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等高线是测绘学科中最基本的名词之一。名正义符 ,清晰易懂 ,本来就不是什么复杂问题。可是其分类名词 ,多年来得不到统一 ,而且相当混乱。现将有关文献中所采用的分类名词 ,举数例如下 ,供参考和讨论。1 《测绘学名词》[1] (以下简称《名词》)中有词条 :“首曲线 intermediatecontour”“计曲线 indexcontour”“间曲线 halfintervalcontour”“助曲线 extracontour 又称辅助等高线”2 《地图学术语》[2 ] (以下简称《术语》)中所列词条与上述《名词》中的相同以外 ,增加了所谓“同义词” ,分别为基本等高线、加粗等高线、半距等高…  相似文献   

2.
我对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缺乏系统研究,没有发言权。现仅就工作中接触到的规范名词推广工作问题提出一点管见,求教于各位专家。科技名词的审定、统一工作的重要性已日益为人们所理解。自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3.
我对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缺乏系统研究,没有发言权。现仅就工作中接触到的规范名词推广工作问题提出一点管见,求教于各位专家。科技名词的审定、统一工作的重要性已日益为人们所理解。自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名词委”)以来,审定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审定和公布了四十几个学科的名词,奠定了这些学科以至整个科学技术领域名词规范化的重要基础。规范名词只有为广大群众熟悉和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推广工作就成了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这项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为贯彻国务院于1987年关于要求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经名词委审定的“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的各学科名词的指示而发的文件中,提出的三点意见非常具体,即要求新闻媒体、各类书刊及教材都应使用公布的名词,尤其指出:“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该书的质量标准之一”。这三点意见指出了全面推广规范名词的三条途径:新闻媒体与广大读者有最广泛而密切的接触,许多名词会出现在各种报道、文章、甚至文艺节目中,成为广大群众获取新信息、新概念最平常的途径,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心肌梗塞”已为人们所习知,媒体中现在改称“心肌梗死”,自然会引起广泛注意;教材是提高文化素质所不可或缺的读物,特别对处于求知初期的青少年来说,从教材中接受的知识常会在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接受的是不规范的名词,纠正起来十分费力;在各类书刊中特别提到工具书则更有深刻含意,因为不仅对广大读者,而且对广大媒体的撰稿者和教材编写者来说,工具书(特别是各类辞书)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工具书理应有更严格的要求。辞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各类辞典和百科全书的统称。“辞典”的“典”字含有标准的意思。辞典和百科全书都应属具典范性的工具书,而且有巨大的发行量,特别是普通语文字典(如《新华字典》)和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发行量甚至达几千万册或更多,其普及程度是其他书籍望尘莫及的。百科全书一般也是各类图书馆必备的。辞书是读者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去请教的“不说话的老师”。规范名词首先在各类辞书中得到使用无疑十分重要。因为现在不少辞书中科技名词就很不统一,其“典范性”亟待提高。科技名词不统一由来已久,重要原因之一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大量自国外引进,大批科技名词译自外文,而且“译出多门”。有识之士早在20世纪初就已开始关注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物理学词汇》和《化学词汇》*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经审定的术语汇编。然而,此项工作难度极大,几十年来虽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以及学术界人士的多次努力,规范化任务仍然艰巨,直至名词委成立,此项任务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科技名词不统一除散见于各种书刊外,更明显是见于各种辞典中。常见的情况有:1.一词多译多位译者各自独立翻译时易出现此情况。例如,在80年代初,地学名词“alacogen(拗拉槽)”和“chenier(滩脊[型]潮滩)”都曾有过十几个译名。