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明确理念,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根据中央关于推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部署,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中学习《决议》精神,开展了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研教改,深化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与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即是贯穿全会精神的一条主线,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以贯之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法治与改革始终相伴随。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部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作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一种基本方略,根源于"德治"思想。实行"以德治国"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量,同时必须注意防止"人治"和处理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5,(4):65-6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主旨在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亮点在于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即依法执政理念的确立。明确全面、无缝隙的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把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借鉴外国经验和通行的先进政治文化理念以及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也给予了明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继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后,中央进一步地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是将法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国推进依法治国,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科技立法即通过立法程序将科技政策上升为法律意志,是运用法律武器推动我国科学技术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北京科技来说,自1995年以来,一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2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我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研究依法治国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其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从1986年开始,我们国家已先后制定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建设法治中国重要内容和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只有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坚持司法为民,落实改革措施,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才能大大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对深化当前我国社会改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得法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明确依宪治国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同时保证在国家、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制度创新,从而更全面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王迪新 《科技资讯》2014,(33):197-19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随后,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明晰的要求和路径。法治中国的实现和法治理想的谋划是法律人与非法律人共同的事业。法律人的存在,特别是他们所拥有的专业性很强的法律知识,为法治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性和准备,这种知识无疑是法律人理性的体现。但法律存在的正当性,不仅在于法律人的理性,也在于法律是非法律人对于良善生活要求的反映。而且,法律效用与法律目的的实现,也离不开非法律人的认同与参与。法律的良性运行不仅仅要依靠法律人,还要依靠非法律人。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1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迎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专门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6日上午,市科技局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各个方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而行政法作为我国的重要法律部门之一,以其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必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法治建设问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决定,这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顺利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农村法治建设至关重要。一、在推进榆阳农村法治建设进程中,村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村干部是农村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者、执行者,是农村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在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榆阳区总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二十三章以“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标题 ,强调“坚持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原则 ,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普及法律知识等方面推进法制建设”。这对于刚刚跨入 2 1世纪的中国 ,贯彻实施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依法治国方略是一个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价值目标“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贯穿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是管总的东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全会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发表法治建设重要讲话,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目标和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因此,深入理解习近平的依法治国理念,就要做到:从"大局"、"大势"、"大事"中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培养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精神。然而,新中国法治体系建立不足70年,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不到30年,要在全体公民中培养和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精神,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秀宏 《奇闻怪事》2009,(8):130-1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继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命题,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确立和实施10年之久的依法治国方略正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从法制体系的构建升华到法治文化的培育阶段.法治精神主要是指人们经由法治尊严与权威所自觉产生的法治信念、法治崇尚、法治信仰、法治习惯和法治感悟.  相似文献   

20.
法治乡村建设是深化农村社会改革的基本保障,是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乡村治理的传统因素影响了法治乡村的建设速度,乡村治理水平的不均衡阻碍了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依法治国迫切需要解决农村依法治村这一社会性矛盾,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涉农领域立法,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律文化品质;积极推进城乡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数字法治”网络智慧型司法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