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产鱼类,经济价值很高。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资源急剧下降,因此,探索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是使大黄鱼资源增殖的重要课题。我校生物系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张健副教授等科研人员,近三年来开展了人工养殖大黄鱼性腺发育及性周期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七十年代初以来,我省著名的四大经济鱼类即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资源,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大幅度的减退,尤其是大小黄鱼资源已面临灭绝的局面。而另一方面,马面鲀等低值鱼类的产量却大幅度增长,根据本公司近三年来的统计,平均每年捕获的马面鲀、鲐鲹鱼等低值鱼约一万八千吨,占总渔获量的百分之六十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浙江北部沿岸海域经济鱼类幼鱼的分布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密度分布的逐月变化进行了分析,对经济鱼类幼鱼的数量变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调查区内经济鱼类幼鱼的分布以碧霞、黄龙、鼠狼、葫芦、洋鞍一线,即20米等深线附近最密集,向西其密度逐渐递减,至10米等深线,除银鲳鳓鱼外,幼鱼数量显著减少;②在时序上6—8月份是经济鱼类幼鱼数量和种类出现最多的月份;③三十年代末期,经济鱼类幼鱼的数量顺序依次为小黄鱼、大黄鱼、带鱼、无针乌贼、银鲳、鳓鱼,八十年代张网渔获物中幼鱼的数量依次变为带鱼、大黄鱼、无针乌贼、银鲳、灰鲳、鳓鱼。最后提出了张网渔业管理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4.
曹辉 《华东科技》2000,(8):37-38
糖酣黄鱼、松鼠黄鱼、大汤黄鱼……,近几年来以大黄鱼为原本的一系列美味佳肴重又出现在沪、苏、浙、闽等地的餐桌上,当人们重新品尝这久违了的滋味时,感悟到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何等重要。 沉重的教训 黄鱼原是我国四大经济鱼类之一,根据其特定需要的水质、温度等自然条件,分布在我国的东海、南海等水域,其中福建的官景洋、浙江的舟山群岛等8处是最大的黄鱼产卵地。 在浩瀚的蓝色海洋里,究竟有多少量的黄鱼?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从捕捞的最高历史年产量2000万吨这一数字看,我国的黄鱼资源是相当丰富可观的。  相似文献   

5.
海鳗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本文根据1988~1990年采集的224尾标本的解剖观察,对海鳗的消化器、饵料生物组成、摄食强度变化、不同海区饵料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渔业营造人工鱼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由于人们的酷渔滥捕,大海里的渔业资源己越来越少。东海的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曾一直被称为四大家鱼,现只剩下一条带鱼算是保了下来,但也趋于小型化、低档化;大黄鱼、小黄鱼和墨鱼己形不成渔汛。鲜美的大黄鱼70年代还达到16.8万吨,到1993年只有194吨。由于渔船越来越多,船体和马力越来越大,网眼越来越小,于是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东海不久将成为没有渔业资源的咸水池。其实,这不仅在东海,渤海、黄海和南海也都是如此。如渤海湾六七十年代对虾的产量为 1.98万吨,最高达4万吨,掠夺性捕捞使捕虾量…  相似文献   

7.
大黄鱼是传统的浙江近海渔场的主要经济鱼类,历年来由于大量增加捕捞力量,过度利用了产卵场和外海越冬场的大黄鱼资源,致使总产量和单位产量剧烈下降。近海主要大黄鱼产卵场受到严重破坏,已形不成渔汛,浙北的岱巨洋产卵场尚维持很少的产量。如今,在捕捞力量失控,对产卵场和周围海域未实行休渔,继续捕捞产卵群体的情况下,近两年岱巨洋大黄鱼资源状况的发展趋势怎样?是令人关心的问题。为此,现根据1986年5—6月期间,在渔场对大黄鱼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对水文、渔况及鱼探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用供关心大黄鱼近况的各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8.
868菌发酵物用作大黄鱼和鲈鱼饵料添加剂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饵料0.5%的量添回868菌发酵物,作为大黄鱼(厦门),大黄鱼(连江)和钙鱼饵料添加剂,它们的日增长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6.1%,18.8%和32.5%,日增重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2.5%,21.4%和16.4%,同时,大黄鱼(厦门),大黄鱼(连江)和鲈鱼钌料系数比对照分别降低17.7%,9.4%和20.1%,结果表明:868菌发酵物作为饵料添加中以促进大黄鱼和鲈鱼的生长,并且可以提高它们的饵料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大黄鱼卵巢切片观察,对大黄鱼卵母细胞发生的种的特征、春宗和秋宗大黄鱼的卵巢发育、大黄鱼产卵类型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同时对鱼类滤泡细胞的来源、功能以及退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对虾育苗需使用活饵如硅藻、卤虫幼体等。近年使用豆浆、蛋黄以及豆浆制备物等人工饵料培育对虾幼体已获成功。但这类饵料不能全部代替硅藻和卤虫的作用,而且这种饵料易受细菌侵附、从而使饵料分解影响水质。自70年代未以来,各种类型的微粒饵料(MD)的研制受到国外学者重视并对其饵料效果进行投喂试验。随着对虾营养需求的研究,用人工微粒饵料(MED、MCD)培育对虾(P.japonicus)幼体从 Z_1期—P_1期82年首次获得了成功,并且在生产上得以应用。83年继又报导卡拉胶粘结微粒饵料(MBD)饲喂日本对虾幼体,从 Z_1—P_1期达到了67%的成活率。在此情况下,国外微粒饵料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1.
李南  刘玲 《应用科技》1999,(4):29-30
鳜鱼.俗称娃鱼、季花鱼,是淡水名贵鱼类。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增加,天然资源枯竭,供求矛盾日趋突出,人工养殖势在必行。锁自终生以活鱼虾为饵料,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营水质清新的微流水域,常潜伏于湖泊。河沟等浅水区的水底石穴或草丛中,当领龟鱼苗刚孵出能水平游动时,即能吞食与其个体相仿的鱼苗,长到4-5mm,以小虾为贪,体长lOom以上,以虾和鲫鱼等小鱼为食。人工饲养可驯化喂一些死基虾,银鱼生长较快,当年可达SO-100g,翌年达Soog左右,第三年长到l-15kg,2-3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孵鱼类,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12.
鱼类与畜禽相比,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很高,约相当于哺乳类和鸟类的2~4倍。为了解决当前发展水产养殖业中蛋白饲料源问题,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以非蛋白态氮替代蛋白源,进行鱼类人工配合饵料新技术的专题研究已获成功,并在养殖生产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远海梭子蟹是我国南海海区重要的渔业经济品种。本文报导了在我省秋季室内条件下进行远海梭子蟹人工育苗,自然水温对幼体变态的影响;及生物饵料作为幼体的开口饵料,能大幅度地提高幼体的变态成活率;在今年育出大眼幼体23万尾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认为我省远海梭子蟹自然水温人工育苗工作以在每年的九月份为宜。  相似文献   

