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1896-1963年)不仅以研究中国地理著名,而且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地质学也有极深的渊源,主要包括葛氏自身的地学训练、沪江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创建与人才培养、在中国的地质考察与研究,以及与中国地质学者的交往等方面.这也能为我们认识民国地质学提供一种域外视角.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地学期刊的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对比,对我国20世纪前半期地学期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是中国地学期刊的发源地,其地学期刊是随着中国地学会、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及其他地质研究机构的成立才得以繁荣发展地;华东地区的地学期刊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随着中央地质调查所的迁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地方地质研究机构和一些学会组织的成立而发展的;西南地区的地学期刊是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一些学会组织的内迁,以及地方地质研究机构的成立而繁荣的;中南地区的地质期刊主要由地方地质研究机构创办,地理期刊主要由高校创办,学会组织创办的期刊偏重于矿业;西北地区的地学期刊数量较少,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但中国最早的石油地质期刊在此创办。结论认为,中国地学期刊是依托中心城市而发展的,且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影响较大,地质研究机构、学会和大学是创办地学期刊的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外地质学家的密切合作。安特生、葛利普、德日进、巴尔博等学者曾作为中国地质调查所的顾问或合作者,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和地层学(特别是黄土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根据新发现德日进致翁文灏书信、已出版的德日进书信、杨钟健的游记、回忆录以及相关地质学论著,以德日进与杨钟健1929、1932年在山西的两次合作地质考察为例,试图重构这两次地质考察的过程,并结合考察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国际合作对中国地质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等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认为区域旅游地学资源的分布受控于区域地质和地貌等条件,即地质地貌等的条件决定着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本溪地区素有"地质摇篮""地学殿堂"之称,旅游地学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区域旅游地学资源特点突出.通过本溪旅游地学资源所表现出的地层发育齐全、地域垄断性、不可再生性、历史性、文化性、观赏性、美学性、民族性等特点的分析,按照属性及成因研究本溪旅游地学资源中地质历史旅游地学资源、动植物旅游地学资源等5个类别的属性及成因,提出本溪旅游地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突飞猛进,地质资料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在国家基础地学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地质资料的服务质量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要熟悉和掌握城市地质调查方法与数据整合,保证城市建设数据源的可靠及利用价值.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包括城市地形地貌信息、工程地质信息、灾害地质信息、环境地质信息等,本论述通过思考使地质资料信息化,为城镇建设提供有利的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2001年3月7日,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来一个振奋地学界的消息:全球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被正式确定在我国的浙江省长兴县煤山.这不仅是我国几代地学工作者数十年艰辛努力奋斗的结晶,而且是我国地学界的一大荣耀.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的影响,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以及澜沧江、怒江等深切成谷,形成高山峡谷的地貌景观。特殊的地域地质环境,不仅导致西南地区高边坡“景观”发育,构成这一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而且导致由于高边坡失稳造成的崩滑地质灾害极为频繁,并且具有规模大、机理复杂、危害大、防治难度高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构成影响和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环境地学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地区近代地学期刊发展史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1949年前西南地区地学期刊的创办背景、办刊宗旨、办刊特点及发展历史。认为西南地区地学期刊与全国相比发展较晚,是在抗战爆发后,由于科研机构及高等学校的迁入而发展起来的;该地区的地学期刊70%以上是地质期刊,主要是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四川地质调查所、西南矿产测勘处及迁入高校创办的。而地理期刊主要由中国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及迁入高校创办,且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张相文创办中国地学学会和《地学杂志》的论述,探讨了其对我国近代地理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对比等方法。结果张相文通过"地学杂志"的创办不仅有效地组织和聚集了一大批爱国学者,而且也使自己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发展。结论张相文的地理学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尤其能抓住国计民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学的特点,遂使研究内容更为深入,研究视野也更为开阔,对推动我国地理学由传统的"舆地之学"向现代地理学的转变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的分化是近代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这三大地学分支学科不但已相继独立,而且在它们内部又分化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对这些新学科的命名是中国近代地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大量地学著作的研究,论述了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在汉语中的形成与演化。中国近代地学多数分支学科的名称,都经历了演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地学的发展过程。文章试对中国近代地学领域中含义变化较大、较易混淆的主要学科名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模拟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模拟研究已成为现阶段地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模拟方法、模拟软件两个方面,对现今国内外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建立理想概念模型的建模流程,并对理想概念模型做了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地学文献管理与服务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概括了中国地质图书馆从成立到现在90多年的历史变迁,介绍了近十几年来中国地质图书馆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建立起基于用户需求的多元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时空域非参数和多元信息的地质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先川  侯景儒  姚力  俞晨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1):1217-1220
讨论了非参数时空信息统计学(地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即指示函数及二阶矩,Ф(A;Zl)的最优估计以及待估域A平均值的指示Krig估计法和时空域多元信息地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即互变异函数及互协方差函数,时空域协同区域化变量的最优估计方法.认为指示Krig法是一种精确和有效的估计地学数据非正态的分布特征方法;在对空间信息研究的过程或事件中,有些变量(经常为多变量)不仅具有空间特征,而且具有时间特征,这时要把所研究的变量看成是时空随机函数.  相似文献   

14.
