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栾文彦,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现任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红外、光电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锦州分会理事长,辽宁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市物理学会理事长,辽宁经济理事会理事。曾任大连:r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近代物理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8月10日,第2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International Photonics and Opto Electronics Meetings,POEM 2009)在武汉圆满谢幕。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美国激光协会、美国光学学会、Frontiers of Opto Electronics in China、《光学与光电技术》、光电新闻网、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支持。  相似文献   

3.
王虹扬 《科技潮》2010,(2):39-39
张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科研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现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物理学学会基础光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光机电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太赫兹成像技术和表面等离子亚波长光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5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光机所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杂志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光学重要成果”评奖大会在上海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周炳琨院士等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人员颁奖,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共有4项成果入选“2007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教授风采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2):F003-F003
刘光灿,1958年出生,湖南邵阳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专业。现任长沙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从事专业:光电子、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将于2011年9月5—8日在深圳举行。会议征文范围:光学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精密光学测试新进展;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非线性光学与介观光学;激光物理技术与应用;红外与光电器件;光电技术与系统;先进激光技术的应用;生物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4~27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国激光与光电协会(IEEE/LEOS)、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期刊网、OFweek光电新闻网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支  相似文献   

8.
屈庆     
<正>屈庆,男,汉族,博士,中国共产党员,1971年9月出生,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大学东陆学者。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物理化学进展》和《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编委,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与防护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云南省自然科学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云南大学校基金、企业项目等10余项,参与"九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光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11月20-2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华侨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光学学会联合承办。会议将设如下专题:工程光学和光学制造;生物医学光子学;光电技术与系统;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光纤与集成光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汤宝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重庆工学院电子专业,现任教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振动、测试与诊断》杂志编委,全国青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系英国Bournemouth大学国家计算机动画中心高级访问学者。汤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虚拟仪器、无线传感器网络、运动捕获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主研国家级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检索2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相似文献   

11.
纪念王大珩百年诞辰开启国际光年大幕2015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光年,2015年2月26日适逢新中国光学事业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王大珩先生的百年诞辰。为缅怀王大珩先生,弘扬、传承其精神,促进光学事业发展,北京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光机电一体化协会5单位联合,于1月30日在京举办"首都光学界纪念王大珩  相似文献   

12.
周志中,高级工程师,湖南省航务管理局副局长。中国航海学会会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内河学组成员,湖南省航海学会常务理事,高级海事调查官,全国内河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专家。他主持和组织国家、交通部、省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多项,取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主持完成交通部“十五”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湘西水路快捷高效客运系统开发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国家计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乙二醇水路运输成套技术研究开发”居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省级重…  相似文献   

13.
人物简介     
顾菊平,女,1971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曾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担任教育部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学会执委、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微电机》编委等职。  相似文献   

14.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5):F0003-F0003
马勤,男,甘肃静宁人,1959年5月生,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人选人员。现任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热专委会委员、《金属热处理》杂志编委等社会学术职务。  相似文献   

15.
HQ—1型激光全息实验台鉴定会于1979年12月25日至27日在我院召开。会议由江苏省物理学会主持;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南工、南航等13所高等院校的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江苏省物理学会付会长冯端教授主持下,华东工程学院物理教研室向与会代表介绍了HQ—1型激光全息实验台的研制经过及设计论证,南京光电仪器厂  相似文献   

16.
曲园学人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9,35(2):F0002-F0002
夏云杰,男,山东泗水人,1963年3月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院长、激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激光偏光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山东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培养对象,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  相似文献   

17.
人物简介:章家恩,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学系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广东未来预测研究会副理事长、《生态科学》常务编委、《热带地理》编委、《土壤》编委等。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绿色食品与食物安全、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生态旅游以及环境地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州市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广东省博士后基金以及各类横向项目等40多项科研课题。撰写和参编专著10部,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ISTP收录论文8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阅和推动我国光电子学和光电技术的发展,我校和清华大学受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委托,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我校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光电技术及系统学术会议。 全国59个单位的117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61篇,汇编成7册会议论文集,  相似文献   

19.
李忠铭教授     
<正>李忠铭教授,女,1959年出生,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高教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化学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主任。1998年  相似文献   

20.
专家介绍     
廖常俊教授         廖常俊,男,1939年3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市,1963年四川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63~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任研究实习员。1980~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1~1983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作访问学者。1987年任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1年3~6月在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激光科学研究所作访问教授。现为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激光与光电子学分会委员。光子学报编委,量子光学学报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