯》2008,(30):106-107
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且指变压器Y形接线,运行方式共三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中性点的不同运行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别是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将影响系统二次侧的继电保护及监测仪表的选择与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中性点三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常见零序保护方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电气技术中,接地和接零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正确选择接地和接零的方式及其安装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李强  薛锐 《科技资讯》2010,(32):122-122
本文介绍了110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标准,阐述了其常用接地方式的各自的优缺点,并从设备运行安全的角度,重点研究了零序互跳保护和中性点间隙保护两种保护配置。  相似文献   

16.
邹子军 《广东科技》2008,(8):124-125
中性点接地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各个方面的极为重要的综合问题,它与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继电保护,过电压保护,经济性等问题有密切关系,对电力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有着重大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配电网主要采用的几种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其在中低压电网中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宇 《科技资讯》2006,(4):22-23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涉及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何合理选择中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供电的可靠性,本文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接地网降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接地网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将故障电流迅速排泄入地,控制接地网的最大电位升高,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故合格的接地网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变电站的设计、建造施工以及日常运行维护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偏高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前应用的各种降阻措施的优缺点,指出了接地网的降阻措施从设计到施工及运行维护方面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降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6~35kV中低压配电网中广泛采用的接地方式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配电网极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小电流接地电网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小,短时间内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其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必须尽可能快的确定故障线路。本文对现有的故障选线方法做了介绍,讨论了现有选线方法的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决策理论的综合判断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林银招 《科技信息》2012,(21):417-417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对接地设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电站接地系统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更涉及到人身与设备的安全。而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防雷的重要保护部位。变电站接地。一般采用等间距和不等间距网格接地。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使其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则是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在变电站防雷接地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