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江兵 《科技咨询导报》2013,(22):210-211
在奢侈品研究领域中,关于奢侈品概念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该文透过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对奢侈品概念进行考察,力图揭示奢侈品的经济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为进一步认清奢侈品的本质与核心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邺 《科技信息》2008,(13):323-323
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是两位20世纪著名的文学大师,《尤利西斯》和《达洛卫夫人》分别是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细读于其中,两部作品在结构,语言,写作技巧方面都有很多的异同点,笔者将针对这些略做比较。得出两部作品在意识流写作手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康德实践哲学中,“理性的事实”是一个重要且富有争议的概念。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通过“理性的事实”概念确立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客观实在性。这引发了学界的两大争论:第一,“理性的事实”概念取代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这一做法是否具有合理性?第二,“理性的事实”概念的具体内容是道德法则的意识,还是道德法则,又或是它们二者的统一?我们可以基于黑格尔哲学的研究视角,把“理性的事实”概念理解为纯粹实践理性通过与它自身同一的道德法则而确立的事实,理解为纯粹实践理性(即道德法则的意识)与道德法则在同一性中构成的统一体,由此为学界对“理性的事实”概念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至40年代,曾经是亚洲的社会学、人类学者运用亚洲式的概念和方法说明亚洲的时代,当时的研究状况和见解与今天有着相通之处。为了描绘中国的社会结构,费孝通从中国人的观念中捕捉中国社会的个别主义的研究方法,与用从中国社会研究中所获得的新见解,去重新解释西方的人类学、社会学概念的普遍主义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了费孝通独特的理论,本文探讨了这些见解和概念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杨德昌被称作“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台湾电影大师之一”、“台湾社会的手术灯”,他以知性思辨著称,他的电影作品深刻、理性,有强烈的社会意识。杨德昌的电影隽永的主题即是探讨的是台北城市在生活型态转变下,华人中产阶级的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他一直非常注重对人的关注,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人性,成长各阶段的人,生活中的人,社会中的人。  相似文献   

6.
佚名 《甘孜科技》2005,26(1):46-47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  相似文献   

7.
白领阶层在社会职业结构中逐渐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也一直是社会学大师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依据有关的经典理论和国内有关白领研究的一些理论,来展示社会学视角中的白领阶层.  相似文献   

8.
文学公共性是借用哈贝马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公共性概念形成的。文学公共性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反思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文学公共性的角度,通过文学公共性与个人性的关系阐释与解读闻一多的诗歌是一个新的尝试,一方面拓宽了闻一多诗歌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闻一多诗歌的创作。闻一多诗歌创作“泾渭分明”的前后分期实则是交织了一条公共性与个人性编织的红线。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家庭文化背景、执业舞台、建筑设计思想和教学理念4个方面入手,对两位同时代的建筑大师杨廷宝与路易斯·康(Luis Kang)进行对比分析.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个卓越的建筑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以及特质,更能让我们很好地去理解他们的建筑理念与思想,使两位大师的形象更加清晰明朗,为每一个追逐在建筑道路上的学子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吴文藻先生最早把西方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全面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发扬光大。他首次引用了泰勒的文化定义,并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核心,着力介绍与阐释功能学派的理论。他从文化的整体性理论出发,倡导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重视社区,重视实地调查。他关注中国国情,关注“现代”。在倡导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化方面也是一位杰出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审美观念的认识走向直觉,是当代审美观念的一大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应该说,传统美学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因为它把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等同起来,认为审美活动只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形象阐释,而没有能够意识到审美活动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因此也就更不可能对这种特殊的生命活动作出认真的考察了。新的开始要从康德说起。作为一位真正深刻的美学大师,康德尽管没有能够真正走出传统美学的藩篱,但是毕竟最早意识到了理性思维的失误。他所做出的本体界与现象界的著名二分,或许无论在什么意义上都应该被视为消解…  相似文献   

12.
 赖特·米尔斯(C.W. Mills)是美国社会学史乃至整个社会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深受社会批判传统的影响,对20世纪中叶保守的美国学术界和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犀利批判,为美国学术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米尔斯英年早逝,遗留作品不多,但几乎均为上乘杰作.《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全书在批判美国学术界弊病与迷思的基础上,提出发挥社会学想象力、伸张理性与自由,以创造性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革来破解持续困扰社会的各种“公共问题”,解决人类发展的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两条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要求研究方法的合理化使用,即理性思维方法与非理性思维方法结合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使用;二是要求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使用,即术语概念的规范化,科学地引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综合解释见长的社会学是一门富有想象力的学科。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发现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必备品质,其最终目的在于研究如何保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就此论述了社会学想象力面对现代理性危机所肩负的使命,以及社会学想象力培养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在学科调整中增设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新学科,将其列入研究生专业目录,随即许多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经济学研究与理论成果不断涌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理论与方法支持,笔者在此情境下自然的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试图为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这样一个学科的构建提出关于其研究对象的界定。通过运用社会学的范式与概念来抽象出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来自于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它从社会建构的纬度分析和研究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正确消解了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完全客观性进行了否定。科学知识社会学指出科学事实和科学论文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室制造出来,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使科学地位得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7.
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文艺研究不可规避的核心问题。中介的发现使得现代文艺社会学研究逐渐采纳以中介论认识论为知识前提的现代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并产生了从单因、平面到结构的三种不同历史形态。而中介在文艺与社会参照视闲中所始终保持的内在张力结构,为走向从社会-文艺和文艺-社会两个向度全面建构中介论文艺社会学体系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飔 《科技智囊》2005,(8):30-30
当我看到《科技智囊》第7期的封面主题——“质疑德鲁克”时,着实吓了一跳,在我看来,无论是谁,几乎都没有能力和理由去质疑德鲁克,这不仅是出于对于“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的敬重,更是因为德鲁克是从社会学与哲学的高度看待企业和管理。我甚至想说,假如没有德鲁克的出现,企业至少还要在混沌商业世界里摸索50年。  相似文献   

19.
侯福龙 《世界博览》2009,(20):13-13
何以说我们是“中国人”?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被认同为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印记。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多元社会,不同文化之间彼此冲击着、影响着。因此,在多元化的文化氖围里如何获得自我、社会认同,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两位研究人员陆益龙、邢朝国在《文化多元化与社会认同》一文中探究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1日,两位世界级经济学大师纳什、菲尔普斯来我校进行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