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地震信息微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地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展地震信息发布手段和发布渠道,使社会公众能够便捷地获取准确丰富的地震信息,进而达到地震知识普及、以及地震预警的作用,本文选取社会中广泛使用的微信平台作为媒介,创建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并对整个平台的系统框架,用户功能做了详细介绍。地震信息主要以甘肃省测震台网44个区域地震台站实时数据资料作为数据来源,通过测震台网的自动速报EQIM系统分析计算得出地震三要素,平台主要针对甘肃省及邻近区域内进行地震信息实时发布。实用结果证明,运用上述系统可以迅速、高效地实现对实时地震信息的获取、查询统计、并实现预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参考ASL(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伯开克地震实验室)的仿真方法,运用自己研制的技术,将EDAS格式原始地震数据随意、实时地仿真成5种地震计数据波形.可满足国家数字地震台监测工作需要,便于进行地震事件的实时监视和大震速报,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随着国际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在科学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和在系统建设上的不断实践,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已逐渐成为实用化的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福建地区作为地震预警试验示范区,全省数字化监测台网的不断加密,强震动数据全部实现了基于IP网络的实时传输。在此基础上,2016年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根据省局要求,采用相对密集的简易烈度计作为绘制烈度速报图的补  相似文献   

4.
杜江  王希燕  付琦  王宇  杨桐 《科技信息》2012,(16):266-267
长春地震台网担负着长春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与速报任务。本文概述了长春地震台网的建设、完善与发展,着重介绍了台网投入使用以来的效能。运行实践表明,台网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区域地震监测、速报与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区域地震研究、地壳与地球深部构造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地震速报是地震台网的核心功能。能否在震后又快又准地发布震中位置、震级大小等地震参数,关系到政府和社会地震应急快速应对和决策,事关社会稳定和正常生产生活,意义非凡。然而,地震速报却是一道国际性难题,世界同行一直都在为此研究着。广东省地震局自主研发的"数字地震台网信息实时自动处理系统"(以下简称"JOPENS系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地震局是甘肃省兰州市政府主管地震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建有数字化测震台站4个。讨论了兰州市地震局测震台网的监测现状,根据台站背景噪声值计算了该台站具体监测能力,结果显示兰州市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较弱,ML 3.0以下地震很难准确定位,通过共享甘肃省区域测震台网和邻省测震台的实时数据,达到了提高地震监测的目的,充分发挥兰州市地震台网的作用。根据现有台站和接入共享台站计算得到了兰州市地震局测震台网最新的监测能力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来自地下的威胁——采空沉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志飞 《大自然》2009,(1):59-61
2007年8月29日下午,中国地震信息网发布一条简短的消息称,“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7年8月29日03时41分39.2秒在陕西省神木县(北纬38.95°,东经110.15°)发生3.3级地震”,同时陕西省地震台网也监测到这一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8.
张云翔 《科技信息》2011,(33):I0053-I0054
本文给出的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远程温度实时监测的方法,具体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各功能电路模块。该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及传输等工作。从机利用DS18820数字温度传感器对其周围环境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并将数据传送给主机;主机对接收到的从机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并用LED12864液晶屏显示实时状态,同时可通过矩阵键盘向从机发送控制命令。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石河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布局、构成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以提高石河子垦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速报、实时监测和资料收集质量,利用石河子及周边地震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政府在震后决策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矿难事故发生后实时监测被困矿工的生命体征,能够给营救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因此设计了一款基于Mesh网的矿工心电信号无线监测系统.通过ADS1292心电检测模块对矿工的实时心电信息进行监测,然后将心电数据经过STM32F103单片机处理后通过OLED屏显示出来.同时,处理后的数据还可以通过无线组网模块发送至上位机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对井下采煤工人生命体征进行远程监测的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获取矿工心电信号波形,实测心率误差不超过4%,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对接触网补偿装置b值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探索采用在接触网补偿装置坠砣限制架上安装激光探头与激光反射板的方式对b值进行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监测检测中心,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判断后,最后以实时波形的形式将b值变化情况显示在监测中心的显示屏上,同时通过系统的设定,实现对超限数据的实时报警,从而达到通过实时监测接触网补偿装置的b值变化情况,掌握接触网设备运行情况,为提高接触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2.
 SeisComP3 软件系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款免费的、部分开源的地震实时监测与自动处理系统。根据地震监测、大地震海啸预警等工作需求,本研究组应用SeisComP3 系统提供的实用工具进行辅助功能开发,实现地震数据的实时汇集、共享与自动处理,为大地震海啸预警提供及时、可靠的地震基本参数。同时,基于SeisComP3 系统地震自动定位结果和实时波形数据,应用W 震相方法快速反演海啸强震震源机制解,为海啸数据模拟程序提供实际发震断层面参数解,提高后续海啸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实际应用表明:SeisComP3 软件系统为海啸业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保障和科技支撑,促进了海啸预警预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汶川县巨震之后,人们对地震前兆问题广为讨论,由此引发诸多思考。基于地球系统复杂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现象,分析了地震前兆信息的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社会公众及国际地震学界一般存在以下3个误区,即认为前兆与地震应一一对应,陆区地震预报主要依赖于台网监测,地震前兆分析方法比较单一;进而提出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应重视卫星对地观测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建立地震数据共享机制和地震信息汇合机构,期望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技术尽快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发生后,测震台网要求第一时间为政府以及社会报告地震参数,为抗震救援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地震速报工作要求的短时及高精度性,对测震台网常用定位方法予以归纳总结。首先简单介绍了测震台网现今使用的三种常用定位程序,并选取甘肃地区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之间75个MS3.0级以上地震使用Loc SAT与Hyposat两种常用方法进行重新定位,参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目结果为标准,得到两种方法定位结果的误差。并进一步探讨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消除方法以及两种定位方法对于甘肃地区地震定位选用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对系统建设中有关台网布局、台站选址等工作进行了说明和论述,并对建成后系统的监测能力进行了预估。通过对台站堪选工作的梳理和总结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项目后期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介绍了由监控中心计算机和远程测量终端通过GPRS无线通讯移动网所构成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简述了该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特点, 给出远程监测终端的硬件、软件的设计思路,介绍了专家软件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的远程实时监测, 并在污秽接近过限时发送预报警信息, 及时指导输电线路绝缘子的清扫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石油化工控制、环境监测、现场监控等特定环境条件下,需要把采集到的温度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上传到上位机。为此,设计了基于n RF905的温度数据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指定地点的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传输到发送端单片机中,再传送至以n RF905为核心的无线数传模块,经无线传输模块处理后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单片机通过串口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上传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Labview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报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家居监测系统,该系统选用CC2530芯片自组网络,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协调器上传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并做出反馈,以此实现对家居环境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9.
"十五"以来,宿迁市完成地震前兆台网数字化改造,实现前兆仪器观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能力,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观测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越来越多。预测预报对资料观测资料的质量和类别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下的台网布设已经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求。以宿迁市前兆台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促进宿迁市地震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允  李哲  曲燕燕  程家合  巍璐 《河南科学》2013,(10):1664-1667
将极轨气象卫星的山火监测信息与电网地理信息相结合,建立了输电线路防山火监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山火可能影响到的输电线路和杆塔信息、计算山火到输电线路的最短距离、判断山火方位,并以此制作发送山火提醒短信,为输电线路防山火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