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浩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0-12
孔子主张广交朋友。孔子交友,讲究原则性。一是择优而交;二是结交益友;三是结交同道。孔子注意与朋友交往的艺术,认为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要互相宽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孔子的交友之道是其"仁爱"和"中庸"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主张广交朋友。孔子交友,讲究原则性。一是择优而交;二是结交益友;三是结交同道。孔子注意与朋友交往的艺术,认为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要互相宽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孔子的交友之道是其仁爱和中庸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小红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1,(5):32-35
《论语》一书全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治学必须具有勤勉好学、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教育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注重内省、言传身教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胜垒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3,(1):9-15
在宋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朱熹对儒家的朋友之道进行了诠释,将朋友关系拉回到五伦体系之中。朋友关系和其他人伦关系一样,均是天理之义,是天叙的存在秩序,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特点,且在五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五伦的基石。通过对诚、忠等概念的辨析,朱熹详细地阐释了朋友间相处的“信”这一道德规范,并分析了朋友之间为何要以“信”为交往的准则。朱熹重视朋友相处在人格完善上的重要意义,将其视为变化气质、圣贤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孔孟所确立的朋友之道在朱熹的诠释之下,具有了成熟而完备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5.
龙丽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09-111
孔子的思想、人格、教育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不同时代 ,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子形象进行改变塑造 ,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一部以孔子为中心收集的言行材料 ,为我们客观地把握孔子的形象提供了依据。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 ,为孔子素描了四张画像 ,以求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6.
杨佐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29-31
《论语》在孔子"自卫反鲁"后由孔子弟子开始编辑,成书于孔子生前的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480年间。孔子曾为《论语》的编辑提供过若干材料。成书于孔子生前的《论语》约包含了今本章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余为孔子卒后《论语》修订时所加。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孔子对有关教育的理解与感悟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其通过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表现出的师生之间互尊互爱、亲密无间的关系,被视为师生关系的楷模。这对于当下大学校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稳定有序的校园氛围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以致道——《论语》今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古代学子的学习宝典,也是当今世人的处世指南。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处世之道。用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活学活用为指导思想,帮助人们明白人生意义,活得精彩。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的孔子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静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4):58-60
在《论语》中,孔子“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教化作用。道德同时也渗透进音乐,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孔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乐”,都是主张美善交融合一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君子"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人物,他拥有高尚的人格、广博的学识和讲究仁义的立身处世之道.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有八十四章涉及到"君子"应当如何为人、处事、交友和为学.这些内容至今仍然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而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中的积极成分,对目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晓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3)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智、信、仁、勇、严”为将之道,长期以来是军事理论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当今的军事理论工作者多半是从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孙子》的,这种解释很可能偏离孙子的原意。笔者尝试用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孔子以及儒家学说的一些观点做新的阐释,以期接近其原始之意并对今天的孙子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古代学子的学习宝典,也是当今世人的处世指南。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处世之道。用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活学活用为指导思想,帮助人们明白人生意义,活得精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传统孝道观的形成过程中,孔子在《论语》中对孝的阐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孔子的孝道观在某些方面逐步显示其历史局限性和一些消极影响,但有关养亲、敬亲、安亲、顺亲、谏亲、葬亲、继亲、悌亲和孝治的一些孝道观在现代社会仍有其积极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孔子的思想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及思维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孔子是运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阐释其思想的?本文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为依据,详细地分析了孔子的思维方法。本文认为,孔子在阐释其思想时主要地运用了“叩其两端的思维方法”、“辩证的中庸思维方法”以及“对抽象思想辩证地展开其具体内容的思维方法”,并对这三种思维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燕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22-24,49
先秦时期,"君子"被孔子赋予道德方面的含义,并成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表征。结合《中庸》所论"慎独"、贵"诚"、"时中"等思想,正可一窥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之道。作为先秦儒家道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君子之道对中华民族的人格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论语》作为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直”在《论语》中共出现22次,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正直的人,二是指直率、公平、正直的心态。而且可以上升为儒家伦理哲学的“直道”。拙文在此将“直”作为研究孔子君子观新的切入点,并由此说开去。 相似文献
18.
谦虚是中国传统美德。《道德经》和《论语》这两部经典反映了老子与孔子的谦虚观。他们面对别人的称赞时,总是自谦地认为自己的地位十分低微。在求学和为人处事方面,二位圣贤都表现出谨慎、谦恭的态度。事实上,老子的观点是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观点是待贾者而沽。这都表明他们渴望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谦虚观的践行正好实现了他们这一想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论语》首章首节的阐释进行梳理,认为总体上前人的理解没有考虑到语境,因而对孔子意愿的理解产生了各种偏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还原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本色,通过教育语境的视角,重新理解《论语》部分有争议章节的本意。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笔珍贵遗产,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有借鉴和积极作用。本文着重分析孔子的优秀教学思想和实质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我们现代教育中的启示和作用,我们应该从中受益,吸收有效成分,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把我们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等建设性目标推向实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