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吸收三个主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是"仁者爱人爱亲爱己",二是"知者知人知亲知己",三是"勇者立人立亲立己".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  相似文献   

2.
对<论语>概念词的正确解读是<论语>翻译的基础.词义的解读应以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为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时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又要保证译本的可接受性.概念词的翻译应以"直译"、"音译"为主.  相似文献   

3.
孔子论"情"     
<论语>从功用的角度出发,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工具.一般认为,<论语>中的文艺思想奠定了中国文论的基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论语>并没有忽视文学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将"情"置于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论语·尧曰篇>"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肤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与"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被认为引自<尚书>,前者或疑为<夏社>佚文,或以为<汤誓>逸文,或以为另一篇<汤誓>,其大旨或视为伐桀告天,或视为祷雨之词,但均为帝王承担责任的言辞,而帝王承担责任则是涉及如何为政的主旨.后者或以为出自<泰誓>,或以为逸词逸句,其大旨或以为伐伐告天之辞,或以为武王诛封誓众之辞,或以为周武王封诸侯之辞,然其中却蕴含着君王应该用贤人与承担责任爱护百姓之含义.<论语>该章的主旨是从制度、民心等多个角度说明如何为政的.此两处虽然与原文主旨不同,但客观上存在让人阐释成如何为政的文化空间.因此,此两处<论语>引<尚书>,其阐释有了断章取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刘心竹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60-160,162
<论语>的众多英文译本中,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本较有代表性.本文主要探讨这两个译本对"礼"的涵义的英译,分析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以及这两个译本的闪光点和一些误译之处,以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礼".  相似文献   

6.
以<论语>为素材,全面分析孔子的"君子儒"之教.其中包括"君子"之辨、致君子之道和君子真伪之辨.对这些问题的分辨可以说明孔子之教与苏格拉底之教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管理的哲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而时习之",由"知"入"智" <论语>的第一篇第一句话是什么呢?有没有人读过?假使没读过一定要努力地去找来读.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宝藏,最有自尊心的地方,一定要学.  相似文献   

8.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格位和数的区别.对<诗经>和<论语>中的"我"在格位和数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丧葬是中国古代庄严且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礼俗仪式.处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十分重视丧葬礼俗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在<论语>中都有所体现.涉及丧葬礼俗的言论显示了圣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愿望,也渗透着儒家礼、仁、孝等核心思想.梳理<论语>所见之丧葬礼俗,研究它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文本和孔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含义是正确翻粼论语>的前提和基础.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是确立文化负载词词义的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时应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即"学术性".又要保证译本的"通俗性",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君子"是孔子心日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对于君子,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很多.孔子关于君子的人格标准有九个.  相似文献   

12.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对孔子弟子梁鳣均有记载,但对其年龄的记述却存在分歧.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可知,<家语>关于梁鳣"少孔子三十九岁"的说法更为可靠.<家语>中对梁鳣和商瞿"出妻"的记载表明,不仅两汉时期存在大量"无子出妻"的情形,在先秦时期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13.
在<易传>论"辞"的内容中,"圣人之情见乎辞"树立人文创造活动主体的典范,而"辞见情伪"说,更具有创作主体论中情感修养论的指导意义.与"辞见情伪"说密切相关的修养说,则是<易传>中的"易其心而后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有重视文体的传统.<墨子·大取>云:"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这里所说的"类",虽不专指文体类别,但包含有区分文体的内涵.<尚书·毕命>则将"辞尚体要"与"政贵有恒"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了文体的重要意义.<周礼>、<礼记>等都有关于文体的记述.后人继承这一传统,对文体给予了高度重视.刘熙<释名>、蔡邕<独断>、曹丕<典论>、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任防<文章缘起>等,都重视文体探讨.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明确提出:"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也说:"凡文章体制,不解清浊规矩,造次不得制作."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诗经>等传世文献,圣字的本义是聪明睿智,只言才不言德,圣人只是能人而已.根据<论语>与<左传>分析,大约到春秋晚期,圣字开始出现道德含义,圣人是伟人的意思,但当时多数人仍沿用本义.到战国早中期,圣字的变义迅速取代本义,<墨子><老子>的圣字,基本上都是变义,<孟子>的圣字没有一个是本义.从<诗经>到<孟子>,圣人中既有古人,也有当代活人.孔子生前已被人称为圣人,死后有种种尊称,其中"至圣先师"至今确不可易,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杨润根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发现"的书,如<发现老子>、<发现论语>、<发现孟子>等.这些著作以译解和注释的方式重新解释了<老子>、<论语>等经典著作,全部否定了建立在汉代以来的先秦经典解释基础之上的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解读<论语>当以古为今用,挖掘祖国文化瑰宝,服务于人民为宗旨.对于当代高校教师而言,<论语>中关于教师的品格,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言论仍然闪烁着人文智慧的光芒,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语>14·38章,隐士称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朱熹等古代经师大多认为这是对孔子积极入世精神的丑化与讽刺,是笑孔子为傻瓜.而现当代学者整体热捧隐士的这句话,认为孔子的确"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其实这是认识的倒退,是西学东渐引发的援道入儒之风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主流理学的主要议题集中在天道性命上面,"天道"是形而上学的语汇."性命"则是心性论的语汇,理学思想中的形上学命题大抵是心性论的延伸,两相比较之下,心性论的问题更为根本.理学家一般都认为其心性论思想来自<孟子>,这样的溯源有文献及哲学理据的双重理由.但笔者认为理学家从<孟子>处借得诠释的正当性时.事实上已作了语义的转换工作.孟子的"性善"与"良知"两个核心概念原本只是纯粹的心性论语汇,理学家将它们扩充到形而上学去.天道性命因此相贯通.理学家的解释有哲学的理由.它可释为原语词蕴义之朗现.但这种朗现也可视为跳跃,其内涵已非原始语义所能拘束.  相似文献   

20.
"风格即人"这一命题,见于布封<论风格>,与<文心雕龙.体性篇>亦颇多暗合.二者均为反对文坛时风而发.在风格形成诸因素中,尤为推许"才性(天才)"的功用,同时也注意到风格的演化与变动.在此基础上,分别异同,考见流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