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全面二孩政策早已开始实施,但是人们对于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各持己见。基于2017年兰州已婚未育和已婚已育一孩居民的生育意愿调研数据,本文分析显示:1.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的理想子女个数为1.75个,同时已生育一孩的夫妇预期生育第二孩的时间为3-5年。2.被调查者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多为增加家庭乐趣、独生子女不利于成长,这是之前"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问题的集中体现。3.被调查者不愿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压力、精力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整体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降这一大前提下,目前新生人口出生总量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对于提高人口出生率的作用相当有限,其对未来学龄人口的影响也并不太大。针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全面二孩"政策及其实施后的学龄人口变动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政策的实施,河北省各地区中小学在校生规模快速减少,逐渐出现"空巢"学校。因此,各地纷纷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我国于2016年初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意味着,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正式步入"全面二孩"时代。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生儿的数量将如何变化?未来四十年,中小学校舍与教师的缺口将有多大?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关系到学龄人口的教育发展,也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PADIS-INT软件,对河北省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教职工、校舍等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未来学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得到河北省对未来教职工与校舍的需求量,据此提出应对未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4年山东省人口数据,引入遗传学思想,建立了适用于"单独二孩"政策的山东省Leslie人口预测模型,以之预测该政策下至2054年山东省人口发展情况。依托当下生育意愿数据,建立了适用于"全面二孩"政策的Leslie模型,并得出预测结果。为特别研究二孩政策对新生儿数量的影响,抽取学历水平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因素求解山东省适龄人群生育意愿,从而预测近两年幼儿增长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政策下的预测结果,结合新生儿预测可知"单独二孩"政策短期内有稳定山东省人口作用,但长期看对人口老龄化的迟滞作用较差;相对前者,"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长期有效的人口保持作用,对维持劳动力人口数量效果显著,但短期内新生儿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提示应当加强儿童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必将是在中国人口政策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年份。2015年10月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仅标志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还预示着2016年将正式开启全面"二孩"政策的新时代。恰逢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隆重推出了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消息,2016~2018年我国新生二孩的人数分别为820万、880万和760万,新生二孩占新生儿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占比达到50%。全面放开生育二孩,新增的婴幼儿面临着迫切的托育服务需求。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发展历程托育机构产生于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工业化大生产需要大量妇女参与到工  相似文献   

7.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被称为"全面二孩"。这距离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还不到2年,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科学世界》专访了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郑真真研究员,请她解读生育政策变化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综述我国2015年10月宣布普遍二孩政策以来媒体的反应,讨论普遍二孩政策实行两年多来生育水平和城乡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仍然偏低的现状,然后简述人口与经济增长及包括粮食安全的生存资源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奇迹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证数据分析,重点论证为何在当今我国生育率已经很低的现实条件下,鼓励生育二孩政策既利国又惠民并有助于粮食安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综述我国2015年10月宣布普遍二孩政策以来媒体的反应,讨论普遍二孩政策实行两年多来生育水平和城乡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仍然偏低的现状,然后简述人口与经济增长及包括粮食安全的生存资源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奇迹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证数据分析,重点论证为何在当今我国生育率已经很低的现实条件下,鼓励生育二孩政策既利国又惠民并有助于粮食安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正式结束。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外界预期强烈的"普遍二孩"政策将全面放开。券商预计未来4年将多生育2500万~5212万婴儿。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我国人口政策出现明显变化。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还明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如今二孩政策将全面放开。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李长安表示,我国大概在2011年就出现城镇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针对二孩生育意愿展开社会调研.依据调研数据,构建河南省居民生育愿望各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数学模型,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估系统,使评价方法及结果更趋合理.通过此方法,求出各因素所占权重,分析各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快二孩政策的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2.
陈国林  许艳  叶智群 《江西科学》2020,38(4):450-454
主要研究了在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人口发展趋势问题。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利用灰色预测与时间序列对数据进行校正,再对现行二孩政策下中国未来5年新生人口和总人口进行了合理预测并对我国未来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对三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发现,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已婚育龄人群三孩生育意愿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经济抚养教育能力、有没有人帮忙照顾孩子和已有孩子的性别结构。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需要从婚恋观念宣传教育、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住房租购政策支持、教育资源配置、税收政策调整、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比较宁夏银川、固原两市城市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银川市、固原市已婚育龄妇女各1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1.50%的已婚育龄妇女有确定的二孩生育意愿;经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与其城市、年龄及家中有无老人帮助抚育孩子显著相关,而与学历、职业、一孩年龄、一孩性别、固定收入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两市城市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受到较大强化。  相似文献   

15.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的发展形势向高质量发展形式进行转变了,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内的人口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最明显的一个问题,近年以来,国内居民的生育率开始降低,整个社会也开始向老龄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而这种发展状态对于社会经济的转变时期其实是比较不利的。故此,该文就将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镇生育家庭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使得国内的居民群众能够知晓在进行二孩生育之后的家庭消费情况,这样就能提前做好准备,这对于社会中每个家庭的未来发展都是比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浙江省的人口出生率变动,选取经济、流动人口、教育、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作为5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1980—2016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做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教育、流动人口因素、生育政策因素中的"全面二孩"政策对浙江省人口出生率变动影响是正向显著的,其中教育因素是外部影响因素;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是负向显著的。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把握人口出生率变动趋势、完善外来人口服务保障机制、制定高峰人口出生措施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     
正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双降二孩数量首超一孩2018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2017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行情况。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介绍,2017年全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此外,相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2017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这是自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8.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需要医院儿科及早应对。本文分析了"二孩"生育高峰时代儿科面临的问题,并从护理人才储备、风险防范、护理环境改善、医护待遇提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二孩政策下人口的最优出生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聚类、Logistic和Leslie人口结构预测模型等方法,借助MATLAB、Excel、EViews等软件编程,得出实施二孩政策对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时基于A地区的往年数据,预测出二孩政策下未来20年的最优出生率.  相似文献   

20.
单独二孩政策是在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问题、社会生育二胎意愿强烈的背景下实施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大有裨益。它对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包括由此引发的"生与不生"的家庭矛盾、增加的家庭成本压力和生育女性权益保障问题。必须以家庭实际为原则,尊重女性生育者的个人意愿,并完善单独二孩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以妥善应对单独二孩对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