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酒精生产中的杂醇油,是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生的一种高沸点杂质。在酒精生产过程中如不提取杂醇油会影响酒精产量和质量。目前采用的气相或液相提取法,常因塔内温度变化造成提取困难。本发明不用抽取蒸馏塔内含杂醇油的酒精气体或酒液,也不用淡酒回塔复蒸,是一种节省蒸汽,操作简单,杂醇油提取率高的技术。办法是在酒精蒸馏塔的下部、温度在98℃—101℃杂醇油区的塔板上装一杂醇油分离  相似文献   

2.
酒精生产废液是酒精工厂的主要副产品,其量非常大,温度高,若能在酒精生产中循环使用,可望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和加热蒸汽。酒精生产废液在适当的条件下经絮凝过滤后得到的清夜,可循环用于酒精生产。研究表明:经处理后的清液用作工艺用水时,酵母生长和酒精生产情况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3.
啤酒厂和软饮料制造南残废为宝梁晓目前,美国有些啤酒厂正成功地利用啤酒的下脚料去生产燃料酒精,同时减少废物处理的费用,已有的两种方法可利用大约15%的酿造废料。如奥林匹亚公司每年从谷物渣以及其它混有溢出啤酒的副产品中,利用其可发酵原料生产了约7万加仑的酒精。An-heuser-Busch和生化能源公司买进具有80度糖度的浓缩废糖浆,通过适当的稀释,加入酵母生长素及酶,从而将这种糖浆转化成酒精,每吨原料生产60加仑的酒精量是合适的。现在有些地区正成功地利用这种方法生产酒精。用花生饼粕生产调味品张肇富英国爱尔食品凋味品…  相似文献   

4.
燃料酒精生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源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急剧攀升,燃料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品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燃料酒精生产的研究进展,包括生产原料、菌株选育、发酵技术、酒精脱水技术及酒精糟液的处理与利用等,并对我国的燃料酒精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能源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急剧攀升,燃料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品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燃料酒精生产的研究进展,包括生产原料、菌株选育、发酵技术、酒精脱水技术及酒精糟液的处理与利用等,并对我国的燃料酒精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我国木薯酒精企业的发酵水平低,而国内酵母研究技术水平较高,但其选育的优良酵母菌种未能在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原因是高酒度等性能的酵母菌种需要改变现有工艺条件。因而,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条件下提高菌种的优良性能是木薯酒精酵母菌种选育的原则。本文在总结我国木薯酒精发酵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木薯酒精生产企业对酵母性能的要求,提出了现有工艺条件下酵母菌种工程化选育的思路和方向,为木薯酒精酵母菌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石油日趋短缺、各国纷纷寻找新能源的种种试验中,巴西根据本国的资源和技术条件,迅速发展酒精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制订酒精生产计划五十年前,巴西已掌握酒精生产技术,但规模不大,一般是利用生产食糖后的废糖液来制造,价格也高于石油产品。至于用酒精作发动机燃料,时间则更早一些。二十年代初,当时的巴西农业部长就建议用酒精作燃料,并组织了一个试验小组对汽车的引擎进行改装、试验,取得了成功。据巴西官方出版的《巴西工商》杂志介绍,从1955—1977年,巴西平均年产酒精4.75亿公升,其中4.1亿公升用于工业及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玉米酒精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面临的一个问题:酒精醪液采用哪种处理工艺更适合本厂实际的情况?通过对已经运行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DDG酒糟处理工艺适合中、小型酒精企业,而DDGS酒糟处理工艺是大型酒精企业以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美国乔治亚大学生物资源研究中心的林与达教授等,从温泉中发现能变谷粉或木屑为酒精的细菌,并用这种细菌高效地制成功了酒精。生产酒精一般需经发酵使淀粉变成糖,然后再用酵母发酵这样两个阶段。这种温泉细菌具有同时作此两种处理的能力,而且是在70度高温中发酵等等,优点很多。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细胞 (酶 )技术是近十余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工程高新技术 ,并在发酵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分析、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用于酒精发酵 ,具有酵母细胞密度高 ,发酵速度快 ,出酒率高 ,设备利用率高 ,操作简便 ,适于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等显著优点。因而 ,采用固定化酵母生产酒精 ,已成为酒精行业中技术创新的研究热点。我国于90年代相继开展此方面的研究 ,近两年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技术已在广东、广西、云南三省的糖蜜酒精生产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推行乙醇清洁燃料,对我国的农业、能源、环保、交通等诸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酒精工业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提高燃料乙醇的使用范围和利用率急需先进的工艺作为技术支撑。以发酵法生产的燃料乙醇,具有和矿物燃料相似的燃料性能,而其生产原料为生物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浓醪发酵是一种可以提高酒精产量,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的酒精发酵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在以淀粉质玉米为原料的酒精生产中,粘度对拌料泵的影响、粘度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拌料泵故障。  相似文献   

