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元倩倩  安洋  李慧 《科技资讯》2023,(7):146-150
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创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结合电子信息专业的时代特点进行学生的培养教学,还需要高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加强校企联合,创新激励制度,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机会与保障,最后是安排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约束学生的实践行为。我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这需要教师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要加强在基础设施设备上的投入,帮助学生学习更前沿的科学技术,并且高校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进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创新,不同的特点,可以发展学生不同的能力。该文将概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进行分析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发展是教育的重大规划,该文从两者的课程设置、学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双师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衔接研究,突出体现实践性与职业性的特征。通过研究两者的衔接,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师教学理念方法的转变提供理论基础,为山东现代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工科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分析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从学科基本技能、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个层次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从教学目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个方面进行教学实施。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探索,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和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探索新的专业发展模式是目前很多地方性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三峡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为出发点,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导师制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深入研究,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体系的构建思路,并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并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地方发展培养更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湖南理工学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进行了综合改革,主要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生专业能力的强弱受到学习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直接影响,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的专业与否对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须制定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实践平台,确保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湖南理工学院对电子信息工程进行了专业综合改革。该文主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措施在人才培养和教研教改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现状,对电子信息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一定调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具有创新思路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证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不断地为社会培养满足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旧存在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电子信息工程市场未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加大和要求的提升,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高校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的阵地采取何种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针对这样的课题,进行专业建设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则可以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建立竞赛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建立新型实验室建设理念———电子专业可移动实验室建设,强化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合作教学几个方面研究了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业界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人工智能”新技术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更好地贴合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培育人工智能文化、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复合型师资培养、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产教融合等措施,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专业基础扎实、软硬件开发能力过硬、技术视野开阔、工程意识强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以更好适应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进行了阐述。目前来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源泉都在于创新,如何利用创新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应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希望就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说明,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想了解该方面的人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步入到我国高新技术行业领域,对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重大的作用。现阶段,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人才已经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该文主要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浅析了其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深入研究,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并提出了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马彧  谢印庆 《科技咨询导报》2011,(30):154-154,156
本文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系统论观点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系统,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则是这个系统下的一个要素(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指导和支持着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表现在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同时,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方向又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有反作用,表现在为后者提供经验和提出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现有工科类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实训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方面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提出了开放式、自助式和引导式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创新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明适合工科类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杨献峰  雷进辉 《科技信息》2013,(14):293-29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量也随之加大,要求却各有不同。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结合我校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情况,尝试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具体举措,对地方普通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进行了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CDIO理念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国民航大学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CDIO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对CDIO项目进行分类,研究项目教学法的改革思路和特点,并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和实践;探索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的转变以及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分析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为其他课程开展项目教学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专门开发了一体化生产实习平台。平台上以SAR数据处理为依托,由SAR仿真成像处理和图像处理两大模块组成,集成了信号与系统、离散时间序列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的核心概念。此外,该平台有很好的实用性和交互性,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整体认识,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