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百善孝为先。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可以说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孝德教育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应以孝德教育为先,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2.
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初形态的儒家从孝德的层次和境界、行孝的标准和原则以及孝德与仁德、孝与忠的关系角度入手,将"孝德"从个人、家庭领域扩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从而使它成为一个丰富和完整的伦理概念。从孔子到董仲舒,"孝德"思想在理论层面上,由伦理向哲学转变;实践层面上,则由道德规范向意识形态转变。与此同时,它也遭到了不同方面的批评。对儒家孝德思想进行合理诠释和定位,不仅需要正确认识上述的两种转变,还需要从孝德自身的内在逻辑中来对其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具有教育功能的多样性、教育结构的低重心多层次性、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和教育发挥作用的多因性特点。认识和把握农村教育的这些特点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基础,对于正确理解和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最初结合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早在公元5-6世纪佛陀提出缘起论,创立佛教时.唯物辩证法思想就已初见萌茅.佛对"缘起"的释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认为人间一切行为.一切事物皆因缘而起,无论是它们的产生,还是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地,既不存在永恒的物质世界,也不存在永恒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缘起论中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北京学属“因地中学”,分析了建立北京学这一新学科的起因并提出了建立一种“因地名学”式学科的三个前提,即1)有特定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这一特定的对象必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性。2)研究成果能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服务。3)必须 了相当数量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孝德在近代衰落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从其起源看有两层最基本的含义:一是对生命的敬重;二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并且这种孝的特征是以“父义”为前提的,具有双向性。但在封建社会的演化过程中,“孝”逐渐走向了这两层含义的对立面,因此在近代受到批判,并逐步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7.
论构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为此,必须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开发农村各种人力资源;理顺现行的管理体制,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建立务实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论述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研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结构、增加投入、提高素质、形式多样等方面的现实发展问题,阐示出职业院校实现科学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10.
农村教育贫困是当前阻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农村教育贫困的根源在于中央和省级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高层政府之所以没有提供足够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是由于农民作为一个弱势集团无法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需要对我国城乡利益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学者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当今世界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发达国家,具有悠久的宗教传统和众多的宗教信徒,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美国内政外交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基督教新教依然是美国的主流宗教,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与其社会政治立场密切相关。美国外交的两大指导思想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都有其宗教源头,分别对应基督教孤立主义和普世主义。宗教对美国外交实践的影响体现在战争、法律、组织建设等方面。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外交意图,把握美国外交走向,丰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12.
蜡染、刺绣、银饰作为苗族服装的特色,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反映了它特有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形成了苗族服饰的多彩多姿。  相似文献   

13.
顺治十二年,巴伊科夫使团来华,从此拉开了沙俄与清皇朝外交接触的序幕。巴伊科夫使团在中俄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两国早期外交关系的发展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次访华除了谋求商业利益外,还负有为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不断向外无力扩张提供服务的任务。正是在这双重因素的刺激下,才促成了巴伊科夫使团访华。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对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缘何存在多年,讨论了多年,改革了多年,却依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然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口似乎缺乏关注,缺乏平等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在促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是农村摆脱困境的出路,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方法。但问题是"农村教育"自身就深陷困境,成为了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前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正处于这样一种相互制约、恶性循环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6.
17.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来促使重庆农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派高职文化是江苏高职院校历经长期发展的积淀和创新而成的。苏派高职文化源于职教传统影响、缘于地方文化浸润、恒于行业产业需求,具有开放包容、敢立潮头、求实笃行、德育为先等特质。  相似文献   

19.
20.
“生命超越”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存在,是人从低级向高级、从蒙昧到文明不断延续的动力。人的“生命超越”现象源自于人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典型体现就是首次打开了人类精神空间的巫术思维,它标志着人的“生命超越”的历史缘起。而人真正的“生命超越”活动是源自于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