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脱落酸对羊草人工草地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羊草人工草地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的羊草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分析了脱落酸对羊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羊草产量和品质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以0.01 mmol/L的处理效果最佳,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5.17%和3.8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94%,6.15%,16.14%.喷施脱落酸可提高羊草产量,改善羊草品质.  相似文献   

2.
评估了20个水稻品种离体花粉悬浮培养产生愈伤组织和再分化植株的能力,并进行了花粉悬浮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反应差异很大。来源于日本的“黎明”(粳稻)最敏感。“黎明”植株再分化的频率达84.1%。在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分化过程中,除其它一些因子外,基因型的差异有一定制约作用。通过水稻花粉悬浮培养诱导出的新品系“N10”,其特征有:早熟,穗大,株高(90~100cm),产量高和抗稻瘟病等。  相似文献   

3.
水杉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杉人工林3种密度林分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干物质分配模式、制浆性能和工艺成熟龄。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的水杉人工林,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10年生前,3种密度林分的生物量生产为2500株·hm-2>1250株·hm-2>625株·hm-2;10~14年间为2500株·hm-2>625株·hm-2>1250株·hm-2。(2)林分村干生物量所占的比例随林龄的增大而递增,枝、叶所占的比例则随林龄的增大而降低。14年生时,3种密度林分树干、枝、叶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在65.88%~70.2%,23.3%~24.8%和6.6%~9.4%之间。(3)林龄和密度显著影响林分的净平均生产量。14年生3种密度林分的地上部分年均净生产量分别为5240.4kg·hm-2、4613.3kg·hm-2和6058.7kg·hm-2。(4)水杉的纤维素含量为47.5%左右,平均纤维长为3.175mm,是一种高级造纸原料。(5)不同密度的水杉人工林,工艺成熟龄存在差异,625株·hm-2、1250株·hm-2和2500株·hm-2林分分别约在25~28年、21~24年及17~20年之间。  相似文献   

4.
NaCl和KCl胁迫对碱蓬根和地上部分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一定浓度的NaCl促进碱蓬的生长和地上部分的肉质化,而同浓度的和KCl无此作用,表明碱蓬对Na^ 离子的专一性需求。碱蓬根和地上部分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根比地上部分对高浓度NaCl和KCl胁迫(400mmol/L)反应敏感,受胁迫伤害的程度大。表明高浓度K^ 可能首先伤害根,继而对整株植物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5.
电子清洗技术(包括清洗剂和与之配套的清洗工艺)对电子工业,特别是对半导体工业生产是极为重要的。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几乎每道工序都涉及到清洗,而且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愈高,制造工序愈多,所需的清洗工序也愈多。在诸多的清洗工序中,只要其中有一道工序达不到要求,则将前功尽弃,导致整批芯片的报废。可以说如果没有有效的清洗技术,便没有今日的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八五”期间,山东大学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电子工业部的支持下,全体攻关人员团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不出林(犃狉犱犻狊犻犪犼犪狆狅狀犻犮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不出林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出林为材料,研究6种不同栽培密度下不出林的形态、生物量及其分配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除平均根长外,不同栽培密度对不出林单株的株高、地径、分株数、叶片数和根数均影响不显著;不出林根冠比和比根长均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不出林单株地下部分鲜干重、地上部分鲜干重和总鲜干重均显著增大,但每小区总鲜干重显著减小.【结论】10cm×10cm 栽培密度的不出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的性状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近3年来参加重庆市玉米预备试验的233个品种(组合)为材料,根据其该年与对照农大108的产量增幅,划分3种类型,并比较不同类型品种(组合)不同年份的穗粒、植株性状。同时还对233个品种(组合)的产量与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产类型品种(组合)表现为高秆、长穗、深粒;性状与产量相关紧密程度依次为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千粒雨、穗行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其中行粒数和下粒霞以直接作用为主,而株高、穗位高、穗长以间接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小型地被类观赏竹种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翠竹1.5年生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和构件生物量模型拟合的研究,为小型竹苗快速繁育和竹资源集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翠竹播种后约1.5 a内的生长过程中,对其母株株高、地径,分蘖苗出苗时间及其株高、地径及竹鞭出现和发育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采用Logistic 模型和多项式函数对翠竹1.5年生实生苗多个形态学指标(包括叶片干质量、茎秆干质量、分蘖苗株高、竹鞭长度等)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剖析其重要构件生物量随时间的关系,株高、地径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量积累比例之间的关系等。【结果】翠竹在播种后约1周出土,第11天第1片叶全展开,约3个月出现第1代分蘖苗,约6个月一级竹鞭开始分化,1年后一级竹鞭系统上竹秆高生长旺盛,1.5 a后二级、三级竹鞭开始分化生长。随着分蘖苗的分化,其地径和株高也逐渐增加。翠竹实生苗多个构件生物量随时间的关系表现为增长趋势。翠竹实生苗的地径相同时,随苗高生长变大,其茎秆干质量增加。播种后3个月内,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地上、地下干质量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播种后3~7个月,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小于地下部分干质量,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播种10~12个月,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比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播种1年后,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比值仍呈下降趋势,但逐渐趋于稳定。【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翠竹从播种至高生长期间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重要构件的生长发育动态过程。翠竹实生苗高生长过程中重要构件生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服从Logistic模型。翠竹实生苗的地径相同时,其高度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翠竹实生苗在大部分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  相似文献   

