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尹敬群  付桂明  万茵  田君 《江西科学》2012,30(5):574-578,616
详细评述了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液提取稀土方法,包括草酸沉淀法、碳酸氢铵沉淀法、沉淀浮选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液膜分离法及微生物吸附法等。草酸沉淀法因沉淀剂有毒、成本高,已被淘汰。碳酸盐沉淀法因沉淀剂无毒、成本低,成为目前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方法,但仍存在氨氮污染,面临新挑战。对于溶剂萃取法和微生物吸附法等非沉淀提取法,已成为研究热点,符合绿色化学发展趋势,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稀土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已获可喜成果,稀土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有明显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成年羯羊补饲稀土添加剂收到明显效果.每只羊比对照组多增重2.78公斤,增加收入16.84元,在养羊生产中推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对能改善铸造性能及提高机械性能的稀土最佳加入量作了试验研究。对比了稀土孕育前后活塞环的各项性能指标。由于性能明显提高,己在生产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稀土微肥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颖 《武夷科学》2009,25(1):159-16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稀土农用的研究,但林业上的实际推广应用还十分有限.多年的研究表明,稀土林用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林业增产技术。该文综述了稀土微肥的含义、近年来稀土肥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并对其增产机理、毒理作用、施用技术和注意事项作了分析介绍。结合福建省实际,对稀土微肥开发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肥料及其常用的种类和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效果,着重对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前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含稀土量不同的球化剂生产单体铸造球铁活塞环时,稀土时石墨球数、石墨球径、碳化物数量的影响;分析了采用钒钛生铁生产单体铸造球铁活塞环,稀土与钒钛的相互作用;讨论了铁水温度对稀土加入量的影响,以及稀土与镁的相互关系。为稳定生产单体铸造球铁活塞环和应用到薄壁球铁件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及战略安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金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其独特优异的性质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尖科技和军工领域.稀土又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其资源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关注.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阐述了我国稀土矿产品生产和消费情况以及稀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分析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稀土产业战略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谌南平 《江西科学》1990,8(2):55-64
一、稀土应用梗概我国稀土储量极其丰富,现已探明的稀土占世界储量的80%,居世界首位.特别是南方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属世界罕见.我国稀土工业始于50年代.三十多年来,国家对稀土的开发和应用一直很重视,目前已建立了一支数量可观、具有综合攻关能力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队伍,并已形成从采选、分离、提取到应用开发的完整稀土产业体系.稀土氧化物1988年年产量为29600t,超过美国的17000t,成为第一生产大国;稀土用量达6000t,占世界稀土总用量的第二位.从我国稀土消费领域的比率(表1)可以看出,冶金是稀土消费大户,其稀土消费量在各行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极端微生物的类型及其特点,综述了极端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极端酶在清洁生产、环保型生物材料的生产及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微生物采油机理及微生物作用前后渗流阻力变化的基础上 ,建立了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油的产油量、产液量、增油量和含水率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简单应用微生物与原油作用前后粘度及相对渗透率的变化数据和微生物处理前区块 (油井 )的生产数据 ,即可预测出利用微生物采油时的采油量、增油量和含水率。应用实例表明 ,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的稀土管理制度以及我国稀土管控的重要举措,分析了赣州市稀土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赣州稀土产业战略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中美稀土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属、稀土永磁材料的贸易网络模型,识别了2007—2021年中美稀土贸易的直接与间接路径,测算了中美贸易路径稳定性与中美贸易路径最低成本,分析了中美稀土贸易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中美稀土贸易模式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中美国际分工角色持续深化;(2)随着中美稀土贸易路径的不断发展,中国实施稀土贸易限制的有效性和可能性进一步降低;(3)中美在稀土贸易中的依赖呈现互补趋势,为两国的稀土产业和贸易合作提供契机。从国内产业升级、保障原材料供给、强化国际合作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稀土产业稳定有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永磁体、合金、催化剂、石油精炼、精细抛光、发光材料、玻璃陶瓷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稀土晶体是一类重要的高端光学材料,是指稀土元素可以完整占据结晶学结构中某一格点的晶体,作为核心工作物质在激光技术与电离辐射探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稀土激光晶体、稀土闪烁晶体、稀土倍频晶体、稀土单晶光纤为代表,综述了近年来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高端稀土晶体材料在组成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生长技术方面,结晶生长的化学键合理论能够为多尺度稀土晶体生长提供精细化的关键因素控制技术,有利于获得高品质稀土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14.
对稀土元素在工农业上的研究进展及稀土元素与风化成土过程、土壤、水体和植被的研究作了一系列总结,并对稀土元素在上述领域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说明.随着人类活动对稀土元素研究开发的深入,稀土元素已经日益深刻的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稀土元素示踪技术对土壤坡面侵蚀过程和沉积物来源具有指示作用.稀土元素在古生物事件中起一定作用.地质方面,最新研究表明稀土元素能为找矿提供有益信息,并且在探讨矿产成因与矿产成矿机制等问题上提供了新途径.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生物利用性和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参数.最近国际国内对水中稀土元素已做了广泛研究,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稀土分布受水体的化学参量(如PH值、有机质等)和水化学过程影响,含量高低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天然水中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及岩石中稀土的溶出.稀土元素对植被影响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植被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至今仍未走出困境。在此形势下,对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讨、研究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稀土产业的现实发展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环境及趋势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目前全球稀土储量难以满足未来需求,因此寻找和开发潜在的稀土资源迫在眉睫。建立了稀土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评估了全球稀土资源的分布及开发潜力,得出如下结论:(1)稀土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由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政策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其中前者权重大于后者;(2)中国是轻稀土储量最多的国家,丹麦(格陵兰)的重稀土储量十分可观;(3)巴西的Prado矿、南非的Steenkampskraal矿、美国的Pea Ridge矿和俄罗斯的Tomtor矿是全球品位较高的稀土矿;(4)俄罗斯、丹麦(格陵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拥有除中国外最具开发潜力的稀土矿床。面对海外稀土供应潜力的持续提升,中国须加强本国稀土资源的勘查力度,掌握国际稀土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积极谋篇布局,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并抢占产业的科技制高点,努力保证中国稀土资源的供应安全和产业链优势。  相似文献   

17.
农用稀土肥料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稀土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稀土在土壤中的残留、在水体中的富集以及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从农用稀土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的负面影响出发,论述了稀土可能对长江三峡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有促进作用。由此,在使用农用稀土时,应尽可能降低和减少稀土在土壤中的残留及水体中蓄积的机会与条件。  相似文献   

18.
原有稀土市场主要受稀土永磁材料对镨、钕、铽及镝需求的影响.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工业、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对稀土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稀土市场的总体格局也随之改变.未来全球稀土市场将更加开放,更加相融发展,对稀土的需求将不会局限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原料,而是面向更多领域、更加广泛的产业链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含稀土纳米材料微波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9.3GHz频率点对稀土复合氧化物与以稀土复合氧化物为基掺杂铁粉得到的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材料粒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稀土复合氧化物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微波吸收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非均相稀土有机金属催化剂由于其可克服均相稀土有机金属络合物固有的稳定性差以及难以重复使用等缺点,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和足够重视.着重介绍了非均相稀土三氟磺酸基有机金属催化剂和非均相稀土胺基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对将来稀土有机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