有的词在使用过程中已渐趋统一,如“building-block machine”早期时有“积木式机器”等译法,现均译“组合机床”。2.误译(1)开始引进时,对词的概念尚未弄清而硬译所致。如“coal measures(含煤岩系)”曾被译为“煤测量”(“measure”有“测量”义);“geopetal(示底构造)”曾被译为“地质花边构造”(“petal”有“花瓣”义)。(2)非本专业译者的误译。如一本化学化工类词汇把“basic rock(基性岩)”误译为“碱性岩”(化学中“basic”当“碱的”讲)。但在地质学中,“碱性岩”是“alkali rock”。(3)以讹传讹。“lagoon”本译为“潟湖”,但“潟”与“瀉”(“泻”的繁体字)形近,逐渐误成“泻湖”,甚至见诸绝大多数词典。由于历史原因,港台地区的科技名词与内地有很大出入,对交流造成了困难。名词委已为促进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做了大量工作。语文性的外汉词典和汉语词典中收入科技名词是很正常的。但由于编者多为语言学家,如果缺少在科技方面有一定造诣并对术语学和辞书学也有所了解的人员协助把关,则科技名词的规范性和时代性不易到位。由于此类辞典和传媒一样,也拥有比专科词典大得多的读者群,所以其中的科技名词虽数量不多,但规范化任务则不容忽视。80年代初,以抄袭剽窃、胡编乱造为特征的“王同亿现象”出现后,有些“编”词典者把剪贴拼凑方式不加厘定地大量收入其他词典的词作为编词典的捷径,往往造成旧错未改又添新错,使差错率严重超标。有的虽系自译,但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严格的审校程序,以致质量问题突出。一本字数达4000万的巨型外汉词典中出现了将“encopresis(大便失禁)”译为“灵魂起源的无意识的净化”一类笑话就是一例。在笔者参加的多次辞书评奖过程中可看出,科技名词不规范仍是不少辞书与奖项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之一。大体上有以下情况:(1)编者和出版社完全不知道有经过审定的名词;(2)只掌握少数公布的名词;(3)掌握已公布的名词,但审校工作不够细致,往往是词目经过核对,但释文中仍存在不少非规范名词;(4)经过全面核对,仅有个别疏漏。目前最后一类仅占少数。《辞海》(1999年修订版)的修订过程也许可说明这一工作的艰巨性。修订工作开始时就对每位修订者提出了科技名词规范化的要求。但为了从12万个词条的1600万字释文中,逐一把非规范名词改为规范名词,上海辞书出版社还特聘了多位有丰富审稿经验、对规范名词比较熟悉的资深科技编辑,与本社科技室的编辑一起,在历时两年有余的初审、复审、决审三次审稿,及原稿、二校样、三校样三次通读过程中认真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做,不仅尽可能彻底地改掉了不规范的名词,而且也把名词审定工作的信息传递给作者,扩大了名词审定工作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严肃的辞书编纂工作又能为名词审定工作提供支持。一方面,一部收词系统、定名严谨、新词收入及时的辞书可以为名词审定工作提供大批素材;另一方面,辞书编纂过程中的严格核对又有助于发现已公布名词中的个别疏漏或矛盾,为完善有关学科的术语数据库添砖加瓦。在《辞海》(1999年修订版)的修订过程中,辞海编委会与名词委保持了密切的接触,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对双方的工作都应该是有益的。目前已经审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的印数不过数千,覆盖面十分有限。一方面出版单位认为销售困难而不愿多印;但实际情况却是还有相当多的新闻出版、教学、科研单位还不知道名词委的工作,而当有些单位知道了规范名词的重要意义而来购买时,却已难于配全。这一矛盾亟须有关方面(特别是出版单位)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宣传,使公布名词的发行量有数量级上的突破。这样做不仅可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使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多次肯定的这项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支撑性系统工程得到更好的落实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另一项工作可能更为现实和高效,即促使公布的规范名词在各类辞书中得到充分的采用。更多读者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查阅辞典和百科全书。这些辞书的印数是已公布各学科名词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更多。借助各类辞书,才能使规范名词的推广工作步伐大大加快。所以,加强名词委与各辞书出版单位的合作,密切名词委各审定委员会成员与辞书工作者的联系,似应是规范名词推广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 《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编写组,1997,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北京: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4.
5.
