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心的鸟儿     
我们的父母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意思是每个孩子虽然特质不同,但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并不会特别偏爱某一个。可是,在鸟类世界中,为了争取最大的生殖优势,偏心的父母却不在少数哩!让我们来看看,偏心的鸟爸爸、鸟妈妈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吧!酷企鹅的“小”老大世界上有几种头上长着冠毛的企鹅,就像卡通明星酷企鹅一样。它们有很奇怪的生殖行为,例如纽西兰的史耐尔企鹅在生殖季节会先后生下2颗蛋。奇特的是,第一颗蛋比较小,第二颗几乎比第一颗大29%。企鹅爸妈虽然认真孵蛋,也尽责地寻找食物喂养这两只小企鹅,但是却不会“公平”地对待2个亲…  相似文献   

2.
企鹅属于鸟类,却不会飞。南极企鹅是世界上最具风度的动物,常常迈着绅士般的方步,行走在-60℃的冰天雪地里。 企鹅是卵生动物,雌企鹅一次只产一个蛋。但持续6周的孵化任务却是由雄企鹅承担。它的腹部犹  相似文献   

3.
范振刚 《自然杂志》2010,32(4):224-228
阿德雷企鹅是南极企鹅的优势种。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是南极的夏季,也是南极企鹅等生物的繁殖季节。期间,阿德雷企鹅与其他企鹅先后离开越冬区开始了繁殖回游。它们经历数百公里的回游来到南极大陆后便开始了紧张的一系列种群繁衍活动。直到翌年3月,南极大陆严酷的冬季到来之时,它们又携带繁衍后的种群与其他企鹅离开巢地开始了越冬回游。笔者对阿德雷企鹅在繁殖期间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尤其对企鹅的生态行为(包括恋爱、择偶、交配、产蛋、孵蛋、抚育雏鹅、幼鹅托儿所等)以及伴随生态行为同时发出的声信号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确认与录音,获得了大量丰富的生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国宾 《科学之友》2005,(1):53-53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企鹅社会也不例外,也有它们相互交流的各种方式。企鹅的行为通讯主要是利用姿势、动作和叫声来进行的。当人或贼鸥等靠近时,阿德雷企鹅常常会收紧头颈部的羽毛,在头顶处形成褶状隆起,眼珠坠到眼圈的下部,上部露出眼白,这表示它感到紧张,同时它会  相似文献   

5.
水陆两栖的鸟 全世界共有18种企鹅,大都产在南极或接近南极的区域内,所以一谈到企鹅,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南极,企鹅几乎成了南极的象征。 企鹅系水生鸟类,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洋中度过的,它们必须依赖于海洋作为其唯一的食物库来维持生计。企鹅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一是流线型的躯体,在游泳或潜水时可以大大减少阻力;二是翅膀已失去飞行能力,演变成桨状的鳍形肢,在水中用来划行推进身体;三是在水中游、潜时,一双腿起舵的作用,用来平衡体躯和掌握前进方向;四是鳞片状的特殊羽毛互相紧锁,能够隔绝体内热量散发,保持体温,适应于冰冷的南极水域生活。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经观察发现,成年企鹅在育儿的过程中实行优胜劣汰的方式,它们让小企鹅在互相竞争中,具有快速奔跑能力者才能得到为数不多的食物,其余的只能挨饿,以致饿死。成年企鹅去海中觅食时,把小企鹅留在岸上,捕食归来后它们并不急于把食物喂给幼鸟。当它们看到小企鹅跑上前来争夺自己口中的食物,却扭头便跑,任凭小企鹅在后面百般追赶,也毫无怜悯之心。这种逐食赛跑要持续1分钟或更长。小企鹅如果经受不住这种考验,就不会得到食物。冰天雪地的环境里,食物来得并不容易,为何要让小企鹅急速奔跑逐食而消耗大量能量呢?最初科学家认为理由可能  相似文献   

7.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2,(6):80-80
问:企鹅的舅为什么不怕冷?答:企鹅的脚之所以不怕冷,是阕为企鹅脚的血管构造比较特殊.动脉和静脉相互缠绕并贯穿组织,这样热的动脉血会与冷的静脉血发生热交换,避免了由于局部温度过低而引起的组织坏死.企鹅是变温动物。这样的组织构造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而这样的温度足够保护它们在冰面上的脚。  相似文献   

