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官兵伤亡往往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存在个人主观因素。针对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伤亡数量不断增加的现状,本文在简单介绍灭火救援中消防官兵心理与行为的基础上,提出灭火救援过程中的紧急避险与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有效帮助现场指挥人员科学判断灾情,合理决策现场的疏散、隔离、防护、封堵、灭火等救援工作,提高消防部队处理特大恶性火灾的实战能力,在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消防救援机器人的基础上,阐述消防侦查救援特种机器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并给出相应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完善我国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构建新型应急救援体系需要,采用对比与归纳方法,研究加拿大、南非、美国等产煤发达国家紧急避险理论和应急救援典型案例,总结紧急避险体系功能定位与组成,归纳避险设施布置及维护要求,提炼紧急避险体系建设相关参数要求.研究国内煤矿紧急避险体系建设现状,提出国内紧急避险体系建设对策:通过立法形式确...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体系建设难题,采用归纳与对比方法,研究产煤发达国家紧急避险理论和典型案例.结合国内煤矿安全防护体系现状,分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系统建设需解决的关键难题:安全避险理念确立、系统建设立法保障、紧急避险标准制定及布置原则等.依据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基于“人-物-管理”层面紧急避险体系结构模型.基于脆弱性观点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构建了以避险系统为基础的“多米诺”安防救援新模型.紧急避险体系结构与安防救援模型提供了解决系统建设难题的方法,可为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永久避难硐室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波 《科技信息》2011,(16):329-331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包括建立健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CO浓度、温度、风速的动态监控,完善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制度,为煤矿安全管理和避险救援提供决策和调度、指挥依据;通过建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煤矿入井人员的动态管理,准确掌握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情况,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及时有效避险;通过建立救生舱、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实现井下灾害突发时的安全避险,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应急的生存空间;通过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确保灾变时现场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防止发生窒息事故;通过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在灾变后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通过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实现井上井下和各个作业地点通信通畅,为防灾抗灾和快速抢险救灾提供准确信息。建设完善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安全发展理念在煤矿安全生产上的重要体现,是国内矿山事故成功救援所验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灭火作战行动组织指挥正确与否,救援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灭火救援行动的成败。它既是灭火救援圈有机性的体现,也是其高效性的保证。该文将结合当前如何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的伤亡案例屡见不鲜,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笔者通过近年来消防官兵的伤亡数据和案例,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消防官兵伤亡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官兵伤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消防员职业是全球公认的十大高危险性职业之一。在我国,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灭火救援、社会救助任务,面对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如何加强灭火救援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避免消防官兵伤亡发生,是我国消防部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易造成消防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减少消防员灭火救援中死亡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但大多矿山缺乏完善的紧急避险系统和必要的紧急避险设备。在发生矿难后,会因为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准确赶到事故发生现场,或者被困人员无法逃生,从而延误宝贵的救援时间,大大降低被困人员生还的机会。近日.记者从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研制CKJ10/96—6GP矿山救援车顺利通过96小时真人生存试验,用于矿山救援的“诺亚方舟”铸造完成。矿山救援车本身并不能避免矿难发生.但在矿难发生后.却是被困矿工最管用的“临时避灾所”。  相似文献   

10.
杨帆 《科技信息》2010,(23):J0240-J0240
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专门与火魔作斗争的现役部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为天职。面对新形势的考验.笔者提出了提高灭火救援应战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以便为今后消防部队提高灭火救援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灭火救援现场情况瞬息万变,指挥员需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握现场实时动态信息的实际,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与灭火救援指挥相关应用系统的整合,创立与固定指挥中心交互的灭火救援移动指挥系统,打造具有图像处理、音视频通信、精准定位、车载导航、无线网络技术融合的智能移动指挥终端,对固定指挥中心进行功能性延伸、补充和备份。将方便、携行、灵活、智能的移动指挥终端武装到灭火救援一线,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社会在发展,生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飞速提高,电、天然气、化工原料等一点一点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们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危险。尤其是近几年来,火灾接二连三的发生。我们消防队员救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由此来看,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向我们消防人员灭火救援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要想让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更上一层楼,我们必须探究各种训练方法对灭火救援能力的提高,以期全方位提高救援能力,本文将探究实战化环境训练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提升。大火无情,消防队员不仅要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还要保证自身生命安全。因此,提升消防队员们的实战灭火救援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某市一大型批发市场发生火灾,现场火势蔓延,消防官兵奋力灭火救援,然而火灾现场有大量人员围观、拍照,还有人不辞辛苦开车赶来围观,甚至有人为了获得最佳拍摄位置试图翻越警戒线,造成火场周边交通严重堵塞,消防救援车辆无法及时进入,警方和救援人员不得不分出精力疏散围观人群和车辆。为此,当地警方和公安消防部门在微信、微博上发布火灾现场周边交通和安全提示,向社会发出呼吁,救援人员正在前线奋战,请无关人员不要前往围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4日,四川泸州宫阙老窖集团公司酒库储罐发生重大爆炸燃烧事故,造成6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250吨酒罐炸飞500米,2800吨酒精55个酒罐被大火烧烤,18个酒罐严重泄漏,四川消防总队紧急成立前、后方指挥部,迅速启动川南片区灭火救援联动机制,近两百名消防官兵和当地抢险力量鏖战两天两夜后凯旋.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预防煤矿井下水害事故,提高煤矿应急救援水平,实现对水害事故紧急避险系统的定量评价,建立煤矿井下水害事故紧急避险系统逻辑模型和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分析水害事故发生时各单元件间逻辑关系,并对其进行任务效率评价,计算各单元件及系统的可靠度.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约束条件下,系统中各单元件并联时的可靠性大于串联时的可靠性;井下37#右采区发生水害事故时,系统可靠度为良.该研究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健  丁银磊  姜军 《科技信息》2012,(27):417-417,449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临时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建设临时避难硐室,为避险人员及时躲避灾难赢得救援时间,增加生存机会,挽救遇险人员生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伤亡人数。  相似文献   

17.
任艳 《科技信息》2012,(10):343-343
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煤矿安全保障体系。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以加强标准化管理作为有效手段。本文论述了煤矿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标准是推进系统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基层部队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灭火救援成功率100%的目标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9.
6月25日下午1时26分,溆浦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值班室接到报警:由于连降暴雨,距县城约15公里的桐木溪乡政府门口的溆水河中的一条采金船有3名采金工人被洪水围困,请求消防官兵紧急救援。同时,在大队值班的教导员刘圣华也相继接到了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勇,县纪委书记钟丽萍的电话,要求消防大队立即出动警力对桐木溪采金船上被困的工人进行救援。险情就是命令!接到报警后,刘圣华迅速组织精干官兵,带好抗洪抢险救援工具迅速赶赴灾情现场。在现场,救援人员发现一条采金船在溆水河洪水急流中颠簸摇晃,隔岸30多米距离,船上尚有3名来不及上岸的采金…  相似文献   

20.
灭火救援装备(简称消防装备或装备)是公安消防部队进行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的各种作战器材器具的总称,是消防官兵完成各项执勤战备任务最根本的保证.一直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关心消防部队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消防装备经费投入逐年增多,消防装备建设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广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消防装备在配备数量、结构比例、质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方面与现实需要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