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  相似文献   

2.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1 337家"众创空间",以我国31个省市"众创空间"数量计算Moran’s I指数和G指数,结果表明"众创空间"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态势,且存在显著的高值集聚区,其中62.15%聚集在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分别对北京、杭州、深圳典型"众创空间"开展问卷调研,由创客对相关指标打分,基于二元选择模型探究创客进驻特定城市"众创空间"的偏向性选择,得出创客主要考虑因素是产业结构契合度、科教发达程度与人才资源和城市创业氛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发展"众创空间"的适配模式和政策建议,这对中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建设和科学发展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关联局域指标测算中国省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在此基础上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视角建立城镇化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显示省域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显著促进邻近省域城镇化发展;省域旅游业发展有助于省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Moran′s I指数和Moran散点图研究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间入境游客消费水平的空间集聚性和邻近省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星级酒店业、景区游览业、旅游购物业、娱乐业、邮电业等对入境游客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入境游客消费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且邻近省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入境游客消费水平的低低聚集区占比较大,广泛分布于西部地区,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现不合理的两极化分布;星级酒店业、旅游购物业、娱乐业对提高入境游客消费水平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景区游览业和邮电业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入境过夜游客在相关业态消费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通过Arcgis、SPSS和数量统计方法,对1 337家众创空间在省级,城市群和城市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2015年城市数据和众创空间数量相关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表明,全国前10个省份集中了933家众创空间,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省份和城市群,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发展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城市等级水平越高,众创空间的数量越多。众创空间在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基础建设、金融服务和融资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科技水平、高校教育等方面,这些因素都跟众创空间发展有着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是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关键载体,而高等教育集聚能够增强人力资本的知识要素与技术要素,进而赋能区域创新。在对高等教育集聚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3—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高等教育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各省份高等教育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空间分布态势。第二,高等教育集聚不仅对本地区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相邻省域的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促进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的创新效率提升。此外,本省份创新效率的提升也会对相邻省份的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各省份当期创新效率越高则下一期的创新效率越有可能提高。第三,高等教育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空间衰减特征。具体表现为:700千米以内高等教育集聚存在正向溢出效应,700~1 400千米存在负向空间抑制效应,1 400千米后不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溢出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第四,在控制变量中,经...  相似文献   

