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芳  郝筱筱  刘念林 《科技资讯》2014,12(17):219-220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逐渐深入到了高职教学中。本文主要以南京多所高职院校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移动学习效果进行了调研分析,并从完善移动学习硬件设施、开发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移动学习的认识程度及加强移动学习的教育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职院校《Flash二维动画》课程,在现有移动学习模式设计理念基础上,提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框架和移动视频学习资源的设计模式及开发流程。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Flash二维动画爱好者提供了崭新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搭建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移动互联平台,结合学生专业需求设计教学实例,制定学生运用移动互联平台进行课上、课下学习考核评价方法,学生利用移动互联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学生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制作本专业作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催生了对高端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这对于高职电商专业的学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视角对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探讨提升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电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加速高职电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快速、交互便捷,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非常完善,而且,微信公众平台也已经渗透进高校教师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到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新形势下,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微信公众平台与专业建设结合,与课程建设结合,与职业能力结合,与创新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促使学生逐步将专业变成兴趣,将兴趣变成职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建立"C语言课程"微信公众平台,提高了高等职业教学的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结合当前移动通讯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消息自动回复机制,设计了针对电磁场理论课程的关键词回复系统.实现了课程信息查询、作业查询、知识点学习与复习等功能,最终实现移动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复习.通过实践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词消息回复机制使用方法简单,不需任何编程技巧,只需要简单的讲课程内容进行编辑即可,为教师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已深刻地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高职英语课程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该文以微信公众号"飞学英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用以解决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辅助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韩雪 《科技资讯》2024,(2):214-217
在分析促进深度学习的内涵、理论要点及条件要求基础上,探索及运用信息化技术及互联网思维,从深度学习关注的目标、情境、活动、评价四个维度构建教学改革模型。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数据课程与新兴电商行业对接探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前电商专业数据分析课程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基于教学的目标—情境—活动—评价四维度,进行数据分析课程与新兴电商行业对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移动微时代的到来促生了一系列的微学习活动,微课程正是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所诞生的。文章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与微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微信与微课程的完美结合为移动学习及其学习者提供的全新学习环境,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上微课程资源的设计原则及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与开发出适合于高校学生在"零碎"的时间内进行学习的微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刘颖 《甘肃科技》2021,(7):79-81,130
项目化教学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项目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具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调研发现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开发类课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提高.简述了项目化教学及项目化教学在《微信端开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项目化教学...  相似文献   

11.
《工业产品设计与快速原型》是高职机械类模具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研究工业设计造型及快速成型打印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为培养学生掌工业设计能力基础,以及掌握快速成型机的操作方法学会模型的打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有效的、直观地传递三维实体模型。本文对工业产品设计与快速原型课程的开展、课程内容建设内容在模具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意在着实有效的构建该课程的框架,安排教学内容,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建立进行有效的验证,通过OBE理念来确定学生需要学什么。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实际教学经历,发现移动学习是课程教学好模式、人才培养新途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笔者对设计合理的课程移动学习任务、移动学习有效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主要信息技术应用选取、情景学习范式和技能训练模式的选取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对开发移动学习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泛数字化学习的到来,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开辟了学习的新理念。为改善大学英语学习低效的现状,该文基于微信平台构建了英语移动学习平台,详细论述了平台搭建的具体过程及思路,实现交流、互动、信息推送、语音/文本交互、内容共享等教学功能。混合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理念,打造智慧课堂,将学习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无缝对接,促进了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为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模式建构的合理性、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出发,详细分析了移动学习能力和习惯、拓宽学习新方法的目标设定;从满足移动学习特点、注重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设定阐述了移动学习内容设计原则和流程;移动学习程序包括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个方面的设计;移动学习中教师由"单能型"向"多能型"转变、学习者要做学习的主人等.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把平时不利于学习的移动工具变为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带动了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的增加和制定。新专业的制定需要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撰写和修改,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才能顺利适应社会进步对高新专业的新要求。因此,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和学习水平,切实地制定一套复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YB程序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入门级编程教育,方便以后进行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编程和设计本文根据vB课程的内容及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把理实一体化教学运用于VB课程中。旨在为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议,丰富教学方法,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电子工业迅猛发展对高水平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给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带来机会和挑战。《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来帮助学生熟悉各种电子器件,培养学生对电子设备进行维修和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方法陈旧,制约了高职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静然 《科技信息》2010,(26):213-214
本文结合高职教育和高职焊接专业学生特点,对"焊接无损检测"课程进行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改革。通过企业调研,从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必须经历的检测工作入手进行情境设计以及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改革。课程改革后学生通过对产品检测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IT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使用云存储的存储技术,结合智能客户端开发,设计了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移动端提供两种访问方式:APP访问和微信公众号访问.系统具有较高的扩展性,目前以数据库、数据结构两门课程为依托,充分地实现了教学安排、课程资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微课浏览、作业布置、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功能.系统将学生零散的时间有效整合起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里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网络学习资料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以非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包装装潢设计课程时遇到的状况,来强调在此类课程中开展一种重过程、重发展、重创新的多元评价体系,使非设计专业学生对此课程产生兴趣,并因材施教,因材施评,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合理利用包装装潢设计语言,成为高技能的专门人才。本文试图通过变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强化学习的过程性,进而对此课程进行改革,形成健全的评价制度及多元评价的和谐发展观以办好高职包装装潢设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