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汉语用失误的对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跨化的英汉言语交际中,由于社会化环境的不同,语言的运用表现出不同的话语规则和言语行为。章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言语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从语用-语言学方面和社交-语用学方面进行分析,并且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在英汉言语交际中如何避免出现语用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英汉交际中语调的语用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言语交际中,话语的语用功能可以通过词汇、语法等手段并结合语境表达出来。实际上,在这种交际中,言语的语调变化同样也是根据不同的语境表达不同的语用功能。对英汉言语中的语调变化对话语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性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模式,思维定势的不同,人们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也存在差异。了解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异同,能帮助第二外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倒装句是运用语序变化而成的一种实用交际句型,对倒装句的研究,语言学界往往从静态的语法结构角度研究颇多,较少涉及其动态语用层面的研究。作为一种变式句,倒装句在日常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因此,从动态语用层面研究倒装句型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言语风格效果的角度来探讨几种典型的倒装句型的语用效果,进而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倒装句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中应当遵守的语用原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所遵循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侧重点不同。文化价值的差异导致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6.
反语在日常言语和书面交际中非常常见。它可以通过某些词汇、句式、修辞或语音语调等形式表现出来。从本质上看,反语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反语对使用者一方起着积极作用,但受话者不一定能正确理解和接受反语。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言语交际中,难免产生一些不愉快,因此人们需要更加委婉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委婉语就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委婉语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工具,更是言语交际的润滑剂。本文旨在从语用功能和语用特征角度分析委婉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效,从而深入探讨如何在社交中恰当地使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8.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藉重要影响。语用失误是指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得体而造成的失误。称呼语的语用失误会导致语言交际失败。运用顺应理论可以探索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原因,诸如说话者忽视了语言使用者,社交世界,杜会文化,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的动态顺应而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旅游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受到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规律和文化特征的制约。进行旅游英语翻译应该把握语用等效原则,准确理解原文的语用含义和交际意图,并将其完全反映到译文中。因此,为了有效地完成跨文化语言交际,应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深层的言内意义对等,即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学的角度考察反语 ,对分析反语的主要理论作合理的评述 ,并提出反语即关联的非合适 ,以更好地理解反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詈语失詈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特殊语用现象。基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和探讨了这种现象的语用功能和语用功能实现的认知,以期发挥詈语的积极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詈语失詈的语用功能主要有情感功能和调节功能反映功能,而语用功能实现的获取是一个复杂的推理和语言选择过程。在该过程中,间接性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FonFF的教学理念倡导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去注意特定的语用语言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语用功能,体现了意义、形式和功能的兼顾,对外语语用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基于FonFF的归纳型课堂语用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一系列意识增强活动来促使学习者进行语用形式和功能的认知匹配,由语用语言聚焦活动、社会语用聚焦活动、语用语言-社会语用匹配活动、元语用讨论活动以及语用意识强化活动等五个教学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4.
在意义的语境探索中,语用分析哲学主要关注当下言语交往中在场语境因素对意义的规定性,哲学诠释学则强调语境的历史性以及主体对语境的历史意识。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取得某种合理的视角来摆脱各自的局限性并形成有益的相补,已成为当代语言哲学在语境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对意义的进一步探索有着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语是辞面和辞里的背反,语言意义和思想内容的悖逆。反语可分为词语反语、情景反语和戏剧性反语三大类.它的作用在于讽刺挖苦、幽默俏皮,有时也可表亲昵之情。  相似文献   

16.
语用模糊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策略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或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语用模糊策略正是这种策略之一。文章阐述了俄语语料中使用这一话语策略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科技信息》2012,(28):202-205
Irony is very complex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reveals an incongruity between reality and expectation of speakers.Scholars began to study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such a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 and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approach.This paper will explore som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about irony study from these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8.
语境是词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深入语境,静态词义才能实现动态转化,语用词义才能真正形成.可以把词义语境看成是由两种框架结构组成的:一是相关因素参与的客体框架结构(简称客体框架);二是交际双方参与的主体框架结构(简称主体框架).词义语境对语用词义的理解价值包括:语境可以显示词义、可以延伸词义和赋予词语特殊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它是言语文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从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语用分析,通过分析指出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言语委婉、含蓄,灵活有效,严谨周全,不留漏洞,以达到更好地实现交际的目的。反之,则会破坏言语的表达效果,影响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