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立平 《世界知识》2008,(24):44-46
在新“三驾马车”的带动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什的外交政策在表现形式上会有很大不同。 在本质上,奥巴马仍会“继承”和延续布什的一些外交“遗产”。 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政府的连续性会大于变化性。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2,(19):10-10
在美国两党大会上,奥巴马吹嘘说政府已经“代表我,们的工人去面对中国”,罗姆尼却攻击奥巴马的能源政策,说“他对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政策的攻击会将能源与制造业的工作流向中国。”  相似文献   

3.
经济议题是本次中期选举的主要议题,成为共和党重掌国会的“杀手锏”。经济因素将奥巴马捧上白宫宝座,同样是经济因素可能又会将其从宝座拉下。但奥巴马最重视、影响最广泛.问题最复杂的医疗改革,却没有成为影响中期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回顾这次美国历史上最漫长、最昂贵的选举,人们也许会问:奥巴马获胜的原因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美国拥有第一个黑人总统,其象征意义非常巨大。但另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意义是,奥巴马当选,是自由派阵营的真正胜利,他是五十年来第一个来自北方自由地区的民主党的总统。  相似文献   

5.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15):28-29
美国:遇暴雨,奥巴马无人撑伞 奥巴马7月14日在弗吉尼亚州府附近一个小镇上发表演讲时遭遇暴雨,但始终无人为他撑伞。奥巴马当天向镇上900多名市民发表了批评共和党竞选对手罗姆尼的演说。中途天气突变,很快变成瓢泼大雨。奥巴马全身湿透,竞选演讲却丝毫不受影响。民调显示,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非常接近,11月的大选日益迫近。奥巴马丝毫不敢怠慢。一直以来,奥巴马都把对手描绘成不接触普通百姓的亿万富翁。在演讲中,  相似文献   

6.
在新三驾马车的带动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什的外交政策在表现形式上会有很大不同。在本质上,奥巴马仍会继承和延续布什的一些外交遗产。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政府的连续性会大于变化性。  相似文献   

7.
时政·资讯     
美国:遇暴雨,奥巴马无人撑伞 奥巴马7月14日在弗吉尼亚州府附近一个小镇上发表演讲时遭遇暴雨,但始终无人为他撑伞。奥巴马当天向镇上900多名市民发表了批评共和党竞选对手罗姆尼的演说。中途天气突变,很快变成瓢泼大雨。奥巴马全身湿透,竞选演讲却丝毫不受影响。民调显示,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非常接近,11月的大选日益迫近。奥巴马丝毫不敢怠慢。一直以来,奥巴马都把对手描绘成不接触普通百姓的亿万富翁。在演讲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连任成功,奥巴马已无竞选的压力,他会否效仿尼克松访华的“壮举”,公开或秘密访问德黑兰,推动美伊历史性和解从而改变中东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10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第一场辩论结束前,恐怕很多人都会以为,选举的最终结果已不会有什么悬念:离大选投票不到五周,奥巴马在诸项民调中一路领先(盖洛普民调是50%:44%,皮尤是51%:43%)。人们很难想象,素以辩才著称的奥巴马,会让近来口误不断的罗姆尼抓住3.5场(总统候选人三场、副总统候选人一场)直播辩论这最后的机会翻盘。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11,(13):12-12
为2012年竞选连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自6月18日起正式开始使用推特进行宣传,他的用户名为@BarackObama。与以往不同,这次奥巴马推特的更新将不再由白宫工作人员完成,而是由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甚至总统本人亲自完成。如果某条微博以-BO的形式结尾,那意味着这是由奥巴马本人发布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08,(23):67-67
随身携带“黑莓”手机、随时随地收发邮件是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的习惯。据英国媒体报道,奥巴马正式上任后,有可能忍痛放弃黑莓手机。因为除了担心电子邮件安全可能受到黑客威胁以外,他还要面对《总统记录法》的约束。多年来,奥巴马一直把黑莓手机当作最重要的通讯工具之一。竞选期间,奥巴马曾利用它筹款,并同视频、博客等多种网络工具组织支持者保持沟通。此外,  相似文献   

12.
第一场辩论,奥巴马遇滑铁卢谈经济,奥巴马不行,谈逻辑,罗姆尼不行。在10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第一场辩论结束前,恐怕很多人都会以为,选举的最终结果已不会有什么悬念:离大选投票不到五周,奥巴马在诸项民调中一路领先(盖洛普民调是50%:44%,皮尤是51%:43%)。人们很难想象,素以辩才著称的奥巴马,会让近来口误不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时代谢幕。如何评价奥巴马八年的执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就其中东政策而言,国际观察家、美国外交精英普遍认为奥巴马偏软、偏弱、偏谨慎。但也有观点认为,奥巴马的中东政策与其个人因素有重大关系,并不代表美国主流社会的选择。那么,奥巴马的中东政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政策?是一种长远的战略趋势还是暂时的战术选择?会被特朗普继承吗?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10,(7):14-14
奥巴马的当选给欧洲带来了冲击。奥巴马骨子里既非西方主义者,亦非大西洋主义者。他的童年一半是在印尼度过的,另一半是在夏威夷。正如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康斯坦泽·施特岑穆勒所说:“奥巴马根本就是后西方世界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5.
2月4日,奥巴马在公开场合声称,会以更加强硬的态度对待人民币汇率升值;2月24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对国内钢管生产商给予不公平补贴,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征收约12%关税的反补贴税率。中美经贸摩擦一时间上升为中美摩擦的焦点,它是否会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奥巴马真的是位雄辩家?作者在参考了刘亚猛教授的观点后,从受众意识、事实论据、机会把握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巴马在2012年首场总统辩论会上的表现,得出结论:总统奥巴马并非国人想象的那么雄辩。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15日,美国下一任国务卿的人选终于水落石出。参议院外交事务委比会主席约翰·范克将确定获得奥巴马总统的提名。而就在同一天,现任国务卿、65岁的希拉里·克林顿在胃部的病痛中带倒了。  相似文献   

18.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7):6-7
<正>如何批判奥巴马的外交政策?Brendan GreeleyDara Doyle美国大选在即,国内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保持高位,相比之下,奥巴马在外交事务上似乎更有作为。然而,若外交"政绩"被他拿出来作连任武器,共和党候选人将会有充足的"弹药"予以还击。首先,奥巴马"不够自信,不够强硬",他的表现似乎确认了美国正在衰落,这挫伤了  相似文献   

19.
博览世界     
《世界博览》2011,(1):49+51-49,51
送礼就送“奥巴马” 今年德国的圣诞礼品市场花样翻新,奥巴马造型的活动纸偶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09,(1):13-13
美国11月4日大选夜尘埃,奥巴马不负众望,果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入主白宫,对于美国来说不只是《人权宣言》中民主精神在美国的再一次彰显。其实少数种族现在在美国政治中具有愈发平等的地位,当年布什总统对鲍威尔和赖斯的仰仗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世界经济衰退大背景下奥巴马的当选赢得了美国民众如此关注,是因为这也将是美国政治从布什执政以来的右倾保守后的全新转变的开始。奥巴马将会向左转,这就是美国民众对新总统的政治预期。民众对奥巴马的热情与其说是对黑人总统这一符号的热情,到毋宁说是对左翼思想的认同和支持,以及对主导了美国国会6年之久的右翼思想的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