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 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认为术前应正确评估病人 ,给患者讲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点 ,调动病人主动参与的意识 ,使其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术后应重视维持循环稳定及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 ,最大限度减少心肌耗氧量 ,观察吻合口再通情况 ;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有效防止低氧血症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并指导日后进行的适应性运动 ,保持冠状动脉“桥”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2.
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的应用及效果。自2001年11月到2003年4月,运用单侧、双侧乳内动脉和桡动脉连续为29例患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龄44~77岁(平均57.63岁);单支病变19例,二支病变1例,三支病变7例,左主干病变2例,术前有心梗史14例,3例合并室壁瘤,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方法为左侧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右侧乳内动脉(RIMA)到右冠状动脉(RCA)、桡动脉到钝缘支(其中3例序贯至对角支),3例搭桥4支,4例搭桥3支,3例搭桥2支,19例搭桥1支,3例同时行室壁瘤缝扎术,人均搭桥1.69支,术后无呼吸、脑、肾脏等系统的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无病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随访患均无心绞痛再次发作,认为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近期效果比较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方法,并报告54例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方法是在静脉和吸入复合全麻及常温下进行,54例患中采用胸部正中切口46例、左前外小切口6例、右前外小切口2例.单支病变8例,双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42例,左主干病变4例.本组54例患总搭桥168支,平均搭桥3.17支,其中左乳内动脉搭桥43例,右乳内动脉搭桥2例,双乳内动脉搭桥9例,全动脉化搭桥17例,桡动脉搭桥7例,急诊搭桥2例,同时行左心室室壁瘤缝扎术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89min,平均带气管插管时间为术后5.5h,43例患(81%)未输血.无围术期心梗,术后患心绞痛症状均有缓解或消失.本结论是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可行,手术适应症广,特别适合老年及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并可减少手术创伤及体外循环的并发症,可减少输血或不输血,缩短在ICU的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早期多采用心脏停跳的体外循环方式,这种非生理状态下的手术方式对人体有害,而且有并发症。我手术室已成功进行了数百例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不但减少了病人的损伤,而且简化了手术,降低了费用。本文记述了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的相关器械使用,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及相关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及术中处理,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2例缩窄性心包炎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包剥脱术的麻醉经过。结果:全组病例均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无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心衰、心搏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可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包剥脱术,但由于患者全身情况及心功能差,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对心肌抑制轻、对循环影响小的药物,注意容量控制并适当强心利尿,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6.
微创冠脉搭桥术即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是在不需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进行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缩短及费用减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患者。对微创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提高OPCAB患者的护理水平,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重视手术前、后的护理,通过术前指导、心理护理,保护旁路移植材料;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做好呼吸道管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指导早期活动,促进患者身心舒适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寿命,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妇科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分析29例糖尿病患者择期施行中型或大型妇科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输入适量的葡萄糖,减少蛋白质分解。结果 伤口Ⅰ期愈合28例,Ⅰ期愈合率96.55%;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率3.45%。所有病人均安渡围手术期,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妇科择期手术,正确使用胰岛素,保持围手术期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协助临床医师实施胶原酶溶解术,探索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早预防或发现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进行术前教育,详细为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特点,术中严格的无菌权术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术后严格卧位,腰围保护,鼓励病人进行腰背肌锻炼等。结果:近期疗效显,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周密合理的护理和正确的腰背肌功能锻练指导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探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麻醉与管理办法。61例均在常温备体外循环下进行,搭桥总数150支,术中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维持基本平衡,术毕均回CCU,平均3-4小时清醒,5-6小时拔除气管导管,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麻醉死亡。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通过对上腹部手术病人采用术前、术后连续应用非甾类抗炎药;手术切皮前经静脉和硬膜外腔注入镇痛药:术毕由切口直接灌注局麻药等多途径给药方法进行疼痛治疗的研究表明,多途径给药镇痛术不仅镇痛效果优良,无明显副作用,而且能有效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改善糖代谢紊乱,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手术前的准备,须仔细阅读病例,熟悉并了解病人的病情、心情及体质,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了解术式,达到协调配合。器械及用物的准备。备齐搭桥手术器械。术中配合,除心内手术操作、心脏切口及所用之缝线与其他冠脉搭桥手术基本相同,开、关胸与其他体外循环手术均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方法:分别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减轻紧张恐惧感。术前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开导和解释工作,告诉病人实行手术的必要性和大致的手术方法。结果:病人能以最佳的心理和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手术中能较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结论:通过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使病人能安静、顺利的接受和配合手术,使手术麻醉安全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88例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提出各种护理对策,认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每一个环节都应抓住病人心理特征,提供主动、细致、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帮助病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下PDA(动脉导管末闭)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总结分析47例PDA外科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完整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成功,死亡1例,无喉返神经损伤、栓塞、灌注肺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及体外循环认真仔细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主动加温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效果。方法将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主动加温组和单纯保温组,每组60例。主动加温组采用下半身充气温毯加温,术中应用的冲洗液和输注的所有液体均加温至37℃,单纯保温组除棉毯覆盖外不采用任何加温措施。术前记录基础体温(腋下温度);切皮时、手术结束及术中每15min记录一次核心温度和腋下温度,在PACU期间每30min记录一次腋下温度。结果主动加温组手术结束时腋下温度高于0min时(P〈0.05或P〈0.01);而单纯保温组手术30min至术毕各时间点的核心和腋下温度均低于0min时(P〈0.05或P〈0.01);主动加温组手术30min至术毕各时间点的核心和腋下温度高于对照组(P〈0.01)。主动加温组术后寒颤的发生率低于单纯保温组(P〈0.05)。结论主动加温对于预防开腹手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兰珍 《甘肃科技》2013,(24):140-141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是指左、右两肺全部的静脉不直接归人左房,而是异位连接于右房,或通过冠状静脉窦或上、下腔静脉系统再回流到右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约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l%一4%。本病的分类很多但以Darling氏等的分类法比较实用,分为4大类:1)心上型;2)心内型;3)心下型;4)混合型。手术前的准备,须仔细阅读病例,熟悉并了解病人的病情、心情及体质,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了解术式,达到协调配合。器械及用物的准备,备齐先心器械。术中配合,除心内手术操作、心脏切口及所用之缝线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略有所不同外,开、关胸与其他体外循环手术均相同。  相似文献   

17.
无论手术大小对病人来说就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映,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手术效果,导致并发症的产生,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手术室护士应及时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健康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身心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访视),使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难关,取得最佳手术效果,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资料表明:(1)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高达78%,治疗除重视区域治疗外,还应注意全身治疗;(2)影响乳腺癌复发和转移及预后因素很多,但最重要为腑下淋巴有无转移及原发肿瘤大小;(3)半数病人在2年复发、转移,对Ⅱb期以病人术后加放疗、化疗是降低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方案,降低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的风险.方法:分析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特点,归纳出治疗的重点内容.结果:经过认真的围手术期治疗6例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及时控制病情变化,术后维持良好的循环、呼吸、内分泌功能状态是降低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风险的关键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评价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后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其对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机理。60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均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年龄2~30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按照常规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1ml/kg/d+10%葡萄糖注射液1ml/kg/di,v drip qd×3d(术前2d+术后1d)。分别测定术前(T0)、术毕2h(T1)、术后5h(T2)、术后72h(T3)的P选择素浓度。两组血浆P选择素浓度均在缺血再灌注后2h即明显升高,随后回落;但实验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