8.
企鹅是人类的朋友,更是小孩喜爱的好朋友。记得我1984年第一次赴南极科学考察时,8岁的儿子曾经给我来信说:“爸,你一定要给我多拍一些企鹅的照片回来!企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样子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企鹅     
正巴西的一位老人救下了一只濒死的企鹅,然后将它放归大海。没想到,此后的每一年,企鹅都会不远万里回来看他,与他亲密相处几个月后再离开。"我就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着企鹅,我相信它也爱我。"老人说。这样一个原以为只存在于童话里的故事,却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企鹅机器人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3-13
<正>对于研究野生企鹅的科学家来说,既能与研究对象近距离接触,而又不会给它们带来压力与不适,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个遥控机器人来观察和研究企鹅的生活,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起初,研究团队使用的遥控机器人是没有经过任何伪装的,所幸,企鹅群对这个移动方式、发声都很古怪的漫游机器人没有产生过多的压力反应,只有部分胆小的企鹅会对它有一些戒备。后来,科学家们又对机器人进行改进,把它变成  相似文献   

11.
1979年以来,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国家海洋和大气协会的南极生态系统研究部的海洋生物学家韦恩·特里维尔皮斯(Wayne Trivelpiece)和他的妻子苏珊,每年都冒着寒冷的气温和平均40km/h的风速,追踪考察南极帽带企鹅(chinstrap penguin)和(上接第191页)研究表明,磷虾的大小是一致的,这暗示着经过数年只有极少数的变得成熟的磷虾可供企鹅食用。卫星数据表明在海冰萎缩的区域磷虾数量随之下降。韦恩.特里维尔皮斯说:看着企鹅的减少越来越严重,最终找出其中的相关性是很有意义的工作。特里维尔皮斯认为企鹅种群的萎缩是由于企鹅宝宝的死亡。当它们的父母只顾自己去觅食而离开它们时,年幼的企鹅忐忑不安,但为寻找越来越少的磷虾只好冒险跳入海中。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企鹅宝宝很难遇到磷虾,也不知道如何捕获它们。几年中,回来的年幼企鹅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50%下降到只有10%。相比较,巴布亚企鹅(Gentoopenguin)在觅食途中带着年幼企鹅,因而它们的数量下降得没这么严重。弗雷泽说,全球变暖对地球上物种的危害,企鹅是首当其冲。他说:如果过去35年中我们观察到的变化仅仅是发生在地球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凡是到达南极的人,最想看到的首先是企鹅。凡是到过南极的人,津津乐道的也往往是企鹅。毫无疑问,企鹅和南极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因此,每逢人们想到南极,自然而然也就想到了企鹅。 企鹅的传闻 其实,我对企鹅是早有所闻的。还在孩童时期,就听说企鹅们身穿黑色燕尾服,走起路来点头哈腰,摇摇晃晃,大有绅士风度。后来,对企鹅的了解逐渐多了起来,它们还有许多特异功能。例如,它们不仅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和方向感,而且还具有相当准确的时间观念。在南极,一般用以辨别方向的参照物,如太阳、星星和罗盘等几乎都失去了意义,所以,如果把一个人扔在野外而不给他任何仪器,他是很难确定方向的。但是企鹅则不然,即使把它们弄到上千公里之外,它们仍能以最短的路线,准确无误地返回原地。有人还专门观察过企鹅,结果发现,它们每天下海和从大海返回的时间都非常准确,前后差不了几分钟,跟我们上下班差不多。更加有趣的是,据说企鹅有相当稳固的夫妻关系,两口子在别后重逢时,总要一面亲吻一面发出“凯斯、凯斯”的叫声。据此,有人猜测说,英语中的“kiss“大概就是从企鹅那里学来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因为英国人在发现企鹅之前,他们早就kiss了不知有多少年了。 第一次会见 到了南极之...  相似文献   

