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脱硝原理及脱硝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印证了反应温度、空速、氨氮摩尔比的变化会对SCR工艺系统脱硝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燃煤电厂火电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NOx出口体积分数波动大、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补偿的动态矩阵预测控制(DMC)算法.DMC算法基于NOx出口质量浓度历史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反馈环节根据当前偏差校正预测值,实现系统提前控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将预测偏差信息模糊化,用以修正...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国六重型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NOx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章运用AVL BOOST仿真软件对催化器内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SCR催化器最佳反应温度范围在180~550℃,催化器转化效率达到95%以上;通过前置氧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发动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低温性能,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某欧VI柴油机SCR混合器进行仿真模拟及结构优化,并借助台架试验进行了发动机排放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器经最佳方案优化后,SCR系统的NOx转化率明显提升,冷态WHTC工况下NOx排放量和NH3平均泄漏量分别为0.191 g/(k...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中铵盐的热解及动力学特征研究,为固态铵SCR氨气生成及氨气供给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采用热重实验和分解平衡压实验分析了3种铵盐的分解温度、分解速率等热解特性,利用等温法和积分法计算了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的分解动力学参数。碳酸铵和氨基甲酸铵的受热分解就是在恒定温度下测定其剩余质量比与受热时间的关系,再在热重分析曲线中通过反应时间下的剩余质量比求得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铵分解速率大于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级数为1/2,碳酸铵的为2/3,氨基甲酸铵活化能为56kJ/mol,碳酸铵的为62kJ/mol;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均适合作为固态铵选择性催化还原(SSCR)系统还原剂的来源,氨基甲酸铵优势更明显。相比尿素SCR技术,固态铵SCR技术在发动机低排气温度条件下能够提供足量的还原剂,有效提高低温NOx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法是目前可以找到的脱硝效率最高、最为成熟的技术,因其脱硝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而被广泛使用。其中SCR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所在,该文主要介绍了SCR反应机理以及目前主流的SCR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柴油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柴油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氢氧化物(NOx)转化效率影响因素,文章利用AVL BOOST仿真软...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SCR)混合脱硝中的还原剂在锅炉尾部烟道内的分布均匀性,基于FLUENT平台,对300 MW燃煤机组SNCR/SCR混合脱硝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转向室补氨喷射位置、混合器结构对烟气中氨氮组分混合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数据吻合很好.结果表明:SNCR反应后,转向室出口还原剂分布极不均匀;转向室侧墙补氨喷枪越靠近转向角位置,越有利于提升烟道内还原剂的平均分布;SCR反应器入口烟道设置新型复合X型混合器,进一步强化NH3与烟气的均匀混合,反应器首层催化剂入口截面还原剂浓度分布偏差从22%降低至7.4%;将优化的补氨喷射位置与混合器结构应用于现场锅炉,SNCR和SCR脱硝效率分别达到了35%和78.4%,SNCR/SCR联合脱硝效率达85.96%,脱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袁帅  王恒 《科技信息》2013,(1):140-140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是一项可靠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以其高效的特点在国外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且在我国正处于引进、吸收和消化阶段。本文概述了SCR法脱硝工艺流程、催化剂和还原剂的特性及选择使用、SCR法脱硝反应塔布置方案及SCR系统内部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预见了该技术未来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目前我国对于NOx的污染排放问题也更为重视,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动力车间3台锅炉实施烟气脱硝工程改造,采用低氮燃烧、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联合脱硝技术,分三段脱除烟气中NOx,使NOx排放含量不高于100mg/Nm3。脱硝项目投运后,经联合调试达到了锅炉煤粉专烧时NOx含量达标排放。介绍了低氮燃烧+SNCR+SCR脱硝技术在固态排渣、平衡通风、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的应用,简述其改造技术特点和工艺流程,并通过实际运行调节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是工业上国内外目前对NOX处理最为有效的一种技术方法。本文介绍了计算热力学参数化学平衡系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学反应焓变的方法;分析了SCR系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在化学热力学的原理上分析了反应能够进行的温度条件。