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种发酵菌剂在餐厨垃圾发酵过程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餐厨垃圾制成有机肥料的发酵技术,向餐厨垃圾中分别添加发育复合菌群(EM菌剂)、酵素菌和有机废弃物发酵菌曲,通过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比较不同发酵菌在餐厨垃圾发酵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EM菌的餐厨垃圾发酵速度较快,其臭味在发酵第3天即消失,变成酸味,垃圾表面长出大量菌丝和菌斑;其电导率p在发酵第2天较高,之后逐渐降低;pH值一直处在酸性范围;水的质量分数则一直稳定在83%左右.添加酵素菌和有机废弃物发酵菌曲的餐厨垃圾分别在发酵第5天和第6天才逐渐长出菌斑,且一直有臭味,颜色逐渐变为灰色,最后出现虫蛆;前者的P在发酵过程中一直低于对照,后者在发酵第4~7天一直高于对照;两者的pH值一直处在中性偏碱范围.EM菌更适用于餐厨垃圾的发酵.可为餐厨垃圾的发酵技术和资源化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餐厨垃圾制作植物酵素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6组不同类型的餐厨垃圾发酵成植物酵素。结果表明,蔬菜类餐厨垃圾发酵容易产生白色霉菌,植物类餐厨垃圾发酵效果较差,而水果类餐厨垃圾发酵效果较好,糖分、蛋白质、醋酸含量较高,且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酶、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添加鸡蛋壳能加快水果类餐厨垃圾发酵,但鸡蛋壳溶解后,使PH值上升降低了酵素质量,而添加玉米渣不仅能加快其发酵且不会影响酵素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抗氧化活性为靶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亳菊酵素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条件最佳组成为:蔗糖浓度为205 g/L,菊花料液比为1:40(g/mL),pH值为6.5,发酵总天数为12天(即好氧发酵6天,厌氧发酵6天).在最适的发酵条件下,发酵所得酵素抗氧化活性(DPPH抑制活性IC50为0.0342)...  相似文献   

4.
实验利用采自林场落叶松林下树皮(含有大量树皮及少量土壤)通过过筛和未过筛的针叶树皮土为堆肥材料,分别以设置尿素、粪肥为外施氮源进行堆肥比较。通过物理及化学检测堆肥过程中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相同氮源不同树皮土基质之间相比电导率与pH值变化不十分明显;相同针叶树皮土基质施加不同氮源的对发酵过程中的电导率与pH值相比变化较大,外施氮源是针叶树皮土发酵过程中电导率和pH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发酵前后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易碎度比较发现,发酵后树皮比发酵前树皮易粉碎,更有利于被植物吸收利用。2)对发酵树皮土挥发酚与总酚含量测定发现针叶土在外施氮源下,挥发酚含量上升速度较快,而以粪为外施氮源对针叶树皮土总酚含量降低速率优于以尿素为外施氮源的树皮土,故针叶树皮土发酵时应选用针叶土,氮源为粪肥最佳。同时发现挥发酚含量随pH降低而增高,而总酚含量随pH的降低而降低,说明在发酵过程中pH值是发酵效果好坏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主要以发酵完成后的环保酵素、发酵1年的环保酵素、食用酵素、刺梨酒为实验对象,通过其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测定其细菌、放线菌、霉菌的数量和放线菌的种类,分析放线菌种群结构和酵素中生长因子化学成分及含量,探讨酵素类产品用作植物生长改良肥料的的微生物和化学基础。其中环保酵素中微生物形态多样性较为丰富,微生物数量较刺梨酒中含有量多;刺梨酒中的吲哚乙酸含量最高,其原因为刺梨原材料中生长素的含量较高,各酵素中的吲哚乙酸含量差别不大,酵素较玉米发酵液中的(IAA)含量(4 mg/L)高;各实验样品均达到了生物菌肥(2.5~50 mg/L)的范围,环保酵素中各离子及酸根离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酸根离子硝酸根的含量为4.03 mg/L、硫酸根为851 mg/L,氯离子的含量较高,但筛选到的各离子的与生长素的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经济高效地利用餐厨垃圾发酵产微生物油脂,采用杯罐实验对餐厨垃圾原液进行热预处理、酸碱预处理和氧条件预处理,以探求酿酒酵母菌S.cerevisiae发酵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预处理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原液热预处理的最佳温度为60℃,60℃温度下预处理2h后,餐厨垃圾水解液中的还原糖百分数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3.780 4%和0.539 mg/mL;pH值为[2,11]的酸碱预处理中,pH值为8时效果最佳,此条件下还原糖百分数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3.210 4%和0.889mg/mL;相对于好氧条件,餐厨垃圾原液在兼氧条件下处理24h还原糖百分数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均较大,其值分别为3.221%和0.56mg/mL。在试验获得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下,采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2.516作为供试菌株,以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水解液加入量90%(V/V)、搅拌速率150r/min、通气量2.5L/min、发酵周期7d为基础发酵条件,进行1L发酵罐发酵,获得油脂产率为26.86%。  相似文献   

