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建立真核基因表达受体系统,以嗜凤梨果蝇胚胎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获取发育4~8h的果蝇胚胎细胞,以改良M3(BF)培养液体外培养,经40d左右的原代培养后行传代培养,以后每隔7d传代一次,传至10代时按照细胞系建立标准检测细胞系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细胞维持体外生长将近1年,传至60代.细胞在接种的0~96h内呈指数生长,临界增殖浓度为1.0×106个(细胞) mL.部分细胞染色体呈现异倍化.经液氮冻存的细胞复苏后活性达90%以上.该细胞系是一株成功的细胞系,命名为HY-ANA.  相似文献   

2.
通过低温(18℃)培养方法,成功地建立了黑腹果蝇DNA修复功能缺陷型细胞系。该细胞系的特点是只能进行开放培养而不能进行封闭培养,为研究真核生物细胞DNA修复机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广泛选择外源真核基因高频扩增及高效表达的载体和受体系统,利用改良的M3(BF)培养基从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黑条体(Blackstreakbody·BSR)的胚胎中建立了一株细胞系命名为BSR9804.原代培养40d形成单层细胞,以1∶2分种率7d传代一次,连续传代40代次,细胞倍增时间为18h,细胞系以2倍染色体为主,未发现结构异常的染色体,2%胎牛血清为维持细胞生存的最小需要量,细胞系可在4℃普通冰箱中保存复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核糖体蛋白S3在果蝇(Drosophila)发育中的作用,采用RNAi法,分别在果蝇和果蝇s2细胞中干扰核糖体蛋白S3表达,观察对果蝇表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减少核糖体蛋白S3表达引起果蝇幼虫发育延迟,眼睛、翅膀和刚毛生长缺陷等。进一步实验表明,在翅原基中有明显的凋亡信号;S2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上述结果暗示核糖体蛋白s3丧达减少导致的果蝇发育改变可能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稀土硫酸铈(Ce(SO4)2)对果蝇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果蝇培养在不同质量浓度(1,4,16,64,256,1 024 mg/L)的硫酸铈培养基中,分别测定其SOD,CA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即MDA含量),同时用彗星电泳和体外切割DNA实验来检测果蝇细胞中DNA损伤程度,用DNA Laddering法和TUNEL法测定稀土元素Ce对果蝇细胞凋亡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当Ce(SO4)2质量浓度低于16 mg/L时,果蝇体内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当Ce(SO4)2质量浓度高于16 mg/L时,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上升.彗星电泳的结果表现为随着硫酸铈剂量的递增,果蝇中肠细胞的彗星率、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增加,并表现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果蝇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铈能打断DNA,使其片段化;同时,TUNEL结果显示果蝇中肠细胞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蓝绿色颗粒,但DNA琼脂糖电泳没有表现出细胞凋亡特征性的梯形条带图谱.硫酸铈诱导果蝇的氧化应激可以使果蝇中肠细胞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使中肠细胞出现凋亡特征.由此推断,硫酸铈可诱导果蝇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损伤,对果蝇有一定的氧化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核糖体蛋白S3在果蝇(Drosophila)发育中的作用,采用RNAi法,分别在果蝇和果蝇S2细胞中干扰核糖体蛋白S3表达,观察对果蝇表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减少核糖体蛋白S3表达引起果蝇幼虫发育延迟,眼睛、翅膀和刚毛生长缺陷等。进一步实验表明,在翅原基中有明显的凋亡信号;S2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上述结果暗示核糖体蛋白S3表达减少导致的果蝇发育改变可能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核糖体蛋白S6在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RNAi干扰S6基因表达的果蝇与S2细胞表型的观察,分析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发现:S6基因表达干扰引起果蝇幼虫、眼睛、翅膀和刚毛发育异常,并阻滞S2细胞正常生长;在果蝇翅膀discs中有凋亡信号出现;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异常表达. 说明S6蛋白表达量减少引起的果蝇异常表型主要是通过细胞凋亡方式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用杂交瘤技术建立抗KDRFc的杂交瘤细胞系,以KDRFc抗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间接法检测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再经稳定性检测、效价检测,筛选出分泌抗KDRF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得到了10株能持续分泌抗KDRFc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其中3株分泌的单抗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广泛选择外源真核基因高频扩增及高效表达的载体和黑体系统,利用改良的M3(BF)培养基从黑腹果蝇黑条体的胚胎中建立了一株细胞系命名为BSR-9804,原代培养40d形成单层细胞,以1:2分种率7d传代一次,连续传代40代次,细胞倍增时间为18h,细胞系以2倍染色体为主,未发现结构异常的染色体,2%胎牛血清为维持细胞生存的最小需要量,细胞系可在4℃普通冰箱中保存复苏。  相似文献   

