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57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2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临床特点、肉眼观、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有血尿或肾区疼痛临床症状,巨检切面呈多彩状多伴出血、坏死及囊变;嫌色细胞癌临床上大多无症状,巨检切面呈淡棕色,出血、坏死罕见.镜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胞浆透明或嗜酸性;嫌色细胞癌胞膜厚似植物状、部分胞质嗜酸性可见明显核周空晕.免疫组化染色57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E-cadherin全阴性表达,Vimentin全阳性表达,而22例嫌色细胞癌两者的表达正好相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虽在形态上有一定的交叉,但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可做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一些乳腺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化生,但真正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却十分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l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兰州市膀胱移形细胞癌尿脱落细胞HPV型感染率及其主要基因型,进行乳头瘤病毒与膀胱癌移形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了200例膀胱移形细胞癌尿脱落细胞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膀胱移形细胞癌尿脱落细胞中HPV6、11、16、18型阳性率分别为7.9%、6.3%、36.9%和7%,低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6、11型阳性率为11.3%,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阳性率为37%.人类乳头瘤病毒6、11、16、18型感染阳性率在肿瘤患者尿液中有显著差异(P<0.05),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阳性率在肿瘤病理分级中有显著差异.人乳头瘤病毒16型在膀胱癌中分布为主.结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可能与膀胱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颜面部早期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鼻部、眉弓、耳后周围的基底细胞癌进行手术切除,并行皮瓣移植.结果:术后创面均达Ⅰ期修复,2~5年无1例复发,术后效果较好.结论:该手术方法应用于中老年人早期颜面部发生的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Bmi-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mi-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间1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111/168)、23.3%(7/30),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i-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6,P=0.004,P<0.001),Bmi-1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Bmi-1阳性组(P<0.001).结论:Bmi-1表达异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Bmi-1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口腔鳞癌组织特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探讨结肠癌相关转录子2(CCAT2)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使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检测5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lncRNA表达水平,分析特征性lncRNA表达谱;应用RT-qPCR检测7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AT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CK8法检测CCAT2干预细胞增殖的能力,检测CCAT2-siRNA感染序列靶向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株.结果 5例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谱共检出1 57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lncRNA,其中882个lncRNA表达上调,690个表达下调;19个lncRNA差异表达倍数≥10,其中11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CCAT2上调最明显.进一步对7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行RT-qPCR检测,癌组织中CCAT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患者CCAT2相对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患者,肿瘤低分化组CCAT2相对表达量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27细胞转染CCAT2 siRNA1,siRNA2,siRNA3后,CCAT2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siRNA2下降幅度最明显,因此,选用CCAT2-siRNA2进行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显示:转染48h后细胞增殖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中CCAT2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塔拉  宣成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2066-12071
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 CKLF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了不同的生物学作用,为探讨CKLF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KLF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KLF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Fuhrman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LF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 CKLF1表达水平的高低在临床病理各分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KLF1蛋白在3种细胞系ACHN、Caki、HK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CKLF1 mRNA在3种细胞系ACHN、Caki、HK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LF1的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和肾癌细胞系ACHN、Caki中明显上调,CKLF1是一个潜在的肾透明细胞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手术技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T1期、单发肿瘤,平均肿瘤直径4.0 cm(3.0~7.0 cm)的局限性肾细胞癌27例, 术中用内镜bulldog钳阻断肾动脉;用剪刀或超声刀在距离肿瘤边缘0. 5~1.0 cm处进行局部切除;肾切除床内置Surgicel薄片卷垫后,间断缝合肾实质,创面边缘喷涂FloSeal明胶基质以防延迟出血.术中冰冻确定切缘阴性.结果:2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10 min;热缺血时间20~5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 mL.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未见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551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3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用实时荧光PCR检测hsa_circ_0055176在OSCC及相应癌旁组织和OSCC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用慢病毒感染或SiRNA转染SCC25和CAL27细胞,检测环状RNA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环状RNA hsa_circ_0055176在OSCC组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t=4.52,P0.001);在OSCC细胞系表达低于人类角质形成细胞(t_(CAL27)=18.58,t_(SCC9)=12.21,t_(SCC15)=10.11,t_(SCC25)=16.88,P0.001).临床数据分析表明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t=12.28,P0.05).SCC25和CAL27细胞中hsa_circ_0055176表达上调或下调均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环状RNA hsa_circ_0055176在口腔鳞癌低表达可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史元梅 《科技信息》2010,(30):375-375