13.
以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作为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利用酒精废液为原料发酵生产腐殖酸的细菌AS019,通过形态特征、培养及生理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进行菌株鉴定,并利用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发酵产物腐殖酸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初步鉴定菌株AS019为芽孢杆菌属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发酵前后腐殖酸含量分别为6.60和25.33g/L,发酵产品腐殖酸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可见,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可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发酵生产出高附加值腐殖酸,解决了糖厂酒精废液处理问题,对甘蔗酒精废液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酶异构和酵母发酵法从木糖生产酒精,是阔叶木和草类纤维原料半纤维素利用的一条可行途径。木糖溶液在异构酶的作用下,部分转化为木酮糖。JⅠ和JⅡ这两个酵母菌种利用木酮糖生产酒精较有前途,其中JⅡ的酒精产率可达理论产率的85%以上。甘蔗渣预水解液通过净化、酶异构之后,用JⅠ、JⅡ、Rasse XⅡ和古巴Ⅱ酵母进行发酵,四个菌种都能产生酒精,JⅠ和JⅡ的酒精产量比Rasse XⅡ和古巴Ⅱ高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交警在纠正酒后驾车的执法过程中,由于对人体酒精生理学特征和对呼气酒精测试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够了解,经常遇到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从人体酒精生理学特征和影响测量结果的生理因素着手,分析了提高测试准确性的几种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高效灭蚊蝇喷雾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拟除虫菊酯卫生杀虫剂。最初的灭蚊蝇喷雾剂均是以酒精作溶剂的,但由于药剂喷雾后产生一种刺激性的酒精气味,以及近几年来酒精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以水代酒精作溶剂受到了重视。配制以水为溶剂的灭蚊蝇喷雾剂,关键是选择最适宜的乳化剂。我们在实验室内筛选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等近十种乳化剂,并对乳化剂的用量、配方作了大量的试验,最后筛选出一只复配型乳化剂,经过生产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使用该乳化剂所制得的水性高效灭蚊蝇喷雾剂,其主要性能及使用效果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YSP-1絮凝剂,对糟水絮凝处理,上清液回用拌料,探讨回用水对酒精发酵、酒精质量的影响,发现经处理后的糟水可连续处理回用数十次以上,而不影响酒精的生产,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为酒精工业找到一种基本不排放废水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8.
仙居县化工厂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于1972年第三季度积极开展对盾叶薯芋(黄姜)先制取酒精,后再从酒糟中提取避孕药的中间原料——皂素的综合利用。该厂由于在县委、县革委会的领导下,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全厂职工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终于在1973年2月份完成了30吨/年的中试任务,并为今后投产创造了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为此,省科学技术局委托仙居县革委会,于1973年4月26日在仙居县召开了有省、地、县和兄弟单位代表参加的“盾叶薯芋(黄姜)制取酒精30吨/年中间试验鉴定会”。实践证明,仙居县化工厂采取不用粮食,利用代用品制取酒精,不但对原来生产的皂素得率没有降低,而且还有所提高。同时又节约粮食,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意义。据了解,我省目前用于工业、医药方面的酒精需要量每年在2万吨以上,而实际生产只有1万吨左右,数量上供不应求,且又耗用大批粮食(每吨酒精需耗用粮食3吨)。个别化工、酒精生产单位也曾经利用过野生植物和其它农副产品作原料制取酒精,但得率很低,成本昂贵。以野生植物金刚刺生产酒精为例,每吨酒精就要亏损900元左右。仙居县化工厂为了改变这种面貌,对盾叶薯芋(黄姜)制取酒精进行了尝试,为不用粮食生产酒精闯出了新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固定化活酵母载体生产酒精,比传统的游离酵母工艺先进。但在工业化规模洒精生产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关键技术未突破,未能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该研究成果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突破了工业化规模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高产隐产。已在10多家酒精企业推广应用,效益显著。该技术的特点是:1.抗杂菌感染力强,持续正常生产时间长,克服游离菌种频繁换种的缺点,只投一批载体菌种可用一年,而不需换种,减少换种带来的损失。2.发酵速度快,效率高。发酵周期比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由于石油资源的缺乏,农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发酵酒精生产,使酒精产量不断增长.我国近年来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厂纷纷上马,成为玉米深加工的一个重要途径。从生产情况看,每生产1吨酒精可生产10~15吨酒糟,目前大部分排入江河中。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