我们澳门代表十分感谢全国名词委给予我们这个机会成为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的委员。能够参与全国名词委的工作令我们十分高兴,也令我们感到光荣。一方面我们可以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祖国服务。昨天早上我们听了潘书祥副主任的报告,了解了过去15年在委员会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很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国的科技名词体系,潘副主任也为第四届委员会提出了很好的工作计划。相信在有关单位支持下,委员会的工作将得以很好地继续开展,创造更好的成就。澳门是一个多语言的国际城市,科技名词的应用往往有中文、英文、葡文三种语言。澳门的学校主要是中文学校,其次是英文学校。中文学校的教材主要来自香港、内地和台湾。在高等教育方面,科技、社会科学、工商管理等学科都是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所以,在澳门推行规范化的名词,也就是要先推广和学习中文科技名词。如果提供英、中对照,这样可以大大加速推行规范化的名词在澳门的工作。现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在讨论澳门科技纲要法,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推广科技,所以,我们希望在不久将来,在颁布纲要法以后,也可以把推广规范化的科技名词成为其中的一个任务。作为澳门地区的委员我们将继续在澳门地区推广使用规范化的科技名词,协调名词对照及统一的工作,也要与内地有关单位加强联系。最后我们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姚伟彬教授是第四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我们澳门代表十分感谢全国名词委给予我们这个机会成为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的委员。能够参与全国名词委的工作令我们十分高兴 ,也令我们感到光荣。一方面我们可以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服务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祖国服务。昨天早上我们听了潘书祥副主任的报告 ,了解了过去 1 5年在委员会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很丰硕的成果 ,建立了中国的科技名词体系 ,潘副主任也为第四届委员会提出了很好的工作计划。相信在有关单位支持下 ,委员会的工作将得以很好地继续开展 ,创造更好的成就。澳门是一个多语言的国际城市 ,科技名词的应用往往有中文、英文、葡文…  相似文献   

7.
正术语定名应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专业性、约定俗成性、国际性、理据性、稳定性、简明性、民族性、能产性等,符合定名原则的术语能够精练地表达概念,易于推广,促进科技交流与进步。这些原则从不同角度确定,既相辅相成,也存在制约和矛盾。比如,科学性与约定俗成性之间、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系统性与单义性之间,有时难以兼得。即便是依据同一个原则定名时,不同的学者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会有差异。给外文术语确定中文名应符合外文原意。术语定名并非易事,在具体的术语定名进程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研究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发育学、遗传学、生殖医学以及有关的临床医学有着密切关系。但通常干细胞研究划归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 1 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组织工程学”一词。人体组织器官的再生要求三个基本生物学因素 :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生物材料。近年来 ,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 ,干细胞的研究以及用干细胞干预治疗和修复损伤组织器官的尝试 ,为人类战胜顽症展现了新的曙光。干细胞的研究引起了生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美国《科学》杂志在 1 999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评选中 ,将干细胞的研究排名第一。 2 0 0 0…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我国科技名词的应用水平,编辑应提升自己的科技名词素养:(1)学习有关政策、规定、规范科技名词和术语学知识;(2)掌握常见的科技名词错误类型,熟悉非规范科技名词;(3)发挥规范科技名词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我国科技名词的应用水平,编辑应提升自己的科技名词素养:(1)学习有关政策、规定、规范科技名词和术语学知识;(2)掌握常见的科技名词错误类型,熟悉非规范科技名词;(3)发挥规范科技名词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遵循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文章就所发现的医学类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学科间定名不同、规范名词与同义词相互又称、热点名词与语言类工具书的差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领域的专用术语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人类而言,遗传保持了人类本身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恒定,这样才使人类世代相继繁衍。而在一定条件下,变异使物种的特性有所改变,使之能够不断发展和进化。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解释:遗传指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变异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据《辞海·生物学分册》解释:遗传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遗传指遗传物质由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变异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之分。由此可见,两本经典辞书对“遗传”和“变异”两词的解释在字面上虽略有不同,但都明确将其限定于对在生物界的生物体内发生的上下代性状的继承和变化现象的表述,二者都是生物学领域的专用术语。