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是人类面对的最严竣的挑战之一。国内外许多自然灾害文献收藏机构致力于自然灾害类型、防灾减灾措施等的研究,及时地汇总了防灾减灾的专著、论文及数据库等研究成果,为实现全人类共同防灾减灾的目的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是超载型水利枢纽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及流域开发为一体,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人地关系协调出发,论证三峡工程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三峡库区协调人地关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自然灾害的新定义,即灾害=自然现象+不当的人地关系。介绍并探讨了美国环境灾害的社会脆弱度地图在防灾减灾、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规划等方面的作用。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剖析灾害,回顾美国灾害管理的百年历程,总结其利用城市规划手段防灾减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个方面综述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堤防、河道、湖泊调蓄、水库调蓄、分蓄洪区、排水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承灾能力7个方面进行评价;非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救援与恢复能力、社会基础支持能力、灾害管理政策法规及科普宣教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对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评价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健全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之构想,促进人水和谐,保障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洪涝灾害是我国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频率高,范围广,损失大的显著特征,笔者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入手对洪涝灾害的成因类型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洪减灾的对应办法。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社会化防洪减灾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就如何调整社会以适应自然的减灾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刀菜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了协调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拓展并良化人类生存空间,作者依据多年来收集的自然灾害资料与研究成果,对自然灾害的分类和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在采用边缘学科相互交叉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总结了建国以来减灾工作的进展,提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理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流域防洪减灾系统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流域防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与基准年洪涝灾害对比,提出评价年防洪系统的减灾效益评价方法.根据对防洪系统投入和产出的调查和分析,以经济效益费用比和防洪减灾净效益为指标,评价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一特定年流域防洪系统的减灾效益.最后,以江苏省里下河腹部地区为例,说明该评价方法实用且可靠.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做法,从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总结了代表性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策略:加强防灾减灾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融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科学和支撑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对我国自然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是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的地区.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对该地区防治自然灾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科技为依托,建立减灾系统。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胁迫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少数民族地区频繁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造成非常不利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了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巨系统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自然灾害胁迫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为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加强应急管理、系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10年来,中国减灾能力、现代化综合救援能力和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新时代应急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防灾减灾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灾害大数据平台在灾害防控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中国自然灾害频发、高发的现状与趋势,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存在本底数据、机理认识、风险预测的挑战。未来应重点加强自然灾害基础研究、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韧性社会建设、科普教育、自然灾害保险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营造宜居地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分析柳江洪水孕灾环境和成灾机制的基础上,深入思索有关柳江洪灾的本质问题,提出了可作为柳江流域防洪减灾决策参考的五点综合对策,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避降低洪灾风险;加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加大科技防洪的力度;统筹规划防洪工程建设:建立完备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加快防洪减灾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相似文献   

16.
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协调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了保护人居环境,拓展并良化人类生存空间,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收集的自然灾害资料与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现状,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减灾工程建设状况,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抗灾之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全面地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也使自然灾害风险显示出新的特征:自然灾害事件或社会灾害风险持续增多,灾害风险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特征,自然灾害风险的传播与转移现象显著增强。全球化过程不仅积极地推进自然灾害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为应对全球化新形势,建议:提高全球化进程中自然灾害风险特征的认识;把灾害风险管理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积极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切实加强对新型灾害和突发灾害地防御;积极开展减灾防灾领域地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全面地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也使自然灾害风险显示出新的特征:自然灾害事件或社会灾害风险持续增多,灾害风险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特征,自然灾害风险的传播与转移现象显著增强。全球化过程不仅积极地推进自然灾害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为应对全球化新形势,建议:提高全球化进程中自然灾害风险特征的认识;把灾害风险管理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积极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切实加强对新型灾害和突发灾害地防御;积极开展减灾防灾领域地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风灾是广东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发生于农历六、七、八月,广东沿海地区发生频率较高.广东风灾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引起系列社会问题,以及带来严重的次生灾害.把古代与现代的风灾预防与治理措施结合起来,实现风灾的综合防治,对广东的防灾减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13日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