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移动学习模式正逐渐成为教育行业中主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而电子书包是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构建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必须包括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3个核心要素。该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电子书包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当前,移动学习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电子书包已经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该文在综合分析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对电子书包的发产生、发展及应用作了详细阐述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教育行业中,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取代,而在移动学习模式下的电子书包已经成为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快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民展",由此可见,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该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建立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电子书包的应用已经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对电子书包的发产生、发展及应用作了详细阐述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书包正日益成为教育技术乃至整个教育界的关注热点.本文主要给出了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的系统参考模型.由此给出了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电子书包应用设计框架,提出系统服务实现的框架与方法,以及学习中心与客户端的设计方法.该应用设计对电子书包的教学服务模式的设计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电子书包、移动学习终端、在线学习应用等,可捕获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如何利用这些大数据是目前教育信息化领域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对学习分析的需求和研究对象.接着引入大数据技术,设计以Hadoop为核心的学习分析系统,构建基于学习分析的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并列举此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案例.最后,提出需要解决Hadoop应用在学习分析领域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逐渐深化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书包属于中国教育信息化提高学校于家庭配合效率的产品之一,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此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电子书包与传统的教学设备相比,电子书包具体突出的特点,如个性化、移动性等,因此教育者在教学中应用电子书包也显得越来越重视。为此,该文就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及应用方法进行分析,旨在能为其他教育者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的时代,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重视的一个课题,在全民微时代的今天,微信、微博与微课广泛运用,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从传统的模式从"微"模式开始转换,该文将结合微时代的移动学习的特征,从微变化的角度出发,在现有的微时代的移动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关于学习资源的主要原则,为高校的移动学习提供一个广阔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肖夏 《科技咨询导报》2013,(34):239-239
电子书包经历了10多年的应用探索,已经展现了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优势,尤其是能摆脱学校物理空间的局限、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移动学习,但目前仍旧面临一些观念和技术上的问题和挑战,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更多功能,改进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并研究制定电子书包技术标准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模式逐渐为广大开放教育学习者所接受和喜爱,成为当前最方便快捷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学习对开放教育的影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以及对开放教育移动学习过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包已然成为数字化教育的一个热门应用研究领域.本文通过概念演变、关注度转变及教育应用发展三个层面重识电子书包,并聚焦于电子书包标准化工作之一——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的设计.在调研国内外建设现状基础之上,关注用户使用习惯、教育应用安全、终端可靠性、普适设计等问题,从终端硬件、操作系统和标配教学功能三方面构建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最后,分别从生产厂商、电子书包相关产业和教育变革三个角度展望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存在着瓶颈.如何解决该瓶颈呢?本文首先从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包的标准、技术与应用的关系,从电子书包系统与标准、技术的关系阐述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研究框架.再从标准研究现状分析、标准体系和标准组谱等方面研究了电子书包的标准规范.其次,分析了关键技术研究的情况,分别从终端关键技术、内容关键技术、学具关键技术、学习服务关键技术,以及集成创新技术等层面剖析了电子书包的关键技术.最后,从教育创新途径、产业发展创新、教育应用创新和教育理论创新等方面探讨了电子书包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媒介,同时为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基于移动学习方式教育模式下,辅导员应改变常规的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移动学习模式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移动学习特点和辅导员利用移动学习方式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基本形式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基本形式,提出在辅导员利用移动教学对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完善的策略。希望通过研究可以完善辅导员利用移动教学对学生思政教育方式,使辅导员利用移动教学对学生思政教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和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人类运用互联网来传递信息变得越来越快捷,越来越方便,基于数字化的电子文化的发展给传统的书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力量,更使教育领域的课堂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手段、教育学习方法以及课程教材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应对的策略无疑是努力地去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所以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举措,更是科学技术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谁掌握了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下面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阐述数字化校园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推广和普及也将成为主导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需求情况,并确定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视角,给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体系框架,包括概念框架、系统体系架构、系统层次结构图、功能建模等;最后给出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及标准引用组谱.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常态,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平台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水平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行为数据模型构建主要就是通过学习者学习数据的分析来进一步完善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以便满足现在学习者越来越高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都在不断的更新,移动化正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一种学习模式,教育行业作为社会各界人士最为关注的行业之一,务必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互联网更快更好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该文主要研究了全时空移动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英语教学特点,将移动学习模式更好的融入在教学之中,建立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氛围[1],提高科学化的教学水平,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给学生提供一个智能高端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蓝墨云班课为载体,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教学目标实行分层化,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有了迫切需要通过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方案,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引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技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3G技术条件下的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巍  林文婷 《科技信息》2010,(9):142-142,21
随着3G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远程教育的理念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基于3G的移动学习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时3G移动通讯技术的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将其与移动学习概念相融合后应用于远程教育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应用模式方案。  相似文献   

20.
学习资源是学习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移动学习必然会打破各自为政的资源设计与开发模式,可重用、可共享的资源构件将成为首选。通过剖析影响移动学习内容传递的因素,提出了基于学习对象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构想,并根据移动学习特征对"学习对象"的组成、粒度、重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