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典》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系统、有门类,专详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性政书。它的产生与杜佑所在唐王朝的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通典》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编撰方法,为工具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材料征集详而不繁;史学思想具有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杜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他竭三十六年之力撰著之《通典》实开中国史学史经世致用史学之先河。《通典》是一个政治家对历史的沉思,更是一位史学家对现实的洞察。他的首列《食货》和重农安民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其"理道"致用之"要诀"。杜佑对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考察可谓有俊识有通才。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沙漠,人们自然联想起漫无边际的沙丘,遮天蔽日的滚滚黄沙,常年干旱无雨和极大的昼夜温差环境下难觅生命的踪迹。沙漠若是能变为绿洲,适宜休养生息该是多么理想!人类多年来的这一美好愿望,如今随着一  相似文献   

4.
日内瓦     
一提起日内瓦,人们就自然会联想起: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曾在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分别率领中国代表团到过这个城市,参加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城市。湖光山色“湖光晴最好,轻鸥款款飞。雪峰直似玉山堆,看她素装淡雅让人窥。”这是陈毅同志一九六二年《西行》中的两句诗。诗人妙笔传神,日内瓦一带的湖光山色跃然纸上。日内瓦市濒临碧波荡漾的莱蒙湖,四周为群山环抱。西迎汝拉山,向南可远眺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在风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有关先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两千年来,有关它的文学、史学、礼学乃至地理学研究层出不穷,但鲜有人由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对《诗经》进行研究。如果从新闻学视角来观照《诗经》作品的采集与传播过程,就会发现先秦采诗活动和现代新闻活动间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如采诗人和乐官充当着类似记者和编辑的角色,《诗经》作品承担着反映公众舆论和传播新闻信息的社会功能等。因此,可以说,《诗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6.
西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仅就音乐思想方面作一扼要述评。在汉代诸学者中,以司马迁最为突出。他的《史记》不但开了我国记传体史学的先例,而且在音乐思想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如他在《乐书》中写道:“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政)和;  相似文献   

7.
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土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着重叙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分类通史。它以《通典》为蓝本而在选材范围和规模上都超过了《通典》。如《通典》在经济史方面仅有《食货典》一类,而《文献通考》里却将它细分为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等八考。这反映了他对经济的重视,从而保存了大量经济史的资料,补充了正史之不足。其中《土贡考》,可以说是一部任土所宜,贡物皇室的沿革史。读《土贡考》,既看到了土贡制度的历史沿革,也看到了伟大祖国各地丰富的土特产;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贪婪本性,也反映了劳动人民身受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刘华 《甘肃科技》1998,14(1):39
提起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建工中街的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想必知道的人不多,然而当我们提及陇原大地的伏羲之乡时,人们便会自然联想起到那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的麦积山,当人们在止步赞叹这遗留千年的文化遗风时,可曾留意过那完整的古围栏之间还凝结有现代建筑工作者的点滴智慧.  相似文献   

9.
李忠东 《少儿科技》2014,(10):19-19
<正>一提起乌鸦,许多人便会想到《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把石子扔到瓶子里,使瓶子里的水涨到了瓶颈,就能喝到水。乌鸦真有这么聪明吗?当然。科学家发现,乌鸦不仅能利用石子喝到水,甚至能解开谜题。新西兰的亚历克斯·泰勒博士致力于研究动物智力和人类思维的关系,他养的一只叫"007"的乌鸦解开了一道谜题。破解这道谜题需要依次经过互相联系的八个步骤,只要错一步就会导致解题失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传统史学从春秋时孔子修《春秋》、左丘明作《左传》开始形成,经过西汉司马迁作《史记》、东汉班固作《汉书》奠定基础,到盛唐刘知几的《史通》作了小结;再经过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南宋郑樵作《通志》而有进一步的发展,直至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作了概括。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说明:一、史籍丰富,历史著作体裁多样,史学研究“非理论化”我国历代史学家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资科是相当丰富的,其数量之多,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之类的词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些史籍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涉及  相似文献   

