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是输电线路杆塔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确保输电线路杆塔在雷击下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系统,是评定输电线路整体建设的重要参考,因此要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给予安全管理。本研究对产生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类,详细分析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阻值过高的系统、设计、运行、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在结合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提供了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阻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高压输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对110kV永葵线杆塔接地改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改造前后线路的雷害事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杆塔接地电阻对线路雷害事故的影响,提出一些对山区输电线路合理的防雷方式,以提高输电线路防雷、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3.
龙开源 《广东科技》2012,21(13):68-69
±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线路以往的运行经验证明了,直流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情况较为严重。直流输电在电力输送系统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输电方式,尤其适用于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因为距离远、路段土壤和天气等环境因素使雷电对其影响较大,故必须采取防雷措施。不同于过去对防雷技术以降低接地电阻为目标的理解偏差,现在人们对防雷中接地电阻的认识更加全面。选取了防雷方式中的接地电阻方式来探究其阻值和装置型式对±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线路输电防雷的影响,并给出因地制宜选取接地电阻的规定和设计接地装置时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土伟 《广东科技》2013,(24):112-113
为了防止220kV输电线路雷害事故,输电线路都装设有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由于不同原因的影响,输电线路的接地电阻往往较高,这就为电网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对输电线路接地电阻超标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降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理位置处于山区的高压输电线路,由于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地势复杂,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等原因,杆塔接地电阻普便偏高,杆塔接地电阻对线路的防雷至关重要,对线路的耐雷水平有较大影响。本文就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220kV洪大线、金石线实际情况,探讨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800kV哈密-郑州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极线路绝缘基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接地极线路绝缘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运行检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800kV线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输电线路的雷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形成雷电的缘由以及几个种类。然后,对设备接地措施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存在的遭受雷击时不能满足性能要求的问题,通过模拟计算,对多种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冲击接地电阻与雷电流波形、土壤电阻率、放射状导体长度的关系,设计了适合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结构.  相似文献   

9.
介于0.168布极法、三角形法和钳表法在测量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杆塔接地电阻方面的某些局限性,提出将便于灵活布线的一般化三电极布线法应用于山区复杂地形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中,并将其测量结果同规范中推荐的三极三角形法和钳表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工程可行性,为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防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川 《广东科技》2011,20(8):56-58
对某市电网2008年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针对当前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尽量经济合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采用线路避雷器、减小雷电保护角等一套输电线路雷害治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降低接地电阻是山区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有效常规措施。分析了各种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指出应用新型降阻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并就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降阻材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探讨四川攀枝花地区(山区及多雷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目前输电线路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架设避雷线、安装避雷针、加强线路绝缘、装设藕合地线、升高避雷线减小保护角、装设线路避雷器、使用接地降阻剂等,通过分析比较常用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找到适合于攀枝花地区的防雷措施,解决山区及多雷地区输电线路的雷害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影响问题,根据地电场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地电场观测的原因,认为线路接地极入地电流使土壤的电位分布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埋设在土壤中的地电场观测仪器电极处的电位.针对直流线路接地极不同形状,考虑大地为水平分两层的土壤模型,根据等值复数镜像法推导出单一垂直接地体、水平双环接地体和多个垂直接地体的入地电流在土壤中的电位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多种情况下直流线路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水平.结果表明,采用水平双环形接地极可减小50%左右的干扰值,采用8个垂直接地极可减小87%左右的干扰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电力输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技术,以及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5.
王绍琨  姜爽 《科技信息》2009,(30):88-88
顺义地区自2007年以来,根据区域特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相关防雷工作。文中介绍了输电线路防雷方案的选择及顺义供电公司接地电阻改造近两年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利用单端电压和电流采样数据定位输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新方法,首先,在分的了故障网和它的正,负及零序网的基础上,推导邮一个适用于直接接地系统的故障定位模型,定位算法仅包含了故障相电呼和零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相量,而不包括故障电阻和负荷阻抗,因此,它能精确定位故障而不受故障电阻和负荷的影响,对于长距离输电线路,提出了一个“修正因子”的概念,在对定位算法进行修正和迭代计算后,能精确确定长距离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信号分析方法中,存在故障信号特征遗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MD-ApEn的两相接地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选取故障点处容易获取的相电压信号作为故障信号,然后对各相故障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其IMF分量,进一步提取各相IMF分量的近似熵值并作为一个特征向量,通过分析各相特征向量的模值,最终诊断出输电线路两相接地故障所在相。选取IEEE5节点标准测试系统验证,并与EMD-ApEn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VMD-ApEn方法准确可靠,避免了EMD分解时产生模态混叠的现象,更能有效地诊断出输电线路两相接地故障所在相,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系数及其拟合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冲击系数是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设计的关键。采用模拟试验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冲击系数的影响。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系数随冲击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减小;随接地体几何尺寸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电阻率增加而减小。本文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计算不同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系数的经验公式。模拟试验得到冲击系数值与文献中提供的现场实测结果吻合得较好。研究成果可以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和修订接地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双相对地故障的准确测距方法。该算法利用故障网络与零序网络建立故障测距模型,利用单端信号有效地消除了负荷潮流和故障接地电阻对故障测距精度的影响,并可以自动地确定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在接地故障情况下该算法具有准确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输电线路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系统地分析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特性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靠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似理论采用模拟试验系统地模拟了各种因素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冲击接地电阻随冲击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减小,随几何尺寸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加。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律均与火花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具有非线性特征。本次试验研究的土壤电阻率从100Ωm到5103Ωm,变化范围大,在国内外文献中没有报导。试验采用的接地装置包括了各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常用的结构,使研究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