“遗传”用于表述亲代性状通过基因传给后代的现象,并且这种性状中的“状”可以由于遗传分为显性和隐性而可以表现和不表现出来;“变异”用于概括亲代与后代之间由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引起的不定变异及由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定向变异。也就是说,“遗传”和“变异”两词语都有很严格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它们离不开“生物”“物种”、“繁殖”与“代”的概念,“遗传”并不简单指事物之间的继承性或承接性,“变异”也并不简单指事物的变化性或创新性。如果借用这两个概念表述其他事物的特征,被表述的事物的特征至少应具有与“遗传”和“变异”的本意有相同或极其相近、相似的地方。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笔者认为,不久前国内某刊刊登的《科技期刊编辑系统的遗传与变异性》一文,将期刊编辑系统中那些具有继承或承接性因素的特征概括为其具有遗传性,将那些具有变化或不断更新性因素的特征概括为其具有变异性是不妥当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不同学科的理论都有属于自己学科领域的专用术语,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同样具有属于自己学科理论研究的术语。借用相关学科的某些术语有时能起到形象地表达某些思想或理论的作用,但借用的前提是借用与被借用者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严格的内在的相似性。而生物学研究与编辑学研究实在是太不相关了。从各自所属学科看,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社会科学;从支配二者发展的力量看,一个受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规律支配,其发展是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要受到国家制度、社会体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执政者意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各自研究对象的本质看,笔者认为二者更是没有共同的东西。如果只是因为编辑系统的诸因素具有继承性或承接性就说其具有遗传性,只是因为编辑系统的诸因素具有变化性或创新性就说其具有变异性,那么由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发展的,并且这种发展都是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那岂不是所有事物之间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关系吗?也就像作者所说的:“这种遗传和变异想象不仅存在于生物体中,在自然界中,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按照这个逻辑,继承的同义词不仅有承接、接受,还应该有遗传;变化的同义词不仅有改变、变更、变动、变革,还应该有变异了。显然,事实不是这样的。第二,从继承与遗传二词各自内涵看,继承泛指把前人的作风、知识、文化等接受过来或把前人的事业接着做下去,继承性则是指具有继承、承接的性质。遗传特指生物界中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或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代传给下代这样一种事实。从继承与遗传二词各自所对应的概念的外延看,继承的外延远大于遗传,“继承”常可以代替“遗传”使用,例如:“他遗传(继承)了他父母亲外貌和性格上的全部优点。”这在英文中表现得极其明显:继承与遗传的英文单词都是inherit。但在汉语使用习惯中,很多地方“遗传”是不能代替“继承”的,例如:“这是一种遗传病”,就不能说“这是一种继承病”。这就如同可以说“苹果是水果”而不能说“水果是苹果”一样。变化与变异也是一样,能用“变化”这个词的地方不是都可以用“变异”代替的。第三,谈遗传(性)与变异(性)就要有明确的亲代与后代或说上代与下代所指。说到办刊宗旨、编辑理念、期刊风格等有遗传(性)与变异(性),若说最初创刊时制定的办刊宗旨过一段时间或一个时期要修订,最初制定的办刊宗旨与修订的办刊宗旨就该是上代与下代的关系,这两“代”还算有个界限;那么要说编辑理念、期刊风格、编辑知识结构等这些没有很具体的物理对象的事物有遗传(性)与变异(性),那么他们的“代”从哪里划分呢?一期期出版的刊物前一期都是后一期的上代吗?没有明确的上下代所指,遗传(性)与变异(性)就无从谈起。如果说一期期出版的刊物前一期就是后一期的上代,那么每期的内容也属于编辑系统诸多因素之一。既然期期内容不相同,那岂不是变异(性)大于遗传(性),物种早就改变了?所以笔者认为,借用生物界的遗传(性)与变异(性)阐述科技编辑系统中诸因素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是不恰当的。二、学科理论研究中应慎重借用其他学科术语借用生物界的遗传(性)与变异(性)阐述科技编辑系统中诸因素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不恰当,并不意味着笔者反对学科理论及其对该理论系统的研究中借用其他学科术语命名某些新概念、新理论。例如,现代有关智能计算中的一种关键技术——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s)的命名就借用了生物界特有的现象——“遗传”这一术语。遗传算法是受生物进化学说和遗传学说启发而发展起来的基于适者生存思想的一种较通用的问题求解方法,是基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搜索算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最优化问题的方法。遗传算法最早是由美国Michigan大学的John Holland和他的同事及学生于1975年首先提出,由于它的核心特征类似于“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法则,因此被命名为“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随机优化技术,它在解优化难题中显示了优于传统优化算法的性能。目前,它已经成为计算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遗传算法”这个命名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其与传统优化算法的区别,表现了这一新算法的本质特征,而且也不会引起与生物学中的“遗传”概念发生什么混淆,不感到有任何牵强。再如,神经元网络(nerual net)指由生物体的大量神经元互连而成的网络。人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平均与10000个其他神经元互连,这构成了人类智慧的直接物质基础。人工神经元网络属于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的一种算法,因与生物体的大量神经元互连而成的网络有相似的地方而得名。这种形象的命名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了解这种算法的主要特征,也不会引起人们的误解。所以,“引进”其他学科的术语充实某一学科的理论是一件好事情,但关键在于要引进得当、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3.