11.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与孟森的史学著作《明史讲义》在基本结构,史料选用和史学论点等方面有着某种切合,但不可否认前者相对于后者的细致化、明晰化、生动化的创新。总体来说,相比于《明史讲义》,《明朝那些事儿》一书融入了相当多的时代性元素,并且使用"心灵分析法"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展开叙述,使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加饱满、立体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刘知几及其《史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知几,唐代著名史学家史学评论家。他 20岁考中进士; 42岁时,始任史官,撰修国史。 《史通》是刘知几终生所萃的史学名著,也是我国最早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史学思想贯穿于《史通》之中,其核心,是著名的“才、学、识”三长理论。《史通》中,刘知几史学思想突出的方面,一是史法上“秉笔直书”的精神;二是史现上对传统思想的大胆批判。  相似文献   

13.
正谈起日本文化,不少国人会本能地立即联想起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代表作《菊与刀》,并且习惯性地将这种"矛盾的文化特性"当作日本文化的"主题词"。本尼迪克特当年是"带着任务"写这部书的,《菊与刀》实际上是一部"敌情汇总",其对日本文化的探究、概括,带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必须看到,作者虽是大学者,却并非以研究东方文化见长,作为日本的近邻,如果我们也同样仅仅用"菊与刀"来概括其文化,就会犯下以  相似文献   

14.
漫话高岭土     
高岭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非金属矿产.提起高岭土,人们就会想到瓷器,因为细瓷是用高岭土烧制而成的.我国瓷器素以"坚如石,白如玉"闻名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瓷器的英语名称china,就是由"中国"英语名称China转化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瓷器在我国古代文明史和对外交往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起梁山泊,熟悉《水浒传》的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梁山脚下茫茫数百里一片汪洋,旱地忽律朱贵向对岸发出一支响箭,便见芦苇丛中一叶轻舟飞也似地飘来的情景。只要有机会去梁山县,总免不了要以怀古之情去观赏观赏。然而,今日的梁山脚下烟囱林立、厂户栉比,四处原野、果园片片,绿树成荫,哪里还看得出有一点水泊的痕迹。因此,人们怀疑这是施耐庵、罗贯中写《水浒》时编造出来的。其实,话不能这样说,写小说的人夸张一点是难免的,但基本事实还可找到蛛丝马迹。由于工作之便,我最近考察了这个地区,初步研究了梁山和梁山泊的今昔,现把它写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苏联宣布裁减军队一百二十万人。消息马上传遍了全世界。诚实的、爱和平的人们举起双手来欢迎,人们期望着,苏联这个道义上极其有力的行动会得到西方国家的响应,这样,停止军备竞赛的前景就会明亮起来。但是,对于另—些特殊的人们——靠“实力”和“霸权”来维护自己的钱袋的人们以及“实力”和“霸权”的政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1986年第20期《浅谈外交特权和豁免》一文中曾指出:“使馆馆舍不得用于同使馆职务不相称的目的(主要指使馆无外交庇护权,也不能用来扣留任何人)。”有读者问:什么叫“外交庇护”,为什么使馆“不能用来扣留任何人”?本文就来谈谈这些问题。政治庇护说起外交庇护,人们可能联想起政治庇护,甚至把二者等同起来。其实,两者是很不相同的。为了区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先谈谈什么是政治庇护。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往他国,要求准予居留,  相似文献   

18.
克莱委员会     
使命和作用美国总統肯尼迪4月2日向美国国会提出了1963—1964財政年度的对外“援助”咨文。据說,这个咨文本来預定在3月28日发表,其所以推迟是“由于克莱委员会提出了严厉批评对外援助计划的报告”。当然,克萊委員会的所谓“严厉批評”,只要人们浏覽一下它的那篇在3月24日提出的、长达二十五頁的报告,就会清楚  相似文献   

19.
《西游》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传至今只仍有其诱人的魅力。只要一谈起它,人们脑海中就会浮起一个四人取经集团:骑马的唐僧、降魔的悟空、开路的八戒、挑担的沙僧。可以说此四人是支撑《西游》矗立于文苑的网根台柱。  相似文献   

20.
张新芳 《科技信息》2007,(2):230-231
在小学阶段,一提起语文,教师就对作文感到头疼;一提起数学,教师就对应用题感到心烦。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