7.
以红米苋为主要原料,在其料液中接种酵母菌发酵制作苋菜酵素。测定并比较青、红米苋酵素在发酵过程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总酚、苋菜红素的含量、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总酚含量、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苋菜红素、蛋白酶活力、SOD酶活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在发酵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红米苋酵素发酵液的黄酮类物质、总酚、SOD酶活性都随时间推移升高,发酵后21~28天期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118 g/L,0.012 mg/mL和115.93 U/mL),之后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发酵液的还原力、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随发酵时间升高,在14~21天之间达到最大值。实验探究发酵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红米苋酵素制作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区每天有1500~1600吨的垃圾,餐厨垃圾约占10%。在源头上控制餐厨垃圾是实现垃圾减量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文通过对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创新性地提出利用家庭厨余垃圾中的鲜垃圾制作环保酵素的方法,为人人参与环境保护,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处置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对垃圾分类减量处理问题日益关注,环保酵素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技术方法也逐渐越来越多得走进大众视线。能否将环保酵素应用在农村黑臭水体的处理,以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本研究在河南罗山县选取一个黑臭水塘开展了小型试验,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试验数据初步了解环保酵素处理黑臭水体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桑葚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与复合发酵2种不同的发酵工艺制备桑葚酵素,比较桑葚酵素在2种不同工艺发酵过程中的功效成分、感官评价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自然发酵与复合发酵过程中,pH以及多糖、多酚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黄酮含量有较大差异.从感官评价结果来看,复合发酵制备的桑葚酵素优于自然发酵的.2种发酵工艺制备...  相似文献   

11.
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制备氢气后残留物中含有丰富的低级脂肪酸、醇类等。从接种产甲烷菌和pH调节角度,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制备氢气后的残留物研究连续沼气发酵,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接种产甲烷菌和调节发酵体系pH7的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制备氢气后的残留物能够连续沼气发酵。接种以新鲜沼渣为产甲烷菌来源的沼气发酵比以厌氧活性污泥为产甲烷菌种来源的沼气发酵产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餐厨垃圾产量大、含水率高且极易腐烂变质,收集、处理困难,利用率低。如何环保、高效、经济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成为关注的焦点。乳酸(LA)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在微生物发酵产乳酸机理及餐厨垃圾发酵制备乳酸工艺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了菌种、碳源和氮源、pH值等重要因素对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液中乳酸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今后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酵素食品的多种保健作用,在日本和我国已成为保健人群的新宠。以红薯、酸枣仁为主要原料,通过复合多种益生菌进行酵素食品的最佳发酵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乳酸菌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SOD酶活力的测定结果以及活菌总数测定结果,确定出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42,℃,发酵时间8,h,接种量1.5%,,红薯酵素配料比红薯∶水=1∶10,加糖2%,,酸枣仁酵素配料比为酸枣仁粉末∶水=1∶25,加糖4%,。  相似文献   

14.
餐厨垃圾发酵产油脂的复合酶制剂水解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餐厨垃圾能有效地通过微生物发酵产油脂,采用复合酶对餐厨垃圾进行水解预处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中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投加量分别为92.5,1 250,3 000,100活力/g原料时,效果最优;其水解产物中氨基酸态氮浓度为137.7mg/L,还原糖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11%。在复合酶各组分投加量一定时,水解效果受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6、温度为55℃、水解时间为30min时,水解效率最高;在最佳水解条件下,每升水解液经从土壤筛选分离的菌种B发酵7d后,生物产量36.9g,微生物油脂产量5.172g。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生物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进行气化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生物气化是可行的,气化条件是:发酵温度25~35 ℃,pH值7~8,C/N=(20~30):1,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可以制取含甲烷65%左右的沼气.加入适量的泥炭有利于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6.
白酒丢糟的多菌种混菌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酒丢糟为主要原料,4种芽孢杆菌、2种霉菌与酿酒酵母为混菌发酵菌株,进行多菌种混菌固态发酵,以发酵产物的腐殖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探讨酒糟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在初始含水量、酒糟量和初始pH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性实验可知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初始含水量为60.54%、酒糟量为52.06%、初始pH为7.03,接种量为3%~5%,发酵时间为6 d,发酵产物中腐殖质含量达到17.50%,种子发芽指数GI值达到93.2%,E4/E6值为2.19.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环保酵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厨余垃圾为原料,制备环保酵素,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探究了环保酵素投加量、环保酵素预处理和污泥投加比等因素对生活污水的COD、TP和NH3-N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酵素对污水表观及活性污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酵素明显提升了生活污水COD去除率;添加20%酵素对污水COD去除效果最好;酵素对TP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84.10%~96.02%,比不添加酵素组提高了 33.95%~45.87%;酵素对NH3-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的改善.酵素加入对污水的色度、浊度及气泡量等表观性状有一定影响,其中低浓度的酵素影响较小;酵素能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增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物量,但过量酵素对污泥絮体及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性产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翔 《科技信息》2007,(20):198-198,194
生活垃圾堆场里面的很多物质都会影响到周围环境,其中含氮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容易浸出,进入到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对生活垃圾堆场渗滤液中总氮含量的测定;以及结合到三峡库区(万州)的自然条件,考查浸出时间、温度、浸泡液pH值的浸出条件,对生活垃圾中总氮浸出量的影响,明确了生活垃圾中总氮在自然条件下的浸出特点,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餐厨垃圾含水量高且极易腐烂.在大中型城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这些餐厨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寻求简单、环保、有效的餐厨垃圾处理途径正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乳酸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广泛运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因此,进行了餐厨垃圾生产乳酸的研究.结果在纤维素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作用下,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实验最佳条件为pH为5,固液比为1∶5,温度为47℃.并进行了驯化菌种乳酸发酵餐厨垃圾生产乳酸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生活垃圾堆场里面的很多物质都会影响到周围环境,其中含氮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容易浸出,进入到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对生活垃圾堆场渗滤液中总氮含量的测定;以及结合到三峡库区(万州)的自然条件,考查浸出时间、温度、浸泡液pH值的浸出条件,对生活垃圾中总氮浸出量的影响,明确了生活垃圾中总氮在自然条件下的浸出特点,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