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县级电网建设规模也逐步加大,老旧变电站的改建,新建变电站的增多,这些厂站信息均需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造成信息量的增加。本文结合县调主站系统ON2000基本情况,介绍主站系统的日常应用及日常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调度端对智能变电站业务的实时监视和设备故障的快速定位,在规范网分装置功能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全通信链路的调控交互数据监测方法。将网分装置采集的信息上送至调控主站,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全站系统配置描述/远动配置描述文件、调控自动化点表等信息,建立调控交互数据监测模型;通过信息之间的关联将离散报文进行匹配分析,可视化再现调度端与变电站端数据通信全过程,实现变电站调控交互数据的监测。结果显示所提技术让网分装置的监测结果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实现了对设备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在线评估。该研究有利于变电站数据的可视化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主要包括主站、子站、配电远方终端和通信系统.银川市供电公司通过规划、确定城区配电网组网港式,新建、改造城区配电网线路,建设主站、改造子站等一系列工作,在城区配电网中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所属的330 KV香水变电站一期综自系统由深圳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330 KV一次及二次设备的保护、监视、测量、控制、记录、报警、信号等功能.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由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组成,本文主要就330 KV香水变电站综自系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的应用简述一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IEC61850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的出现和运用。虚端子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在传统变电站基础上去理解变电站SCD配置文件,虚端子的配置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针对虚端子的漏接、错接,提出一种实用的、直观、快速有效的智能变电站全站配置SCD文件合法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在远方主站端对分布在不同变电站的低压开关柜进行远程控制。利用电力通信通道,扩展用于电力系统远程通信的CDT规约,使远程控制问题变成计算机串行通信问题.用串行通信技术方法,将远方主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发送给变电站当地子站,子站计算机分析出主站命令,并转换成松下PLC通讯指令格式,用串行通信的指令系列代替PLC梯形图的编程,由子站直接控制PLC,实现对低压开关柜组的远程智能控制.通过现场调试和运行结果表明,利用电力系统数据传输通道,既不会影响高压系统的数据传输。又可以实现利用上位机的串行通信对PLC进行远程控制。解决了开关柜控制回路的远程智能控制问题,并给出了用串行通讯代替梯形图的编程方法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对电能量远程自动计量计费系统的方案,系统的组成、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功能以及技术性能进行了论述.该系统对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等电能量,经电能表的输出脉冲等信号输入到下位机数据采集器(子站),再由Modem 传输至主站监控计算机以实现远程计量处理和监测.文中对子站、主站之间的通信及系统的数据流程和数据交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智能变电站信息共享优势,提出了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站域后备保护方法,并开发了符合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装置.为了验证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提出了基于RTDS的全数字化保护测试系统方案.通过搭建变电站仿真模型,并配置GTNET-SV和GTNET-GSE模块,完成了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闭环测试.针对变电站正常运行、站内故障及站外故障等不同工况,测试了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和动作时间,其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IEC 61850标准、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规范和建设经验,以及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遇到的问题等因素,文中阐述了以间隔为单位进行信息采集和协议转换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面向间隔的IEC 61850网关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IEC 61850标准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现状,借助可视化配置工具,运用集中采集、统一建模和无缝通信等技术,实现了信息的标准化以及在变电站各应用间的信息共享。在实现上,采用实时数据库、软总线和总线适配器等技术,实现软件功能模块的即插即用,以方便智能变电站系统集成、扩展、升级和维护等实际要求。本文提出的IEC 61850网关对间隔的信息集成、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构建等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城市公共汽车考勤自动化的无线实现方法,并设计和开发了主站设备、副站设备、车载设备和人事、车辆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对公交车考勤、调度及人事、车辆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力体制的改革和厂网分开都对电网的调度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主站技术人员工作效率,解决自动化主站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本文分析了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画面遥测和遥信信息量快速查错方法,以及自动化系统失效时自动化系统主站、通讯系统和厂站设备故障定位,自动化主站SCADA或EMS故障的快速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兴飞 《创新科技》2014,(10):72-73
内话联网技术可以为管制员快速、灵活的话音管制移交,实现通信设备资源共享和最佳配置。文章简单介绍了内话联网技术,并针对宁波空管站语音通信设备现状提出了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专家系统的变电站监控信号智能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轻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辅助故障快速判断,提高运行人员技术水平,在深入总结变电站异常和故障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故障推理模型,结合网络拓扑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专家系统的变电站监控信号智能处理系统.系统的监控信号分析处理功能全面,快速定位机制确保值班员能迅速确定故障信息所在间隔,能准确报告变电站主要故障,并结合专家知识库出具故障报告,提供故障处理指导.系统具备故障模拟及培训功能.该系统在变电站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旁路在代线路时进行光纤与高频通道切换、光纤保护通道联调动作逻辑测试及三端T接网络光纤通道联调的方法与思路,并就变电站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贝 《安徽科技》2011,(10):46-47
本文针对目前变电站六合一自动化装置上主接线图形界面在uo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下图形界面的实现问题,将SVG和uclinux技术结合起来.将SVG作为主接线图形可视化的基础应用到主接线界面.作为图形界面的实现方案,并最终完成了基于XML文件的SVG实现方案和图形界面的研发.实现了变电站主接线图在uclinux嵌入式系统下的图形界面的显示.以及其与变电站自动化工程配置的信息子站和相量测量(PMU)的后台数据的通讯.并将适时数据显示在界面上.供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锋 《广东科技》2008,(8):115-117
本文简要介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关的技术要求和基本的功能配置,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PROFIBUS-DP单主站的网络配置模式实现了柔性加工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在该控制系统中,以S7-300的PLC作为DP主站,以ET-200M作为分散式DP从站,建立了总线配置方案.利用STEP7软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8.
江丽丽 《科技信息》2010,(27):79-79
本文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教学内容双向评价系统的设计以及如何实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以妥善、快速、精确的解决,使得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北斗系统中轨位资源相对匮乏的GEO卫星需要频繁轨控来保持轨位,其轨控后的轨道快速恢复问题,是制约卫星可用度和系统服务性能的重要因素.GEO卫星静地特性使得难以实现轨道参数与钟参数的有效分离,特别针对轨位偏置GEO卫星该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星地钟差支持下的轨道快速恢复技术,通过无线电双向法实现星地时间同步和多星定轨实现高精度站间时间同步,实现了钟差与轨道的有效分离.本文同时提出具有先验约束的降相关方法和基于长弧约束短弧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轨道快速恢复方法,有效解决了监测接收机系统差问题,实现了高精度的轨道快速恢复.基于北斗系统实测数据的试验分析表明:机动后轨道快速恢复时间由24 h缩短为4 h,SLR评估的预报2 h轨道视向精度优于1 m,UERE精度优于1.5 m,有效解决了轨位偏置GEO卫星的轨道快速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rol Net网络的水厂滤池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PLC)构成主站和子站的方式,通过Control Net和Ethernet/Ip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在高信息吞吐量场合的实时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