13.
企鹅,是乌纲企鹅目中所有鸟类的通称,目前已知全世界共有18种.虽然我们总是习惯用"南极企鹅"来称呼这些可爱的家伙,但实际上真正在南极大陆越冬的只有帝企鹅一种,而南温带才是企鹅种类最多的地方.在南美洲、新西兰以及南大洋的众多岛屿中,聚集着十余种企鹅,甚至在亚热带和热带,乃至赤道地区,都有企鹅的足迹.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存的所有企鹅中,高大的企鹅多栖息在寒冷地区,而较小的企鹅则多在温带甚至热带地区聚集.  相似文献   

14.
非洲企鹅是欧洲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企鹅,但一个世纪以来,非洲企鹅的数量已经急速下降了95%。科学家们在南非罗本岛上对非洲企鹅进行了追踪研究,旨在探秘这种企鹅的习性、数量急速下降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15.
南极企鹅是南大洋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剂",其排泄物中丰富的碳(C)、氮(N)等营养物质为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提供可能,使企鹅聚居区成为大气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陆续开展了南极典型企鹅聚居区土壤养分分析、聚居区土壤温室气体野外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工作,指出企鹅活动显著促进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受企鹅数量与分布资料的限制,区域乃至环南极企鹅源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尚未开展.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鹅聚居区的遥感识别.近年来,特别是高精度卫星遥感资料和航拍照片的应用,区域范围内企鹅数量遥感识别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在综述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南极典型区域温室气体野外观测研究及企鹅源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方法,系统比较了环南极分布的5种企鹅类型,如阿德利企鹅(Pygoscelis adéliae)、帽带企鹅(Pygoscelis antarctica)、巴布亚企鹅(Pygoscelis papua)、帝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和马可罗尼企鹅(Eudyptes chrysolophus)的遥感识别方法,并从气候变化(海表温度、海冰面积等)和人类活动(旅游、船舶等工业活动)以及其他因素(食物来源)等方面探讨影响企鹅数量变化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海洋动物是南极气候变化的"生物指示剂",其排泄物中丰富的碳(C)和氮(N)等营养物质为土壤中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提供了有利条件,企鹅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动物,因此其聚居区成为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热点"区域.然而,受企鹅数量遥感资料的限制,区域尺度上企鹅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尚缺乏精确估算.以南极维多利亚地难言岛企鹅聚集区为研究对象,基于0.1 m分辨率航拍照片发展了面向像元的RGB颜色模型法(pixel-oriented RGB color model)识别企鹅数量,通过企鹅粪便CH_4和N_2O排放通量、企鹅排便量等数据建立了企鹅源温室气体估算模型.结果显示,航拍照片中企鹅像元在RGB彩色空间模型中的R值(17~104)与其他背景像元(110)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可以作为将企鹅与背景像元有效分离的理论依据;南极维多利亚地难言岛企鹅总数为19150只,企鹅源CH_4和N_2O排放总量分别约为275和2.99 kg.  相似文献   

17.
企鹅之名的由来 企鹅是自然界中最令人喜爱的动物之一,据估计南极企鹅约有几十亿只,是南极洲鸟类中最大的宗族。不过第一个见到企鹅的人,似乎很难确定它的分类归属。因为企  相似文献   

18.
企鹅之名的由来 一般人通常都把企鹅作为南极的象征.据估计南极企鹅约有几十亿只,是南极洲鸟类中最大的宗族.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新西兰的竖冠企鹅在繁殖时会先后产下两枚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卵,而做父母的总是会将先产下的较小的一枚卵踢出窝外。为什么竖冠企鹅在消耗大量精力产下两枚卵后却又将其中一枚抛弃呢?为什么第二枚卵总是比第一枚卵要大一些呢?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14,(6):8-8
正对人类而言,"交通堵塞"时的走走停停有时真是令人火冒三丈。但如果你是一只帝企鹅,也许就不会纠结于这个问题了,因为"堵车"或许正是你所需要的。帝企鹅是唯一在南极冰原上越冬的企鹅,它们喜欢相互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看上去既热闹非凡,又秩序井然。为了揭秘帝企鹅间的这种"私密合作"关系,德国科学家将微型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安装在帝企鹅的身上,然后记录并分析每一只企鹅的动作。结果发现,当一只企鹅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