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体理论的当代价值之一,是为新时代学术共同体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在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进程中,教育类期刊履行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基本职能,肩负着传播教育思想、引领学术热点、涵育学术人才等使命...  相似文献   

2.
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学生的个性主要是在“班集体”这一微型教育社会中,通过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演进的产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与各民族一道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文章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了西藏从先古至清朝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所作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曲姿璇  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2022,(3):142-148+161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倡导践行革命理想信念、建立民族平等、促进团结进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改善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伟力、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与中国各民族“和合”文化一脉传承,又赋予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的优秀品质。其不仅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凝心聚力,也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方向指引,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政治为上、发展为要、教育为基、认同为魂、法治为本的经验启迪,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工作与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在思想理念、时代价值等方面高度契合,牢固树立全国各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具有扩展作用,对于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推动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某些广州高校民族学生存在对统战工作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模糊,高校统战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单一、忽视学生群体及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高校应从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宣传工作、优化学生管理等方面推进民族学生统战工作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经济和国防建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三线建设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从多途径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以多民族聚居的凉山州冕宁县沙坝地区为例,阐述三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成效,包括:党的领导在政治上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命运联结;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交融推动了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加深;教育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人才保障;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稳固性。三线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彼此成就、相互促进的关系,三线建设在新的文明体系中达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方式,在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晚清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反复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找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国家建构新模式,即从过去的"同质性"建构走向多元一体思维下的"关系性"建构.围绕"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转变这条线索,透过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各个时期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表述变化来展示中国进行民族国家建构的思路变化,并以此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做好民族工作的主线,既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加强党的领导和国家制度建设,促进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铸牢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有助于从实践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我国大一统的基本国情和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围绕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着眼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西藏历代杰出爱国进步代表人物为对象,提出了深入研究阐释西藏各族历史人物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历史贡献之三个维度重要内容,并以典型列举等形式,阐述了在多元一体国家形成过程中、在西藏地方历史的关键节点,西藏各族爱国志士引领时代潮流、架起中央与西藏地方桥梁、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西藏铸牢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政治认同与制度建设、坚持价值引领与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维护民族平等与安全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与和谐共生。必须坚持党的治藏方略,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做出贡献。研究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梳理他们关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能够科学地把握人类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追求真正共同体的实践指南。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角度,以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支撑,以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下的“校企校”协同育人模式,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中华各民族,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融汇,但对国家“大一统”的不懈追求却成为中华各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并形成了对历代中央政权、正统、治统的高度政治认同,这些认同均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容,不仅成为中华各民族联系、融合与携手前行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核心凝聚力量。自古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民族,在与周边地区和民族进行广泛而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明一代,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不仅为维护明朝的“大一统”政权和正统、治统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高等院校开展系列体育实践活动,充分彰显体育树德、健体、增智等综合育人功能.文章采用亲身参与、考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西北民族大学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的体育实践系列活动进行探析.以体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前提,增强文化认同,弘扬团结、拼博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仅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逻辑,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浓重的历史使命意味,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大团结的坚定意志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仅有着深层的现实逻辑,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和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使命担当贯联,其内涵特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气贯节续,有着高度互相贯通与一致的联系。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探索与实践,对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维护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开创党在西藏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公民道德建设是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工程,能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氛围,因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西藏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以马克思主义“五观”为科学指引的理论基础、汉藏等各族人民同根同源同发展的历史基础以及藏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的现实基础;在此前提下,只有围绕“四个与共”理念加强对公民道德的教育宣传,围绕涵养民族团结精神推动群众性道德实践内涵式发展,围绕维护统一、凝聚人心目的夯实公民道德建设制度保障,才能有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纲要”课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契合点、价值共通点、情感共鸣点,在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以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多维立体教学“矩阵”,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根本目标,体育教师在共同体中持续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体育教师一种新的专业发展模式。为了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学校应建立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支持系统,建立共同体共同愿景,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内部交流,营造体育教师合作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建设的时期,全面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高职教育突破的重点。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通过基于网络技术、社交活动、准职业化的非正式学习形式,建构学习共同体,破解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困境,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的思路革新。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提高社区群众文化素质、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新途径,生态观赋予社区学习共同体新的内涵与特征,有利于揭示其内部知识创生、信息流动的生态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遵循联系、动态、共生的理念,通过社区教育环境的改善孕育学习共同体生成环境,助推其自我完善并不断提升共同体学习成效,在策略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自下而上,重视培育扶持,鼓励灵活创新,包容异质多元,重引导轻干预。  相似文献   

20.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理想的创造性践行,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全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基于当今世界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时代性选择,追求个体利益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统一,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是基于五千年民族智慧而进行的民族性表达,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