有一些汉字,例如醣、朊和甾,在学术上有特定的含义,简易明了,曾经使用,目前被禁用了,但在《新华字典》上仍保留。建议恢复使用这些学术术语中特有的汉字。推而广之,一些特有的汉字在学术术语中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看到贵刊2000年第2期安锡培先生<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觉得终于找到了探讨"优生"一词的场所.作为多年从事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的编辑,我还是想把我在工作中所了解的人们对有关"优生"一词的不同看法和认识转达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毕竟现在这个词还没有正式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我们审定自然科学名词,既然是附以相应的英文名词,那就应与英、美的概念体系(及其术语体系)相一致。这种认识,对基础科学而言也许是对的,因为世界各国在此领域中的概念体系基本相同。但是,对技术科学而言,这种认识就值得商榷了。在技术科学领域中,各国的概念体系并不都相同,比如英、美的概念体系就与我国和前苏联不同。我国几乎所有学科在50年代都从俄文翻译引进了一整套名词。虽然自60年代以来我国改用了自编教材和技术规范,但是概念体系及其术语体系仍与50年代相同,至今仍是如此。这就是说,我国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与前苏联基本相同。我们以这套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培养了四十年科技人才,在生产、科研实践中也使用了四十年之久。假如现在我们审定技术科学名词要改为与英、美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相一致,那就会给我国科技人员造成概念混乱,因之难于被接受。现以冶金行业、机械行业及涉及制造机械(包括仪器仪表)的各个行业都会使用到的金属热处理这个领域的几个名词为例,来说明我国(和前苏联)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与英、美的差异。一、我国(和前苏联)习用的概念及其名词,英、美则没有例1:例2:二、我国(和前苏联)习用的名词,其概念与字面对应的英美名词并不相同例3:英文名称temper brittleness直译为汉文也是“回火脆性”,但其定义与上不同,只是指汉文的“可逆回火脆性”而言。例4:英文名称tempered martensite直译为汉文也是“回火马氏体”,但其定义与上不同,它是汉文的“回火马氏体”、“回火托(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三者的总称。三、我国(和前苏联)习用的名词,其对应的英文名词早已被废弃例5:与此对应的英文名称tempered troostite早已被废弃。例6:与此对应的英文名称tempered sorbite早已被废弃。四、与我国名词所表达的概念(定义)相同的英文名词,由于命名原则、方法和习惯等的不同,在字面上与我国名词并不对应:上列实例明显反映出我国(和前苏联)的概念体系以及命名原则、方法和习惯等与英、美的差异。所以我国审定技术科学名词,从总体上说,应以我国习用的概念体系(及其术语体系)为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习用的名词,都不能改动。对于(i)与现行国际通用标准不符的;(ii)词不达意的;(iii)造成混淆的;(iv)已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现状等的汉文名词(实例见下表),都是应该予以改动的。对于英、美和其它国家(德文、法文、日文等)的名词,在保持汉文术语体系的前提下,应适当地予以吸收。 注:例7-18例所列的十三个概念的定义(和有关注释)以及汉、英、德、法、俄、日六种文字中的每一文种的所有同义名词,请参看《金属学及热处理词典》(程肃之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①1991年11月19日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术语协调会,会议认为ISO公布的retative atomic mass比原英文名atomic weight概念更明确,可以取而代之,但中译名仍沿用“原子量”,没有改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编辑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辞海》(第六版)编纂过程中应用规范名词的情况。并举例说明如何协调处理同名异实、异名同实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针对编校中对一些科技术语的用法把握不够准确,造成表达错误,笔者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术语在线”探讨规范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摘要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更是十分活跃的领域,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又会进一步加速学科发展。现行的学科分类不能如实记录和反映医学发展的现状。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93年7月1日施行的“学科分类与编码”的国家标准,从酝酿、起草到成文发布,距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这期间,正值“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各种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积累的科学知识,占人类两千多年来所有知识积累总和的90%。近3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有学者考证,整个科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分化出2910个单一学科,而在短短的近100年间,交叉学科涌现了2581个。目前,单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总数约有5491个,交叉学科已经占了总数的46.58%。交叉学科的发展令人惊讶,发人深思。医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现行的学科分类,沿用传统的观念,分类较为机械,给学科发展留有的空间不大,明显地看出它已不能及时记录和如实反映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学科分类的修订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发展。当今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直接影响和迅速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从单一因素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从人们的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多方面去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更为全面、切合实际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提高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水平和寻找威胁人类自己身心健康因素的能力,为我们探索人类自身拓宽了空间和思路。这是人类对自身健康认识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全面发展。新医学模式被人们接受并迅速得以应用,使与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形成了更全面、综合的医学新观念和健康新理念,医疗、科研、预防和保健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医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学科涌现。从地理、经济、环境、行为、心理及社会等多因素,探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找出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疾病的手段,促使了多学科的协作和不同学科的融合,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应运而生,不断涌现,从而带动了多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共同研究人类健康问题。从外科临床治疗的效果出发,对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是医疗的重点,要求医生必需掌握大量的内科知识与外科知识,合理运用内科学、免疫学、细菌学、药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危重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因此出现了“危重外科学”。