绘制热力学参数同反应温度的曲线,可以得到任意温度的热力学参数数值,从而为反应能否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Ag/γ-Al2O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去除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中的NOx,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non-therm a l p lasm a,NTP)活化不同气体组分对A g/-γA l2O3催化剂上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se lectivecata lytic reduction,SCR)NOx的作用,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对比了NTP协同前后SCR反应中间物种的变化,并考察了O2浓度和SO2对NTP协同C3H6-SCR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TP协同在200~400℃显著提高SCR反应活性,NTP中C3H6的氮化和氧化反应对协同作用有最大贡献,使得SCR反应中含氧有机物、NCO、CN等关键中间物种明显增加,而NTP单独活化NO O2或O2对SCR促进作用不大。在2.5%~25%氧浓度、含0.01%SO2条件下NTP协同对SCR的低温(<350℃)活性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和Nox污染的现状及相互影响.论述了电厂锅炉和机动车发动机的稀燃化对CO2减排的意义和对Nox污染控制的影响,阐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危机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性.基于温室气体减排和Nox排放的相互制约关系,指出了采用燃料的稀燃方式辅以SCR脱硝后处理技术是中国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Nox控制的显示可行途径.重点论述了中国燃煤电厂烟道气脱硝和柴油车尾气脱硝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销材料的要求,对国内外脱硝材料的研究领域、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W-Ti基SCR脱硝材料、低温SCR脱硝材料和沸石基SCR脱硝材料是适应我国电厂烟道气脱硝和机动车尾气脱硝的SCR脱硝材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环境的保护政策要求逐年提高,有些省市甚至把氨逃逸浓度作为考核条款,因此对脱硝系统进行优化调整越发重要。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烟气脱硝技术具有高脱硝率、低氨气逃逸率的特点,已成为应用最广的技术。该文根据SCR的脱硝反应原理,分析出影响脱硝的因素,为脱硝反应器内喷氨的优化调整提供对策,从而有效地减少氨气的逃逸率。  相似文献   

15.
以某船舶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为研究对象,将计算流体力学(CFD)与响应面法(RSM)相结合,获得了催化剂尺寸、混合室位置等结构参数对于流场、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CFD数据为样本拟合响应函数,并通过求解响应函数极值的方法实现了SCR装置结构的小型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合室的设置提高了尿素与尾气混合均匀性.同时,随着SCR反应器尺寸缩小,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分别下降和增加.通过RSM优化后的SCR反应器可缩小15.9%~45.2%,混合室的最佳位置为SCR前1.70~2.39 m处,优化后系统脱硝效率超过90%,氨逃逸量小于5×10~(-6).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烟气脱硝技术为例论述了现有炉内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工艺,着重介绍烟气脱硝的主导工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SCR),包括系统布置、催化剂、制氨系统、旁路、灰斗设置等,并指出已投产电站加装SCR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勇 《太原科技》2007,164(9):73-74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在国外的广泛应用,介绍了NOx的危害、脱硝工艺、脱硝控制系统和脱硝业绩等,展望了SCR法脱硝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使用B20生物柴油(20%体积比生物柴油+80%体积比普通柴油)在发动机上进行500h整机耐久性试验,整机ESC(欧洲稳态循环)试验和催化剂小样试验,研究了DOC(氧化催化转化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耐久性能和劣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耐久性试验后,在ESC试验下测得DOC后CO平均体积分数上升7.3%,且高转速时上升幅度明显高于低转速时;DOC后HC(碳氢化合物)平均体积分数上升8.0%,各转速下升幅没有明显差异;SCR后NOx(氮氧化物)平均体积分数上升50.8%,且上升幅度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DOC和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且减小程度与取样处的排气流量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对汽车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云服务器的监测系统设计方案。通过MC9S12XDP512单片机的ATD模块与MSCAN模块等实现对各传感器电信号的采集,根据采集到的传感器信号,按照预先制定的实时监测判断策略对SCR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利用ESP8266 WIFI模块将分析后的数据传至互联网云端服务器;手机APP和电脑终端平台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并将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展示给车主、SCR系统制造商和政府部门三大目标群体,即利用互联网云端服务器实现三者对SCR系统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对SCR系统各传感器信息的采集具有高精确度和实时性,取得了较满意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对比了原机、搭载SCR、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重型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气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SCR入口处NO在氮氧化物(NOx)中的体积比。试验结果表明,搭载DOC+DPF+SCR系统比搭载SCR系统的发动机扭矩降低了10N·m,油耗基本保持不变;对比搭载DOC+SCR、搭载SCR以及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SCR入口处NO在NOx中的比例发现,SCR状态下基本全为NO,其余2种状态下NOx中NO的体积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排温在450℃时该比例下降到0.86;搭载DOC+DPF+SCR的ESC试验中CO转化效率为93%,HC转化效率为70%,NOx转化效率为90%,PM转化效率为51%,相比于搭载SCR的ESC试验,NOx的转化效率降低了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