7.
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算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省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最近邻指数R≈0.5224,呈集聚型分布;通过空间密度分析得知,9省域内形成了3个明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集聚分布区,分别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四川省东北部和重庆西南部;9省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Moran指数I≈0.0514,空间分布自相关性较弱,整体发展不均衡,热点区主要位于陕西、四川和重庆,冷点区主要位于甘肃和青海;红色文化背景因素对9省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区域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及政策等人文因素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进而影响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的分布;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自然因素对9省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的分布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众创空间在各地大量涌现,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创业新的空间经济景观,对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全国2 46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数和地理探测器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及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 众创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但集聚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 研究时段内众创空间的核密度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的弓型格局,且密度差异显著,时间变化上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演变态势;3) 分形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状态,集聚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展开;4) 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政府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资本市场以及科教文娱投入对众创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国31个省市及东、中和西部各省市,利用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6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省域城镇化动力因素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省域城镇化水平呈现空间依赖性,但指数值近年来呈现递减态势,表明相关性有降低趋势;空间滞后模型系数在各模型中显著为正,表明各省域城镇化水平存在正的扩散效应;在内源动力各指标中,我们增加了建筑业增加值指标,结果表明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已有的研究都忽略了这一重要因素;省域城镇化各因素系数估计值,东部比中部、西部及全国更显著,其中显著性最差的为西部,中部省域城镇化各动力因素系数估计结果也明显弱于东部,但好于西部。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仍然沿着东、中、西部呈梯度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运用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分析中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省域内产研地理接近所引起的内隐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及Porter溢出和省域间技术溢出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三种溢出作用随时间点的不同呈有规律的变化。总体而言,专业化和多样化溢出对区域创新存在正面影响,Porter溢出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知识的省域间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空间滞后模型表现出来的,而且这种溢出仅发生在相邻省区之间,二阶滞后的各域间知识溢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气污染增长的成因及空间溢出效应,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关键。在对省域空气污染分布进行检验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空气污染物分布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域存的空气污染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部分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污染区域传输情况。经济增长总体对于空气污染治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仍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增长方式需向创新、协调、绿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众创空间参与新创企业供应链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选取众创空间内、外部及新创企业内部的7个前因条件,从条件组态视角探讨众创空间参与新创企业供应链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结果显示,众创空间参与新创企业供应链协同治理需要多条件组态发挥作用,根据新创企业及其供应链需求差异,协同治理路径形成众创空间硬件投入与供应链融资交互驱动型、众创空间合作投入与供应链融资交互驱动型、供应链融资与创新资源主导的全要素驱动型、众创空间合作投入为核心的单要素驱动型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套科学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评价体系,有利于众创空间识别自身发展问题,有利于政府准确评价众创空间发展健康状态。在借鉴VOR理论和创业生态系统三层次评估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圈层和内容构成的二维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方法计算江苏162家众创空间综合健康指数,利用Theil方法计算众创空间各圈层之间的不均衡指数。结果显示:江苏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分化较为严重,各圈层之间的不均衡性较强,应加强政策调整以促进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直接回弹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空间计量方法,改进直接回弹效应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城镇居民电力消费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用电直接回弹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忽略空间溢出效应会混淆本地区和相邻地区能效提高对本地区城镇居民电力消费的影响;局部空间溢出效应与全局空间溢出效应迥异,为充分发挥能效政策潜力,政府应关注能效政策的作用范围;城镇居民用电直接回弹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小,在区域层面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2004年—2014年我国省域融资租赁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融资租赁具有正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但融资租赁仍然处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了融资租赁对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省域融资租赁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限。融资租赁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本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具有负的影响,是融资租赁业务发展不平衡没有根本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图表法以及GIS空间分析工具对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整体空间分布呈首位型、集聚型分布,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地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以城市交界处为核心,沿着珠江口东西两侧呈组团状扩散,形成港澳、内湾区域和外湾区域等3个非遗文化分布空间.最后文章提出港澳地区应注重"家国认同"意识培养,促进三地政府、民间和学术机构在非遗文化申报传承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内湾区域应发挥广州作为文化首位型城市的带动效应,发挥"广佛""深莞"等城市群在经济文化和信息技术上的空间溢出优势,重视城乡基层社群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方面的作用;外湾区域应借广佛肇、深莞惠等同城化发展契机,加大对当地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宣传申报工作,做好生态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实现从通道城市向文化中心城市转变.  相似文献   

17.
梳理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录,借助地统计与社会研究中的统计方法,从省、市2个尺度对众创空间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定量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众创空间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南北方向上扩散的地带特征,区际间差异较大且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2)在市域尺度下,众创空间的分布具有正的自相关特征,高高集聚与高低集聚明显;(3)城市的综合社会经济条件对众创空间的数量有一定影响,其中科技、教育条件影响众创空间的增长速度,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对众创空间的分布影响较大;(4)政策、区位、功能定位、综合环境等因素共同促进了众创空间集聚,但各因素在不同城市、某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推进"互联网+"战略和众创空间建设二者同为国家战略,创业创新的必然要求是"互联网+"与众创空间相结合。通过研究甘肃省现行"互联网+"众创空间的运行管理模式,提出遇到的问题或发展瓶颈,采取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走访全国先进省份众创空间的管理模式,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在甘肃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7,(3):466-471
考虑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产出的空间效应,选取中国30个省(市、区)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Moran’s I指数验证了区域创新活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运用SEM模型的进一步研究表明:RD资本存量、RD人员全时当量、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对外开放度与省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出呈正相关关系,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衡量目的地旅游产业基础质量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构建了旅游产业基础质量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模型,对两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空间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局范围内,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溢出效应,空间滞后变量的影响系数为0.51;旅游产业基础质量对旅游经济发展存在乘数作用,作用系数为1.37.局域范围内,旅游产业基础质量对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强乘数作用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区,弱影响区域省份集中分布于东北和部分东部沿海省(市),中部和部分东西部省份介于两者之间.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