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迅猛发展,给基础医学研究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推动了医学的深入发展,是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一场革命,由此也派生出了一些新的学科,如分子肿瘤学、分子流行病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崛起和发展,为人类从分子水平研究和认识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提供了条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生物学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使各个领域在分子水平上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用大家都懂的“共同语言”把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医学研究的格局和观念,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病、基因病、构象病和信息病等概念相继提出。由于泌尿外科学的发展,男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随着内涵的不断扩大,烧伤外科学如今称之为创伤外科学;肿瘤外科学、危重外科学也是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应运而生。目前,周围神经以及骨髓都与骨科疾病有关,周围神经分类划在神经外科学已显不妥,应为骨科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内外出现了“骨神经外科学”。急救医学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现状要求,急诊医学取而代之;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出现了全科医学,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共同发展的趋势。医学伦理学是近年来在医学、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类、伦理、法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发展的速度也很快。许多国家已经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涉及人体医学研究的审查的决定性步骤。1998年11月,我国卫生部宣告成立了“卫生部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把伦理学审查作为我国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必需的程序。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已经揭示了中医虚症的本质等许多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质都是细胞内基因诱生性表达产生的细胞因子,现代医学新知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命科学世纪,新学科将有大发展。科学界公认,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作为生命科学的世纪,脑科学将成为十分重要的重点学科。脑科学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是衔接生物与心理、社会的重要中介性桥梁,是认识人脑,进一步了解人类以及改善人脑的重要的基础科学。各国都在加强对人脑的研究。有学者肯定地说,21世纪对脑的研究将在生命科学中处于发展的前沿。脑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生命科学中医学研究所攻克的最后堡垒。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表达的基因数量最多,细胞数量及种类最多,其发育过程甚为复杂。作为神经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脑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是世间任何事物所不可替代的。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基因组医学”时代。人们将在破译“天书”之后逐步揭开人类生、长、育、老、病、亡及进化和脑功能的奥秘,并推动21世纪的生物医学和制药工业的前进。生命科学的21世纪中,分子医学将成为主导,这是全世界不容置疑的共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必将更紧密地与其他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理论医学等相结合,实现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整合,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研究和开发修复、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老鼠的背上长出人的耳郭,标志着医学将走出器官移植的范畴,步入制造组织和器官的新时代。组织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从以上医学科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几个侧面,反映出医学科学发展确有超前于现行学科分类的地方,学科分类应适时地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和199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航海科技名词》《船舶工程名词》,为船舶与航海科技知识的传播,船舶工程和航海技术学科和行业间的沟通,相关书籍、文章的编写,专业书刊的编辑出版及文献检索,发挥了重要作用。船舶工程(造船)、航海(航运)是两个大且重要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两个行业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彼此之间来往并不密切。船厂负责造船,船公司负责营运;长期以来造船和航海专业分设在不同院校,缺乏学科间的渗透,这些原因造成了同一概念的术语定名不同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个行业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大型国际海事、海洋博览会,使造船和航运业聚汇在一起,同概念不同术语名称的情况阻碍了信息的沟通和传播,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现在,高校的合并与调整使造船和航海两个专业共存于一个学校中,专业教师队伍交叉和融合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的术语在这里发生牴牾,学生更是无所适从。由于学科的交叉和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很多教材已将两种知识相融合。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名词,按要求“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各部门,均应遵照使用。”术语出现矛盾时以谁为准?让编辑困惑不已,不知所措。不久前笔者在审稿工作中,将一本船舶结构图集中的“不规范术语”改为《航海科技名词》规定的规范名词,该书作者耿耿于怀,依据《船舶工程名词》与我论战,彼此相持不下。孰是孰非,无人能够定夺。看来只要源头上不变,这种纷争就会永无休止。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海洋国土意识的增强,海洋科技知识的普及,名词的不统一问题所引发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现在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权威部门,应一如既往地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在船舶工程和航海科技两个名词审定委员会之间架起桥梁,尽早解决矛盾问题。2001年10月26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发布的关于“象”与“像”的用法,解决了多年的纷争,这是全国科技名词委协调科技界和语言界的经典范式,令包括我在内的许许多多实际工作者感念不忘。这种做法应该借鉴。顺便提一下,两个术语体系中也有同名不同义的情况,如船舶工程中“稳心高”指重心到稳心的距离,而航海技术中则指基线到稳心的距离。此种问题将另文论述,这里不作展开。同一概念的术语定名不同的情况见表一所示。注:表中划横线者为同概念术语;英文术语栏列两个词组的为船舶工程和航海科技名词的不同表述,严格说来也应规范统一。  相似文献   

20.
