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天蓉 《自然杂志》2016,38(6):456-460
太阳最后会变成一个黑洞吗?答案是:不会。因为太阳的质量比较小,不会演化为黑洞。太阳将在几十亿年后,经过“体积巨大、光芒四射”的红巨星阶段,最后形成一个致密的白矮星。白矮星密度极高,一个质量和太阳差不多的白矮星,大小却只有地球那么大,即太阳直径的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傅建宁 《科学通报》1997,42(8):846-849
脉动白矮星的星震是人们研究其内部结构和恒星晚期活动的强有力的手段.DA型脉动白矮星具有富氢壳层,温度比较低,这类星在赫罗图上形成一个不稳定带,仅包括24颗成员星.为了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人们长期以来致力于搜寻新的脉动白矮星成员.我们于1996年2月的两个夜晚,利用法国Haute-Provence的1.93m望远镜对五颗选自Kiso巡天星表的候选者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了两颗新的DA型脉动白矮星:KUV08368 4026和KUV11370 4222.  相似文献   

3.
《科学24小时》2011,(6):51-51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也许垂死恒星白矮星是寻找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的最佳地点。虽然白矮星温度很低,但它们仍有温暖的可居带,位于这里的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科学家认为,这就像拥有液态水的地球上充满各种生命体一样。  相似文献   

4.
发现最微弱的白矮星,可能会使我们对银河系的估计年龄,包括太阳和放出大部分银河光的星星再增加30亿年。白矮星小而致密,它是像太阳那样的恒星,燃烧完它们全部燃料并开始逐渐消失时形成的。这些快要死亡的星星占银河系全  相似文献   

5.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由两颗独立的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该系统名为J2322+0509,轨道周期短至1201秒,目前正产生引力波,是科学家确认的首个此类引力波源。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沃伦·布朗说:"理论预测称存在许多氦核双白矮星系统,最新研究为这些模型及未来实验提供了一个锚点,我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9,(12):8-8
在下面这幅艺术想象图中,一颗大质量、小个头的白矮星(图中左下部)正在盗取来自明亮恒星HD49798(图右上部)的物质。从1997年开始,科学家一直在搜寻这颗恒星附近神秘X射线的来源。2009年9月,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号”人造卫星终于揭示,这些X射线原来是来自正在迅速旋转的一颗白矮星——死亡恒星的残骸。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5,(1):7-7
近日,天文学家在位于波江座(距地球3D0光年)的 EF 波江星系发现了一颗已经死亡、几乎不可见的星球。这颗死星可能是一颗褐矮星,而夺走它生命的则可能是它旁边的一颗白矮星。这颗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3/5,现在它也已十分黯淡,要死不活的,不过,从很久以前直到现在难以计算的漫长岁月里,它却一直在吸走旁边那颗质  相似文献   

9.
当太阳逐渐缩小成一个热的、发白的超密度天体--白矮星后,人类就会慢慢走向黑暗,走向死亡,世界末日就真的到了.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0,(1):5-5
<正>在这幅艺术示意图中,来自一颗白矮星(个头小、密度却极大)的引力正缓慢地将氦拖离一颗伴星。根据理论,当这颗  相似文献   

11.
当太阳逐渐缩小成一个热的、发白的超密度天体——白矮星后,人类就会慢慢走向黑暗,走向死亡,世界末日就真的到了。  相似文献   

12.
当太阳逐渐缩小成一个热的、发白的超密度天体——白矮星后,人类就会慢慢走向黑暗,走向死亡,世界末日就真的到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探寻宇宙中最热场所的旅程一定要从我们太阳系的炽热中心——太阳开始。表面温度为5 800K的太阳与宇宙中众多热源相比仍是个小角色。蓝超巨星,其巨大质量挤压着核心提供内部核火,温度高达5万K以上。白矮星是类似太阳的恒星在其生命  相似文献   

14.
超强磁场     
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朋的物理实验室,它不断提供精彩的研究题材和优越的实验条件.广义相对论的三大验证(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日食时星光的偏转和白矮星光谱线的红移)是早已脍炙人口的例子.本文要介绍的超强磁场是正在显露头角的一个新课题.目前  相似文献   

15.
萨布拉曼扬·昌德拉塞卡(1910-1995)HansABethe著鲍敏敏译世界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萨布拉曼扬·昌德拉塞卡(SubramanyanChandrasekher)不幸在1995年8月21日去世。他是以发现一颗白矮星质量的极值闻名于世,也因此而...  相似文献   

16.
据测量,到目前为止,在宇宙间磁场最强的星是距地球100光年的一颗白矮星.它的磁场测球得为7亿高斯.它是第15大星,被命名为PG1031+234,其大小和地球差不多.为了比较起见,虽然太阳上太阳黑子局部的磁场可达几千高斯,但是太阳和地球的磁场平均为1高斯左右.天文学家们就其不同作过一些解释,但星球磁场的起源至今还没有确定. 人工磁场的最强记录大约是100万高斯.这是通过爆聚一根带高压电流的导线并压缩其影响而获得的.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德天文台的施米特的看法,就一些白矮星来说,它们所发生的情况基本相似.红巨星耗尽其核燃料后,核心通过引力作用收缩,外层脱落.核心的收缩产生超密度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24小时》2011,(2):51-51
目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物理学家小组微观模拟了超新星爆炸。超新星是一颗恒星爆炸过程。某些特殊类型的超新星,是一种起始在白矮星内部燃烧火焰球的爆炸形式。该火焰球比周边宇宙物质要更轻,因此可以快速上升,形成一个顶部带有一个加速烟雾环的羽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与人类一样,恒星的命运也是大相径庭的.大个的恒星,其兴也勃,其亡也速.它们是楚霸王式的,生则辉煌,死亦雄奇;小个的恒星,则一生平淡,在生命的尽头,默默耗尽了核燃料,化为一颗白矮星,冷却、黯淡,最终隐没在宇宙无尽的黑暗里.  相似文献   

19.
陈军锋 《科学通报》1992,37(9):785-785
一、引言 康普顿软化过程在紫外天文学、X射线和γ射线天文学中都有潜在重要性,研究这一过程的物理机制及其对出射谱特性的影响一直是人们重视的课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致密星(中子星、白矮星或黑洞)附近的X射线辐射穿过包围该星的较“冷”的吸积气体包层时引起的辐射  相似文献   

20.
中小质量恒星在主星序后要经过AGB和行星状星云阶段走向白矮星而死亡,因此恒星在AGB阶段的演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AGB阶段处在H-R图的右上方。恒星在AGB阶段的前半段没有脉动,但有恒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