外阴癌是外阴恶性肿瘤之一,最常见的是外阴鳞状细胞癌,约占外阴恶性肿瘤的10%,多见于60岁以上妇女,主要为不易治愈的外阴搔痒,外阴白癫病变较晚可出现阴道或外阴部出血,若继发感染,可有脓性排液,手术是治疗外阴癌的唯一手段,但对患者创伤大,护理困难多,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Foxp3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高、中分化组为63.64%,低分化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相关,Foxp3蛋白表达在Ⅲ~+Ⅳ期阳性率为88.24%,在Ⅰ~+Ⅱ期表达的阳性率为60%(P0.05).Foxp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大量浸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抗肿瘤免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分析细胞周期蛋白B2(CCNB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建立CCNB2共表达网络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采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CCNB2在肾透明细胞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情况,获得CCNB2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检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临床组织中目的mRNA的表达;通过cBioportal和String数据库分析CCNB2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功能作用,建立CCNB2共表达网络;DVIAD和KEGG数据库在线分析共表达网络功能及富集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 CCNB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期及预后呈现正相关性。从cBioportal数据库获得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数据,挖掘得到CCNB2表达关系密切的83个基因,建立CCNB2功能网络。进一步采用DVIAD和KEGG数据库在线分析发现富集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卵细胞成熟通路等信号通路,共表达基因功能显示为微管结合、微管运动活性和微管蛋白结合等。因此,CCNB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预后、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这些预示着CCNB2不仅能够作为肾透明细胞癌诊断、病理分期和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还是肾透明细胞癌潜在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细胞学和细胞学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运用细胞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了70例临床怀疑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细针穿刺标本。结果:70例中,细胞不肯定肝脏恶性肿瘤56例,其中确诊肝细胞癌36例。70例组织学诊断中,肯定恶性肿瘤44例,其中确认肝细胞癌29例,转移性腺癌15例,二者联合诊断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颜面部早期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鼻部、眉弓、耳后周围的基底细胞癌进行手术切除,并行皮瓣移植。结果:术后创面均达Ⅰ期修复,2~5年无1例复发,术后效果较好。结论:该手术方法应用于中老年人早期颜面部发生的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探讨声门上喉癌发生、发展的特异染色体区和重要基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分析了18例喉声门上鳞状细胞癌(LS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同时,自行设计cDNA芯片对3例喉声门上癌癌旁组织、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和聚类分析. CGH结果表明在某些染色体区存在特异的扩增和缺失.聚类分析将用于芯片研究的基因分为3组,即A, B和C.同时还发现一些表达差异在5倍以上的特异基因与喉癌发生相关. 上述特异染色体区和重要基因的发现将为喉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把癌生长看作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互竞争的过程。把生态学中的Lotka-Volterra模型和我们提出的单竞争因子模型用于癌生长和转移的理论研究。着重分析了癌转移阶段的侵害性和器官特异性。在单竞争因子模型中,“最低资源需求量”是唯一的竞争因子,癌细胞具有低于正常细胞的最低资源需求量,是它在竞争中获胜的原因。由于参与竞争两种群的最低资源需求量不仅由它们本身的细胞性质,而且由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所以癌转移表现出对某些器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原发膀胱小细胞癌1例并研究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以无痛性全程血尿就诊,发现膀胱右侧壁肿块,病检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oA、NSE阳性,行TURBt两月后复发,随即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原位排尿术,随访1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此病少见,恶性程度高,尽管其临床特征同移行细胞癌相同,但治疗方案并无统一意见,治疗需多种手段共同干预,包括手术和放、化疗。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合并鳞状细胞癌国内有报道,但常与免疫抑制剂、砷制剂、光疗等有关,此患者的发病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食管癌癌旁组织12例和正常食管粘膜15例组织块在盖玻上用199培养基培养,并掺入放射性氘胸腺嘧啶核苷.用光镜、显微分光光度计,放射自显影,扫描电镜检查移植块生长上皮层的生长速度,细胞核 DNA 含量,DNA 合成和形态学改变。结果是前三周,癌旁粘膜组织块培养上皮的生长率,细胞 DNA 含量和 DNA 合成高于食管正常粘膜.第四周以后两组上皮出现生长率降低,分化增加现象,在此培养中未能见到癌旁粘膜上皮转化为恶性细胞.本实验正常粘膜的培养,其生长的上皮细胞可以作为食管癌致癌因素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拟探索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14 ( GALNT14)的表达水平对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KIRC)的临床预后意义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功能。从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信息和相应的mRNA表达数据,使用R语言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配对差异表达分析,检测 GALNT14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究 GALNT14的表达量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从STRING数据库中获得GALNT1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Linkedomics和GeneMANIA数据库分析GALNT14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关系;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探索 GALNT1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介导的生物信号通路。结果表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 GALNT1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肾透明细胞癌 GAL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