菊科的大丽花,北京叫西番莲,而在西番莲科中有一种植物也叫西番莲,大丽花是草本植物,其中文名译自英文dahlia,西番莲为藤本植物,这两种植物没有亲缘关系,这是异物同名。同样是大丽花,也叫天竺牡丹,在广东则有三种叫法:大理菊、苕菊、洋芍药;而西番莲也叫转心莲、西洋鞠,在云南叫洋酸茄花,在广西叫时叶草,这是同物异名。植物中文名的混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加了许多麻烦与困惑。植物拉丁学名的命名要好得多,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确立了生物分类的双名法,每一物种都给以一个学名,学名由两个拉丁化名词组成,第一个代表属名,第二个代表种名,即种的名称是一个属名后面加单个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的双名组合。例如大丽花的学名为Dahlia pinnata Cav.,它是1791年由植物学家Antonio Jose Cavanilles(卡瓦尼列斯)定名的;西番莲的学名为Passiflora coerulea Linn.,它是1753年由林奈(Carolus Linnaeus)定名的。种和属的学名后常附定名人姓氏,以标明来源,便于查找文献,有时还要注明定名的年代。双名法的确立结束了动、植物分类命名的混乱局面,大大促进了科学分类学的发展。分类名称要求稳定,一个属或种只能有一个学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时,便是“同物异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提出的学名,摒弃较后的异名。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个对象(属或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对象者,便是“异物同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的命名对象,而其他的同名对象则另取新名,这叫做“优先律”。植物的命名依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其实它是世界各国植物学工作者在处理植物名称时所要遵守的规则,其本身并无任何法律的意义,“法规”(code)一词乃是我国学者的习惯用法而已。《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1版产生于1905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第2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国际植物学会命名法分会专门从事法规的修订工作,每一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之后出版的新版法规,均毫无例外地取代以前的各版法规,成为当前有效版本的法规。植物中文名命名目前没有正式法规(或叫规则)。共126卷册的《中国植物志》已全部出版,这对统一植物名称是十分有意义的,但《中国植物志》对植物中文名只要求“选择其一个为正名”,其余名称为“别名”,由于受作者地域性限制或个人的偏爱,在名称取舍上有很多个人主观成分,而各省(自治区)出版的地方植物志,在名称上也不尽与《中国植物志》一致,因此,制订植物中文名命名法规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老一辈植物分类学家有专门研究植物命名法规的,并且为国际植物学会命名法分会的委员。近年研究法规后继乏人,在修改法规的国际会议上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其实,我国对植物命名的研究是有基础的,早在1954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的《种子植物名词》对中文名有18条审定原则,《中国植物志》以及一些专业刊物对此也有一些规定。植物种类繁多,欲求审订完备,决非短时间内所能完全实现,但是首先必须对这一工作的意义,确定共同的认识,使植物名称涵义精确,切合实用,不拘于旧习。《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指导思想是:“植物学需要一个被各国植物学家所使用的、精确而简单的命名系统,一方面处理用于表明分类群或分类单位等级的术语,另一方面处理应用于植物各个分类群的学名(scientific name)。给予某一分类群一个名称的目的不是为了指示其特征或历史,而是为了提供一个称呼分类群和表明它的分类等级的方法。本法规旨在提供一个命名分类群的稳定的方法,以期避免使用那些可引起误会、含糊不清或含混抑或使科学陷入混乱的名称,并将这些名称废弃。本法规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产生无用的名称。”这些宗旨也适用于植物中文名的命名。动物和微生物也有国际命名法规,它们的中文名命名也应有类似的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