9.
引言盐析是一种制备杀虫脒盐酸盐(以下简称杀虫脒),工业原粉的工艺路线‘”。盐析,按一般情况推断,对于杀虫眯这类溶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物质来说,只要没有新相,例如水合物、复盐或冰块形成,则温度愈低,析粉率愈高;只要没有达到同时析盐的程度,则加盐愈多,析粉率愈高。但降温究竟能得到多大收益?温度能降到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锌对油葵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无土栽培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ZnCl2溶液对油葵幼苗进行了胁迫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时期植物的单株平均叶片数、叶面积、平均株高、植株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部分(根系)的平均鲜质量、平均干质量7项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锌处理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油葵幼苗的生长.在相同处理时间内,较高浓度的锌处理均使油葵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质量、干质量指标显著下降.锌胁迫时间对油葵幼苗平均单株叶片数、叶面积、植株平均株高均有显著影响,且在一定浓度下,随着ZnCl2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数、叶面积、株高下降越多,如900 mg/L ZnCl2胁迫处理21 d时植株平均叶片数才显著降低,而2 700 mg/L ZnCl2胁迫处理仅7d其叶片数就显著降低了.2 700 mg/L ZnCl2胁迫处理21 d时,叶片全部脱落.综合分析显示油葵幼苗耐受锌胁迫的临界浓度为900 mg/L,是较耐锌污染的植物.  相似文献   

11.
以33a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择伐强度对森林环境效益的影响.设置弱度(12.5%)、中度(22.9%)、强度(49.3%)和极强度(62.7%)4种不同择伐强度,跟踪调查试验样地5a和8a后土壤及凋落物持水、保肥及林分固碳释氧的价值变化,分析不同择伐强度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大,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弱度和中度择伐5a和8 a后,可产生环境收益463.5~804.2元/hm2;强度择伐5 a后,导致环境成本23.7元/hm2,但8 a后可产生环境收益747.4元/hm2;极强度择伐5 a和8 a后,导致环境成本488.6和48.1元/hm2.因此,杉木人工林弱度、中度和强度择伐,能较好地促进其发挥涵养水源、保肥和固碳释氧3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建议类似林分择伐强度不超过强度择伐.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刈割期紫花苜蓿产量及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花苜蓿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及营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刈割期紫花苜蓿的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第一茬最高为7473.8kg,耐,第三茬3827.9kg/hm^2,第二茬2316.2kg,雠。粗蛋白(CP)含量随刈割时期顺序变化呈下降趋势,第三茬与第一茬、第二茬差异极显著(P〈0.01)。酸性洗绦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随刈割时期顺序变化呈上升趋势,不同刈割期期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刈割与品种对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种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刈割频率与品种对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种群生长动态及种间相容性的影响,刈割频率效应主要表现在夏季,高频率刈割明显提高了草群中白三叶组分比例,而对黑麦草具有抑制作用,尽管3个白三叶供试品种对高频率刈割的反应存在着差异,虽然春,秋季刈割频率效应不显著,但其变化趋势仍是,高频率刈割白三叶组分比例高于低频率刈割。白三叶品种对春,夏,秋各季混播草地组分种群生长动态部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两种刈割频率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笋用竹林经营中合理的竹林结构是保证竹林高产稳产的前提条件,本研究目的在于为优化绿竹竹林结构、进一步提高笋用竹林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母竹留养方式(每年都留养竹,1年竹、2年竹数量比为3:1)为对照,对长周期母竹留养竹林(每年留养1次,4年时更换全部母竹)进行发笋能力、笋期、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304不锈钢加工效果,减小切削力,延长刀具寿命,提出一种微织构刀具与三维超声振动复合的车削工艺.分别利用减摩特性与断续切削特性,根据正交切削模型,从变切深与微织构刀具接触面积减小的角度建立普通刀具与微织构刀具三维超声振动车削的切削力模型.通过车削304不锈钢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各切削参数对主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刀具磨损,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最佳切削参数组合.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刀具,微织构刀具的主切削力降低30%~40%;磨损程度平均降低11.50%;对于减小切削合力,最佳的切削参数组合为:切削深度为0.1mm,进给量为0.08mm/r,主轴转速为250r/min.  相似文献   

