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胃镜下食管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球囊扩张术(PD)和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LHM)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中短期疗效对比。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经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三组,POEM组为25例,PD组为19例,LHM组为12例,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Eckardt评分、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在Eckardt评分、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方面,治疗后2个月,POEM组、PD组和LHM组同时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POEM组和LHM组均低于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OEM组与LHM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LHM组POEM组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LHM组多于POEM组和PD组,POEM组和PD组相比较,并发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复发率上,PD组多于LHM组和POEM组,LHM组和POEM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手术方式都能达到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要求,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症状较轻,复发率低,患者预后良好;PD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操作简便,但复发率较高;LHM较POEM和PD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POEM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成为主要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3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73例患者进行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动脉血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2%,相比对照组(8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有较大幅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患者的PaO_2水平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aCO_2和pH水平变化不明显,不同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较传统开胸手术损伤轻微、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动脉血气影响也相对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不同性质的食管贲门狭窄选择治疗方法,并通过其方法及疗效给予评价.为不同的食管贲门狭窄提供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狭窄分别采用三种治疗方式:(1)内镜下采用美国WiLson—cook球囊扩张治疗;(2)内镜及X线下行金属支架植入;(3)采用美国Microvasive Rigflex直径35mm球囊在内镜引导下扩张治疗.结果:美国Wilson-cood球囊扩张治疗,3例食管贲门癌有效.2例无效.术后贲门狭窄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无效的2例食管贲门癌、1例术后贲门狭窄加上纵隔移位食管被拉狭窄患者金属支架植入均显效;采用美国Microvasive Rigflex球囊扩张治疗的2例贲门失驰缓症均显效.结论:食管贲门狭窄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狭窄性质、狭窄方式,患者身体状况耐受性、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定.  相似文献   

4.
分析体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定西市通渭县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4)给予体位护理,观察组(n=54)在体位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胃镜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醉后倾倒率、进镜顺利率。两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较对照组的16.67%低(P0.05);观察组麻醉后倾倒率较对照组低(P0.05),进镜顺利率较对照组高(P0.05)。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降低麻醉后倾倒的风险,显著提高进镜顺利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6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常规非手术治疗(抗感染、化痰、止血等)仍反复大咯血后行BAE,根据患者行BAE后的疗效分为4组,优效组(29例)、良效组(29例)、中效组(24例)及差效组(14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随手术治疗效果呈下降趋势,优效组最高,差效组最低,且差效组与优效组和良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术前升高,同时差效组明显小于优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组、良效组和中效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与治愈级别呈正相关,优效组浓度最高,差效组浓度最低,且中效组和差效组与优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进行动态监测,不仅可以评估行BAE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的预后情况,还可为术后复发咯血的预测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时与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技术)和对照组(行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每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切口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的VAS评分与时间点(0.5,1,2 d)呈负相关,而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趋势更明显,两组交互作用比较(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腰腿疼VAS评分与各自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后6个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骨科开放手术基本一致的临床效果,且可减轻术中对患者的创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尺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85例尺骨骨折患者,51例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34例行交锁髓内钉术(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前臂旋转角度、握力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髓内钉组(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优良率为74.51%,高于髓内钉组(50.0%),前臂旋转角度、握力均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髓内钉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交锁髓内钉相比,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时间内可恢复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围术期指标、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并发症及1 a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环乳晕切口组)与B组(放射状切口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效果、VSS评分、乳腺外形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 a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瘢痕长度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手术有效率(94.00%)高于B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VSS评分及乳腺外形满意度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切口感染、局部血肿、乳晕感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00%,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放射状切口手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术后瘢痕易于隐藏,对乳房美观度无影响,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可达到治疗与美观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9.
探究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综合性护理的干预效果。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1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6.42%(P0.05),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97%与对照组82.09%相比明显较高(P0.05)。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1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S-1+L-OHP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FOL-FOX方案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80.0%,优于对照组的5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TT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与FOL-FOX方案比较,不良反应低,且静脉滴注时间短,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2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主干病变STEMI患者,根据左主干病变和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分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89例、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136例;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各组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KillipⅢ~Ⅳ级、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病变狭窄程度、中度以上钙化率、合并2支或3支血管病变率均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P0.05).PCI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2.3±0.9)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为14.6%,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的6.6%(P0.05);大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PCI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PCI治疗后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近期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变硬度内镜结合异丙酚TCI及BIS反馈控制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方法将56例大肠癌筛查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可变硬度结肠镜结合异丙酚TCI及BIS反馈控制给药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结肠镜结合异丙酚手控推注给药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异丙酚总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32.14%,对照组为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变硬度内镜结合异丙酚TCI及BIS反馈控制应用在肠镜中可靠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输血患者9 264例,分析其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输血类型、临床特点、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的9 264例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反应49例,发生率为0.529%,其中无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生例数为37例,占总输血患者的75.51%,发热反应12例.对血浆、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冷沉淀这4种常见的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浆、红细胞悬液、冷沉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的未成年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18岁的成年组,有输血史、过敏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过敏史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液病区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白细胞滤器输注红细胞的患者中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输注血小板、有输血史或过敏史、未成年或血液病区的患者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可积极采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芎(CHX)生物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I/R模型组、川芎生物碱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和阳性药葛根素(GGS)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可逆性脑I/R病理损伤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动物苏醒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及容积的变化,同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I/R实验组与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梗死面积和容积明显增大(P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多,神经功能损伤较重(P0.05).CHX生物碱治疗组与I/R组比较,脑组织中的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脑梗死容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CHX生物碱可减轻大鼠脑I/R引发的脑损伤程度,从而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15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75)和安全管理组(n=75)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安全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管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6.0%,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3%,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安全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AH组165例,IH组1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AH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IH组,A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H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0%,显著低于IH组(30.37%)(P0.05);AH组结石残留率为4.29%,再复发率为1.23%,均显著低于IH组(15.67%,7.46%)(P0.05).结论与IH比较,A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低特点,两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接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肠道门诊收治的腹泻患者1 904例,采集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整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症状表现.结果 1 904例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阳性271例(14.23%),以寒冷月份感染阳性率较高.不同性别患者之间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5岁年龄段的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5~18岁年龄段阳性率最低,各年龄段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散居和托幼儿童中感染阳性率最高,服务业感染阳性率最低,不同职业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诊断的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如病毒感染阳性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热、腹痛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腹痛部位、腹泻次数、粪便性状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如病毒是本地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重要病原菌,6月龄~5岁年龄段儿童诺如病毒感染风险最高,恶心、呕吐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多发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现察左西孟旦对老年慢性心衰失代偿期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氮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Amino 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46例常规治疗组,50例左西孟旦组,并选同期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个组别的心脏彩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组别的心脏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左西孟旦组的心脏指标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当(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慢性心衰病患的TNF-α和NT-pro BNP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慢性心衰病患的TNF-α和NT-pro BN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慢性心衰病患的TNF-α和NT-pro BNP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左西孟旦组的TNF-α和NT-pro BNP降低明显(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左西孟旦组的呼吸困难评分降低明显(P0.05).两个组别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西孟旦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进一步的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经PCI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的129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清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行PCI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血糖、Scr、Hb、LDL-C、HDL-C、AST)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靶病变部位、慢性闭塞病变及LVEF≤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支架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CI者所占比例、置入支架数和置入支架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24.1%,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结论心绞痛患者PCI后血清TBIL水平越低其预后越差;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