14.
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长激素是鱼体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内分泌激素.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对生长激素生物化学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对鱼类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为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40多种鱼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及其cDNA被克隆,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工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应用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获得了多种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由于重组生长激素基因的"内源性"表达,转基因鱼获得生长快、饵料转化效率高等优良生产性状,显示了生长激素基因在鱼类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另一方面,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的技术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使获得大量廉价的鱼类生长激素产品成为可能,为渔业养殖新型饵料添加剂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降低鱼类饵料系数的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鱼种质量,水环境,饵料质量,饲养管理等方面对鱼类饵料系数的影响进行剖析并提出降低鱼类饵料系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纵观国内外人工养鳖的成功之道,最主要的是解决好饵料、人工孵化、温度与光照四大技术。一、饵料鳖的饵料必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才能长得快、产卵多。日本养鳖投喂鳗鲡配合饵料,效果很好,雌鳖产卵多,仔鳖生长快,料肉比为3比1。目前我国一些养殖场也用鳗鲡配合料喂鳖,或参照鳗鲡饵料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快速末端cDNA扩增法,首次从大黄鱼中克隆到全长为2 023 bp的凝血酶原类似基因cDNA,编码为617个氨基酸,其中包括80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及89 bp包含poly(A)尾的3′末端非编码区。预测1~15位的氨基酸处存在1个信号肽。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哺乳动物及其他鱼类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与红鳍东方鲀有73%同源性,而与哺乳动物的同源性为50%~65%。凝血酶原类似基因虽然在大黄鱼的各个组织中组成型表达,但是在减毒鳗弧菌免疫的大黄鱼的脾脏和肾脏中表达明显上调,这表明凝血酶可能参与大黄鱼对细菌侵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摇纹幼虫是多数名贵鱼类及经济甲壳类的优良饵料。本文根据对习见种细长摇纹Ten-dipesattenuatus野外观察及室内培养后所得结果,详细记述了卵、幼虫、蛹的发生过程及成虫的繁殖生态,报道了室内人工采卵的实验结果。研究表明,细长摇蚊可以在不形成蚊柱的情况下,于人工控制的2m ̄3空间内交尾产卵,其重要条件为:湿度90%以上,气温23-26℃,光照强度200—1000lux,24小时内间歇照明,采卵箱内成虫密度应在500尾/m ̄3以上。  相似文献   

19.
鱼类最喜游泳速度,研究在不同流速下鱼群的分布情况,推断不同鱼类的游泳喜好,为网箱海区选址和工厂化流水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该试验设计了专用的鱼类最喜游泳速度装置,建造了鱼类多功能行为水槽。观察鱼群在水槽的不同流速下的分布于聚集情况,对大黄鱼、黑鲷、美国红鱼3种常见网箱养殖鱼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这3种鱼的游泳喜好。结果显示:(1)大黄鱼幼鱼在水槽中的分布,随着水槽流速的不断提高,不断向水槽前端聚集,流速越大,前段的相对数量越高。(2)黑鲷幼鱼随着水槽的流速增大,黑鲷鱼群逐渐向流速低的区域聚集。在流速等于0.42 m/s时,黑鲷鱼群有小规模的聚集,随后又分散;在流速等于0.66 m/s时,黑鲷幼鱼鱼群向低流速区域大量聚集,前后比例突然增大。(3)美国红鱼在水槽中不管水槽流流速为多大,鱼群统一聚集在水槽前端,水流速度最小处,即美国红鱼分布不随着流速改变而改变。试验表明黑鲷和大黄鱼都属于喜流型鱼类,但黑鲷的流速耐受性比大黄鱼更强。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石鼓到宜宾这一江段的鱼类资源丰富,已发现鱼类115种,其中经济价但较高的有70余种,主要经济鱼类近20种,还有一些大型的、或珍稀的,或为我国所特有的鱼类。鲤科、鮠科和鲶科鱼类占该区总鱼产的90%左右。 为了开发利用这一江段的鱼类资源,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果断的综合性措施,其中包括对该江段主要经济鱼类开展专题研究,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增殖与利用的路子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