10.
何首乌提取物影响果蝇寿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何首乌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何首乌提取物能有效地降低唾液腺细胞脂褐素及过氧化脂质含量。对果蝇有明显的延寿作用。  相似文献   

11.
首次对中华鳖的心肌细胞进行了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获得成功。并对其细胞形态,生长速率等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温度和PH值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果蝇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红参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红参提取物能有效的降低唾液腺细胞脂褐素及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 ,对果蝇有明显的延寿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Flexstation胞质溶胶钙离子检测技术,研究利用果蝇S2细胞建立钙库调控钙离子通道SOC的特异分子的筛选模型.通过三种已知钙通道拮抗剂的检测,发现培养温度为24℃,细胞密度为2×106个/mL时,利用终浓度为2μmol/L的SOC通道激动剂TG可建立稳定的细胞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14.
斜纹夜蛾传代细胞系的建立及病毒感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斜纹夜蛾卵建立ZSU-SL-1细胞株,细胞形态以球形及纺锤形为主,染色体数为56~260,多数细胞为多倍体,经20℃和27℃的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加倍时间为100~144小时.本细胞株对斜纹夜蛾和粉纹夜蛾两者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敏感.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直接测序和克隆后测序的方法获得了不同银额果蝇单雌系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这些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额果蝇单雌系细胞色素b基因存在着一定的地理分化,银额果蝇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不仅在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着差异,而且同一地理群体内也存在着差异,有时群体内的差异比群体间的差异还要显著.通过研究再一次说明了银额果蝇的分化已达到亚种和半种水平.  相似文献   

16.
Catsup是果蝇体内一个功能重要的基因,其突变会导致体内多巴胺含量过高,引起果蝇致死及生殖障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在确定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而在研究蛋白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Catsup的亚细胞定位进而能够更好地研究Catsup的功能,文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Catsup基因全长,与GFP一起连接至pUAST质粒,构建载体pUAST-Catsup-GFP,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果蝇,获得UAS-Catsup-GFP转基因果蝇.通过克隆验证了转基因果蝇构建成功.利用该果蝇进行Catsup的亚细胞定位,确定其定位在高尔基体上,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果蝇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脂类混合物对果蝇寿命和脂褐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混合脂类能明显延长果蝇平均寿命 ,有效地降低唾液腺细胞脂褐素含量 ,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经典的遗传控制外,表观遗传调控也参与到众多的细胞发育过程。雌性果蝇幼虫性腺的发育涉及细胞增殖及分化,是良好细胞生物学在体研究模型。文章通过果蝇遗传学实验方法,研究发现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因子Brahma(Brm)参与调控雌性果蝇幼虫原始生殖细胞(PGC)有序分化的证据,brm基因突变的三龄幼虫雌性果蝇,PGC的分化被提前开启;此外,特异性的将PGC中的brm表达量下调,也发现PGC的提前分化。这说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Brm参与调控雌性果蝇幼虫性腺发育,并以细胞自治性的方式调控原始生殖细胞的有序分化。  相似文献   

19.
灵芝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灵芝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提取物能有效的降低唾液腺细胞脂褐素及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对果蝇有明显的延寿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3):182-182
在求偶过程中,雄性果蝇会根据特定的感官提示表现出一系列先天性的有固有套路的行为。现在,主管这一行为的神经细胞群已经被识别出来。使这些神经细胞失去活性,足以使雄性果蝇对交配失去兴趣,而改变雌性果蝇的大脑,使其产生这些细胞所产生的同样蛋白,会使雌性果蝇表现出雄性果蝇特有的求偶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