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蒋翊武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他以短暂的一生,矢志于反清革命大业,奔走呼号,始终如一。他是辛亥革命兴起时期的中坚与骨干,是湖北革命和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是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的英雄。  相似文献   

2.
1911年武昌起义后,上海、杭州、苏州、镇江等地相继光复,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中部总会组织江浙联军会攻南京,但南京光复未过几天,时任联军司令部参谋长、镇江军政府总参谋长的陶骏保却被陈其美惨杀于沪军都督府。陶之惨死,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追本溯源,陶案的发生是长久以来各种矛盾与积怨发展的必然结果,陶案背后所揭示的是江浙联军各派系间对南京光复后领导权的争夺以及同盟会和光复会在江苏地区的势力之争。陶案的发生不仅造成革命阵营的分裂,也预示着辛亥革命之败。  相似文献   

3.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4.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5.
谭人凤是孙中山领导核心中的重要成员。从1904年加紧在会党中活动,准备响应省会长沙起义起,到1920年4月病逝前,他参与策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他坚决反对南北议和与优待皇室;坚决与同盟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做斗争,尽心尽力维护革命党人的内部团结;坚决反对袁世凯、段祺瑞的专制与独裁,反对袁世凯和张勋的帝制复辟。充分体现出了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不屈的斗争精神,促进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物。他身为前清翰林,却热心于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革命信念终生不渝。他从旧时代过来,却有着非常前卫的教育思想,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  相似文献   

7.
1910年,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十分艰难的年代。在这关键时刻,宋教仁与谭人凤等革命党人审时度势,领导创建了中部同盟会。中部同盟会的成立,不是一个分裂行动,而是辛亥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变,对于继续发展革命力量、成功把握革命的时机、促进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莘园评述     
刘莘园,字树苑,名瑞裳,号率园,别号白云山樵。贵州省仁怀县鲁班镇桃佳寨人。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农历10月24日生,弟兄六人、军园居五。宰园五岁发蒙、十五岁县试中秀才。十七岁指四兄茂材(字树英、名端南)人贵阳陆军小学,与席正铭、阎崇阶发起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历史研究会”,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1910年初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继续参与组织革命团体“竟存社”,“皇汉光复公”,并由席正铭赴上海通过于右任、宋教仁将成员两百余人集体加入同盟会,参与领导陆军三中学生响应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被聘为交通部次长,…  相似文献   

9.
凌霄先生是贵州辛亥革命时期最早的同盟会会员。在追随孙中山先生推翻封建帝制,反对袁世凯复辟,建立民国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奋斗,努力进取,受到孙中山先生的信任和重用。凌霄(1875·7——1951·3),字汉舟,贵州贵定人。为人豪迈任侠。民国前二年(1910),毕业于贵阳陆军小学堂第三期。在校期间,与沿河席正铭、修文阎崇阶等相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19年,孙中山和李大判就有所接触,他看了李大树写的著名论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后,对李大钊的“试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科学预言十分赞赏。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发展,孙中山和李大钊的交往、了解、革命友谊与日俱增。孙中山与李大别的革命友谊,是在他俩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孙中山自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坚持革命斗争,走过漫长的曲折道路。为维护民主政治,他领导了第二次革命、护国反袁、第一次护法运动以及支持五四爱国运动等斗争.他先后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  相似文献   

11.
严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和政论家,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人物。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利用舆论工具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抨击封建专制,鼓吹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时期,他反对革命,反对共和。严复主张坚持渐进式的改良主义,反对突变式的革命。他的政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却与社会脱节。  相似文献   

12.
1909年11月,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同盟会会员柳亚子、陈去病、高旭、马君武等一批爱国诗人,为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经过长期酝酿,,效法明清时代几社、复社“操南音而不忘其旧”的意思,发起成立了我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南社。他们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指导下,自觉地举起反清大旗。运用文艺作为武器,大造革命舆论:揭露和斥责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相似文献   

13.
<正> 胡汉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但电学界对他的研究一直很薄弱。笔者在这里仅就他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作一肤浅的论述。一、投身革命,宣传同盟会政纲胡汉民,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匱室主,1879年12月9日出生于广东番禺县(今广州)。他自幼刻苦学习,11岁时便读完了基本的典籍,“才气纵横,辞锋锐利,为士林所  相似文献   

14.
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和反袁斗争骆顺森宋教仁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在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治、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本文着重探讨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政治见解及社...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武昌起义前,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武昌起义爆发后,章太炎和孙中山之间的分歧比较明显,在一些问题上章太炎对孙中山进行了指责。所以有的论者认为在武昌起义后,章太炎是“拥袁反孙”、“离开了革命”、“走向了革命的反面”。因此分析武昌起义后的孙、章关系,对研究这段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态度和考察这段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活动,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1906年徐锡麟曾经有过一次东北之行,以往的研究者对此不够重视,即使是同一组织的陶成章的表述也有前后含混、互相矛盾之处.根据1907年安庆枪击安徽巡抚恩铭案发后清政府的一些审理文书和徐锡麟留下的信件,可以认为1906年徐锡麟去东北只是一种战略侦察,带有较强的偶然因素.虽然徐锡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最早去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的人,但由于他过分看重自己的能力,过分看重尽快掌握清军的兵权,因此舍不得花时间实际开展对冯麟阁的联络工作,也没有将此工作与发展光复会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而同盟会的宋教仁却沿着徐锡麟走过的路,跨越了从计划到实施的门槛,真正走进了东北马贼的大门,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在江西得到积极响应。江西对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江西革命形势的发展,推动了辛亥革命的正式爆发;武昌起义后,江西光复有力地支援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取政权后,江西又誓死捍卫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18.
评章太炎     
章太炎(一八六九——一九三六),原名章炳鳞,浙江余杭人,是我国近代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辛亥革命前后,他坚持前进变革,反对守旧倒退;坚持反帝反封,反对卖国投降;尊法反儒,称赞秦始皇。在斗争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气宇轩昂,所向披靡,令人神旺。但他只是一个“半截子”的革命者。到了晚年,便背叛了先前的革命立场,从尊法反儒的斗士蜕变成尊孔读经的学究。因此,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真研究章太炎早期的革命精神和战斗著作,总结他思想演变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深入批林批孔,进一步认清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以及抓紧自己世界观的改造,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也是一位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的政治态度虽几经变化,但在历史的转折时刻,他坚定地站在正义一边,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前进。尽管有时他对革命不太理解,但他始终是革命的真诚朋友;他反对拿破仑三世的复辟,赞成民主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没能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的原因在于:一是孙中山本人对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失败历史的认识;二是基于当时革命实践中在海外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现实需要;三是基于他为寻求西方援助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需要。它启示我们应怎样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来制定政策与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