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实验方法对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加设上反射板,下反射板,双反射板系统与不加设反射板系统进行了性能上的比较,得出了各种气体条件下(晴天,多云,阴天)的月平均有用能量增益值,并对加设反射板系统作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依据T.L.Jordon提出的晴天辐射模型,借助于数学中的方向数概念,提出了反射板集热器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域内(北纬30°~50°),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加设上、下平面反射板,可以取得较明显的增益效果;可以较大程度地延长非过冬型集热器的运行期;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太阳池反射板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加设平面反射板可以提高小型太阳池的集热性能,尤其在冬季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中心频率为12.4 GHz具有宽频带高增益特性的16单元微带天线阵。采用两层介质板中间夹一层空气层、附加寄生贴片和引入探针等来展宽天线带宽;运用盒状反射板改善天线增益;对展宽带宽和提高增益的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做了对比分析。经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仿真实验并对实物天线进行测试得:相对带宽为24.91%,增益为19.31 d B,E面半功率波瓣宽度16.8°,H面半功率波瓣宽度17°。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8mm介质集成天线的原理和设计,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8mm周期介质结构的漏波天线是根据介质光栅理论研制的。它以倒置介质带状波导为基体,平面结构轻巧,适合装在飞行器的外表面及轻便系统中使用。它可用作毫米波高增益的定向天线亦可用作宽频带的波束扫描天线。研制成的天线E面已经达列5°的窄波束,24db的增益和20db的旁瓣电平。附加一对尺寸不大的金属反射板后已可得到27db的增益。5°左右的圆锥波束介质集成天线也已制成。对研制天线的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平面反射器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决定能量增益程度的反射角系数和反射器收集因子(RCF)的概念及其计算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对平面半无限带状区域上的双调和方程边值问题的能量积分的PhragmenLindelof二择性定理,证明了随着与区域有限端距离的增长,能量或者按指数式增长或者按指数式衰减.对衰减情况,求出全能量积分的显式上界.  相似文献   

8.
双调和方程的Phragmen—0Lindelof二择性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面半无限带状区域上的双调和方程边值总是的能量积分的Phragmen-2Lindelof二择性定量,证明了随着与区域有限端距离的增长,能量或按指数式增长或按指数式衰减。对减情况,求出全能量积分的显式上界。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具有宽带宽波束特性的偶极子天线。该天线由主偶极子、寄生偶极子、馈电巴伦和金属反射板组成。寄生偶极子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天线的阻抗带宽,同时还起到引向器的作用,使得全频段内天线的辐射方向图都保持得很稳定。该天线可以实现在3~8.5 GHz的工作频段内VSWR≤2.7,增益大于等于6.3 d Bi,H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大于92°。该天线非常适合微波段频谱监测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给出一种新型结构的Ku波段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在接地板上开H型缝隙进行耦合馈电,并在辐射贴片表面开矩形缝隙以扩展带宽,在天线的底面加反射板以提高增益、改善天线方向图的前后比性能。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优化,结果表明该结构天线具有良好的宽频谐振特性,其回波损耗小于-10dB,阻抗相对带宽高达39.8%,交叉极化电平小于-28dB,前后比优于19dB。  相似文献   

11.
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具有热能吸收密度高、运行效率好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常用的装置。该文总结了抛物面槽式、菲涅尔透镜、菲涅尔反射镜和复合式四种典型聚焦型集热器的特点和研究进展,有助于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进一步优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用背反射提高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提高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吸收的背反射结构,以解决染料在长波范围吸光能力差的缺点。用P25纳米TiO2粉和水热法两种不同工艺制备了电池。透过光谱测试表明,两种工艺制备的电池对长波范围的光都没有充分利用,水热法制备的电池更透明。太阳模拟器测试结果表明,用银反光膜作为电池的背反射结构,增加了染料对长波范围内的光吸收,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25粉工艺制备的电池效率提高了11.4%,水热法工艺制备的电池效率提高了22%。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TracePro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一小型线聚焦菲涅耳聚光器仿真试验装置,理论研究与仿真实验相结合,通过计算和设置平面镜的跟踪倾角、太阳入射光线方向矢量、太阳直射辐射等参数,实现线聚焦菲涅耳聚光器光学仿真实验。在单块平面镜尺寸为4×0.2m2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次级反射镜的类型、次级反射镜与集热管间的距离△H等结构参数进行模拟,得出优化数据,提出聚光器次级反射镜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Hybrid nanostructures, comprising of a metal core and a semiconductor shell layer, show great potential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low-cost solar cells due to their uniqu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However,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fallen far short of the ultra-high efficiency(i.e. beyond Shockley-Queisser limit) predicted by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This limits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these materials. Here, a non-transparent organic solar cell with an array of Ag/ZnO nanowires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fabricated to increase the 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 by a factor of 2.5 compared to a planar counterpart. This result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charge collection efficiency due to the ultrafast Ag nanowire channels. This hybrid nanostructure can also serve as a perfect back reflector for semi-transparent solar cells, which can result in enhanced light absorption by a factor of 1.8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samples. The enhanced charge collection and light absorption can make these Ag/ZnO nanostructures avail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optoelec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15.
双抛物面均匀反射聚焦式光伏发电供热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机效率,研制了一套基于双抛物面均匀反射聚焦方式的新型光伏发电供热装置.分析了装置的整体构件组成、双抛物面聚光原理及其结构参数关系,并给出两轴伺服跟踪实现原理框图.基于滤红外线和水冷法相结合的光伏电板冷却技术,及两轴伺服结构和混合追日跟踪策略等技术原理进行设计.通过对原理实物样机的现场实测,验...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机效率,研制了一套基于双抛物面均匀反射聚焦方式的新型光伏发电供热装置.分析了装置的整体构件组成、双抛物面聚光原理及其结构参数关系,并给出两轴伺服跟踪实现原理框图.基于滤红外线和水冷法相结合的光伏电板冷却技术,及两轴伺服结构和混合追日跟踪策略等技术原理进行设计.通过对原理实物样机的现场实测,验证了装置设计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The sudden increase in X-ray and EUV flux duringthe outburst of a large flare greatly elevate the electrondensity of the ionosphere, causing sudden ionosphericdisturbances (SIDs), such as sudden wave fadeout (SFD),sudden phase anomaly (SPA), sudden frequency deviation(SFD) and sudden increase in total electron content(SITEC)[1—4]. Two review articles addressed SIDs in detailrecently[5,6].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observing methods,the global ionospheric morphology during solar flares…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严寒地区农户、别墅独栋建筑,探索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在冬季供暖中的应用。设计方案从太阳能的年辐射量入手,分析了太阳能夏季可以提供的热量、以及建筑物冬季消耗的热量。提出太阳能存储、直接内供暖的方案,考虑到节省初投资的因素,为了减少造价,提出了太阳能结合水源热泵系统的供暖方案,以及太阳能结合空气能热泵的供暖方案。考虑了节能效率与运行费用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对采用太阳能复合热泵采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