以地学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地理学实验教学,为传统地理实习提供新的思路和实习模式。地理学领域中的3S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新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则能够高效管理分析地理信息,遥感技术(RS,Remote Sensing)则可以提供宏观、综合的遥感图像来协助识别地物信息和地质地貌现象。通过3S技术(GPS,GIS,RS)的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效率,增强实习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掌握地学高新技术深入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融合理论和波动方程的地震地质统计学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震,测井等地学信息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为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变差函数模型,针对中国陆相复杂油储地质特点,提出了有效的随机建模方法,实现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获取了一系列波阻抗实现,采用信息融合方法,挖掘所有实现中的确定性信息,用概率统计方法,研究反演结果的置信度,实现了分辨率波阻抗成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年来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景观资源调查,分析保护区南坡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系统,在喜马拉雅地质演化研究基础上,详细剖析5期成景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学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研究区地学景观资源完整连续,构成中喜马拉雅南翼地学景观大道,在青藏高原南斜面景观体系中独成一体.提出结合地学景观资源特色和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口岸优势,开展国际通道型旅游,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对国际社会研究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文即向小朋友们简要展示刘院士的成就和风采。在近60年的地学研究中,刘东生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基础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全球大陆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长期所处的全球特殊构造部位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使其经历了世界其他大陆所未曾有的极端复杂条件,从而造就了它全球共性中的独有的地域性特征.这些特征赋存有当代地学发展前沿重大科学命题的丰富信息.因此,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成为当代地学研究得天独厚的天然实验室和良好场所,是科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当代地球科学已开始进入地球系统科学与后板块构造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我国这一地域优势和特有资源,参与国际地学发展和创建新的地球构造观及相关理论与方法已是我们面对的历史机遇和重大挑战.文中在综合分析中国大陆全球共性中的特殊性基础上,概括提出4类优先研究的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关键科学问题:中国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新生代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变形及其深部过程;人类生存尺度的地壳构造活动及其深部动力学背景与演变趋势;中国大陆不同构造系统的交接转换和深部背景与演变过程,供地学界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华北地区近代地学期刊发展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1949年前华北地区地学期刊的创办背景、办刊宗旨、办刊特,点及发展历史。认为华北地区地学期刊发展较早,我国地学期刊的创办以及地质勘探与开发事业均发源于此;该地区的地学期刊87%以上是地质期刊,主要是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学会、北京大学地质系创办的。而地理期刊主要是北京儿所高校创办的,且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矿产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找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找矿方法来指导找矿。GIS是一种新方法。本文结合南澳成矿地质背景及物探资料,通过ARCGIS对收集到的研究区地质、地理及物探等图件、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各类地学数据专题图层,并加以系统集成,建立"南澳地区多元地学信息GIS专题"。从GIS专题中可以直观的读出有用的地学信息,再结合已探明的铀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规律。进行成矿预测,进而圈定出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