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决策。对此,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场所,高校应积极落实科技发展战略,加强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双一流”战略的全面实施储备更多的科研人才,进一步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高校是人才与知识的发源地与原始创新的输出地,国家的创新离不开高校的创新,高校参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制度安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人才优势和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新时代,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夯实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基础、打造以基础研究为驱动的创新引擎、优化以双轮驱动为支撑的条件保障、营造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文化环境,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8.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之一,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需依靠功能与结构完备的相关组织强力推进。结构功能主义认为,一个组织或社会系统要稳定发展,需要具备适应目标实现整合和潜护功能。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高校同样需具备这四大功能。为此,要大力实施组织结构变革,丰富组织功能,服务和资源开拓功能并重;明确组织目标,制定国际化目标并稳步推进;再造组织结构,统筹推进学校国际化工作;塑造组织内涵,加强国际化制度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作为高校实验室、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探索高校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对于推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双一流"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面对队伍评价体系不完善,发展规划缺乏长效机制;队伍结构不合理,"专技不专";队伍人员流动性差,"碎片化"问题突出的现状,探讨了队伍的定位及发展方案,包括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队伍的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使高校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的高水平技术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0.
11.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促进了高校办学成本的多元分担,成为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从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总量、分布现状、历时变化、整体运转及表现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受重视程度不够、政策端供给不充分、筹资能力不强、筹资结构不合理、资金运作乏力、机构运转困难等,阻碍了高校教育基金会内生动力的释放,抑制了其对"双一流"建设支撑作用的发挥。为此,高校教育基金会既要有国际视野,注重对国外一流高校先进经验的选择吸收和本土转换,也要扎根中国大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校情的发展策略,包括调整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强项目的系统谋划、注重资产的投资运作、创新过程的考核评价、培育独特的捐赠关系等,以提升教育基金会服务所在高校卓越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助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2.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离不开高水平的仪器设备,离不开科学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这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改进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探讨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于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发现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校在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维修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以期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的转型优化建设,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东华大学图书馆为例,基于历年馆藏数据,从资源结构、核心资源保障和绩效评估的角度,对电子资源馆藏进行剖析,制定优化和调整策略,并提出一流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构建框架。实践结果表明,电子资源建设质量和学科文献保障率均得到提升,图书馆从文献资源层面为“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识别并破解转型中的组织惯性与转型风险,对于高校图书馆有效回应信息迭代和双一流发展诉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转型实践为例,通过分析碎片化与单向度转型表征所呈现的转型乏效问题,指出了转型乏效的根源在于没有打破不再适应新环境的组织惯性与转化转型风险,在对转型存在的组织惯性和转型风险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切合图书馆转型实现的四步走的建议,即建构共同愿景、正确研判环境与组织、制定组合+迭代的转型方案、对接与执行转型方案.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