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原理图分析西门子8DA10型35 k V GIS接地开关控制门与带电显示装置的闭锁关系,再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35 k V开关柜在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可以证实35 k V开关柜在带电情况下接地开关控制门无法打开,从而实现了35 k V开关柜在带电情况下接地开关控制门的安全闭锁,减少了35 k V开关柜在运行过程中误操作引起的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配电线路就是10k V配电线路,其承担着我国主要的供电任务。当前用电用户对10k V配电线路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供电可靠性。因此,必须对影响10k 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10k V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吴碧 《科技信息》2012,(34):419-420
3~35kV开关柜是变电站和配网的重要设备,其安全运行对供电可靠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时发现开关柜早期的绝缘缺陷,避免突发事故,保证电网安全供电,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逐步应用,满足状态检修要求的开关柜带电检测技术逐渐显现出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城市配电网基建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才能够有效发挥35 k V以下城市配电网的重要作用。35 k V以下城市配电网工程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后期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同期管理项目较多等,都不利于城市配电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35 k V以下城市配电网基建工程实行过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35 k V以下城市配电网基建工程进行过程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对35 k V以下城市配电网基建工程进行过程管理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采矿厂工程用电,拟建35/6k V总降压变电所一座,进行35k V总降压变电所的优化设计。通过负荷分组,功率因素补偿,系统主要接线及运行方式设计,短路电流计算,变压器选取和保护接地雷击漏电等安全措施处理,基本构成了采矿厂35k V变电站的设计,可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达到安全用电要求,同时兼顾可行性、经济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110 k V变电站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两回以上的110 k V线路,一般使用的是一主一备加备自投装置,这样的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备自投主要是指当主供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到工作当中,保证用户能够进行不间断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装置。该文主要从备自投动作的常见方式入手,针对110 k V变电站的备自投情况,对110 k V变电站备自投动作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补救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配电网智能化正在快速地推广建设中。在城市电网中的负荷密集区,可设立配网自动化开关站,将变电站10 k V母线进行扩展,增加10 k V出线,从而增加配网规划的灵活性,可以分散负荷、划分供电区间、实现多回路供电,加强对配电网网架的管控,提高配电网运行维护以及规划的灵活性,合理分配利用变电站出线间隔,从而大大提高整个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一号线直流供电系统,其基本原理是接触网采用1500V直流双边供电。在牵引所中通过整流机组把33KV等级的电压通过降压整流,转变成为1500V的直流电通过直流开关输送到接触网上,给机车提供动力电源。接触网本身不具备电气保护功能,上网电缆、接触网等设备出现故障,需要通过直流开关柜来判断故障,进行电气保护。所以对于直流供电系统来说直流开关柜的地位相当重要,研究直流开关的结构特点及保护功能的实现对地铁运营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优化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高度重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背景下,关于铁路变配电所优化设计与改造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以铁路10k V变配电所为例,对其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掌握铁路10k V变配电所微机保护与监控系统实践应用,为铁路10k V变配电所新建与改造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农民进城兴镇、置产兴业,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空间,地区负荷增长迅速,新建110k V智能变电站将彻底改变用电紧张局面,解决供电卡脖子、线路容量不足等突出矛盾。在110k V输电线路设计中,经常遇到设计路径和现有路径交叉、平行等情况,为了节约工程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的线路走廊,通常采用π接或T接的方式,利用一部分原有线路,新建一部分线路,双回由220k V站架设至110k V站。  相似文献   

11.
220/20k V供电模式在法国巴黎、新加波等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供电可靠性和技术经济性指标上表现优异。我国苏州工业园区和辽宁本溪供电公司采用20k V作为中压配电电压以来已有相当多的运行经验。前者是负荷集中、密度高的发达工业区,采用全电缆线路;后者是负荷分散、密度低、供电半径大的农村地区,采用全架空线路,是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但对于电网技术经济比选中电压等级"强—简—强"配合的精髓尚未完全采用。  相似文献   

12.
以ABB 12 k V开关柜三相平行母线排为对象,利用COMSOL 5.0建立母线排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短路稳态与暂态下母线排所受电动力大小,并且绘制出三相母线所受电动力在x-y平面内的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仿真与经典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各相所受电动力均是交变的,其频率为电流频率的两倍;暂态下,三相母线中B相所受到电动力最大,为6 989.4 N,为A相或C相所受电动力的1.07倍并且暂态分量存在了0.16 s.仿真结果为12 k V开关柜母线结构优化设计和电动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孙峰 《太原科技》2014,(12):88-90
通过对近年来长春地区66 k V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事故、隐患等问题进行统计、归类、分析,围绕东北地区供电企业的运行经验和事故教训,查找影响66 k V电网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电力系统中,35 k V变电站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二次设备在35 k V变电站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对整个的变电系统的相关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重视二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及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该文中,提出了35 k V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维护措施和手段,分析了二次设备检修维护的内容,并且阐述了对其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直击雷保护是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变电站直击雷保护一般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避雷针 ,常规构架避雷针多安装于构架上。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阐述了 35 k V线路终端安装构架避雷针的可行性。 35 k V变电站采用线路终端塔顶安装构架避雷针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防雷保护装置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6.
任国海 《科技资讯》2012,(4):71-71,73
在分析了35kV中压开关柜绝缘方式与复合绝缘技术后,从生产、制造、装配、运行维护等方面,对造成35kV中压开关柜发生绝缘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提高35kV中压开关柜绝缘性能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500 k V输电线路成倍增长,其中有地区电网、跨区域电网、±800 k V的配套线路。由于输送电量大,在发生故障时,将直接威胁输电网络的安全运行。从输电线路日常运维工作出发,分析了500 k V输电线路的山火、雷害、覆冰以及跳线风偏的防控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输电线路架设在野外,长期暴露在大自然中,外界破坏的可能性很大,只有用心加强运维管理,多方面地细致努力,方可真正减少跳闸,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普遍推广实施,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管辖职能从原先的110kV~400V改为目前得35kV~400V,而随着35kV电压等级的逐步退出,今后,县级供电企业的电网管辖主要在于10kV和400V配网。怎样优化配网运行方式,改善用户供电质量,降低网络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每个县级供电企业目标,而配网自动化的实施能有效满足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10~35 k V高压输电线上的故障指示器电源方案:将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套在高压输电线上,从高压输电线上获取电能,经过整流滤波等电路处理之后为二次侧的故障指示器供电.同时,设计了基于超级电容和锂亚电池的储能电路,保证故障指示器在高压线路停电或输电线路电流较低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输电线路大电流和小电流情况下,该方案的输出波形良好,能够避免大电流对电流的冲击、解决供电死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网生产快速发展和负荷逐步加重,对供电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开关柜的动、静触头及电缆接头发热故障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开关柜发热原因、处理及温度监测几个环节的探讨,从而保障供电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