16.
切削能绝大部分会转化为切削热,进而直接影响切削温度,因此研究切削能的产生、传递与转化对切削温度的研究尤显重要.本文以304不锈钢专用新型硬质合金微坑车刀创新设计为例,通过对新型微坑车刀和原车刀切削过程的切削能比较研究,建立车刀切削过程切削能与前刀面温度的关系模型,开展新型微坑车刀剪切能和摩擦能的预测研究和切削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实际生产推荐切削参数,干式切削情况下,新型硬质合金微坑车刀相比原车刀,输入能量降低8.96%,剪切能降低10.50%,摩擦能降低5.32%;刀具前刀面的切削温度与剪切能和摩擦能呈正相关关系;所建立切削能预测模型可为复杂切削条件下的切削能预测及前刀面切削温度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采伐林地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吉林省东部林区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南段西坡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十几a来采伐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定位及不定位和室内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林地土壤养分有明显的差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择伐林地及保留带高于皆伐林地,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高于阔叶混交林;速效钾质量分数:皆伐林地高于择伐林地及保留带;速效磷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变化无规律,阔叶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择伐林地高于皆伐林地;pH: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皆伐林地比择伐林地及保留带高,水解酸低,阔叶混交林则相反;枯落层厚度:保留带、择伐林地高于皆伐林地.同一林分,随着采伐后时间推移,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有机质质量分数:择伐林地和皆伐林地逐年降低,皆伐林地比择伐林地降低快些,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又逐年增加;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pH逐渐升高,水解酸逐渐降低,落叶松人工林水解酸逐渐升高,pH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盾构隧道间联络道爆破对既有盾构隧道结构造成的不良影响,对隧道的爆破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爆破位置对隧道管片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联络道掌子面与管片距离为0时,在隧道管片上出现较高的应力集中,盾构隧道管片是极不稳定的;将桶形掏槽调整为渐进式螺旋掏槽,并增加崩落眼的延时间隔数量,主应力值降低较明显,最大降幅63.45%,开挖轮廓内外的螺栓应力分别降低了77.23%、72.36%,降低后的应力均小于螺栓的屈服强度.位移仅为2.6mm,较优化前降低了27.78%,由此可知此时管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楸树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保护酶与丙二醛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丝楸和圆基长果楸的嫩枝为材料,研究了ABT处理下扦插生根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变化规律与生根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楸树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密切相关;叶片和皮部SOD活性各自呈现升—降和降—升的趋势;两部位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现升-降的趋势;叶片PPO活性呈现升—降趋势,而皮部PPO活性则出现双峰变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的转折点则由于品种的不同以及ABT处理与否出现很大的差异。对酶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有效调控是突破楸树扦插繁殖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苦丁茶液插法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溶液以及插穗的不同节段在液插法繁殖中对苦丁茶插穗发根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NAA、IBA和 IAA3种激素中 ,IBA最适合苦丁茶的液插法繁殖。将苦丁茶插穗插入 5 0 mg/ L IBA溶液中 ,2 0 d后换为清水 ,至插后 6 0 d,插穗生根率高达 90 % ,平均每株插穗发根2 2 .15条。复合肥溶液对插穗发根不仅没有促进作用 ,反而会导致插穗发黑坏死。第二段插穗的发根能力明显优于第三段插穗 ,第三段则略优于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