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包裹体技术在我国被广泛用于确定油气的成藏期。在应用过程中,假设条件和涉及到的不确定因素(矿物的结晶温度、地表温度、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较多。由于涉及到的任何一个因素有误都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结果,因而将该技术与确定油气成藏期的其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准确地确定出油气的成藏期。包裹体技术具有三大发展趋势:①与其他技术一同使用,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的地质问题;②强化对有机包裹体的研究,定量研究石油包裹体丰度可以更好地确定古油水界面;③对有机包裹体成分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定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用于推测油气的充注史和确定砂岩储层的分割化。  相似文献   

2.
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裹体技术在我国被广泛用于确定油气的成藏期。在应用过程中 ,假设条件和涉及到的不确定因素 (矿物的结晶温度、地表温度、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较多。由于涉及到的任何一个因素有误都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结果 ,因而将该技术与确定油气成藏期的其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才能更准确地确定出油气的成藏期。包裹体技术具有三大发展趋势 :①与其他技术一同使用 ,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的地质问题 ;②强化对有机包裹体的研究 ,定量研究石油包裹体丰度可以更好地确定古油水界面 ;③对有机包裹体成分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 ,定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用于推测油气的充注史和确定砂岩储层的分割化。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油田区块开发前期和中期的油气预测的方法及实际应用问题。主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提取地震属性参数,并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即将模糊概念和BP神经网络结合一体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与此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能源的需求也逐年增加,然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全球的石油资源已经逐渐进入枯竭状态,然而对石油的需求量却在逐年增多,所以造成了油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因此对油气的回收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在一些油气运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油气的挥发,从而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见油气储运过程中油气回收技术的重要性。本文从油气回收的现状出发,结合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对油气回收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做了有关论述,旨在为做好油气储运过程中油气回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气资源贫乏,对外依存度高,对保障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以来,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政策响应、技术进展,以及领域专家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鹤  马彪 《科技资讯》2013,(35):83-85
通过对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中的吸收法、吸附法、冷凝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等工艺特点的分析,对其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在把握行业动态,对各种油气回收技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管道防腐问题是能源运输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阐述导致油气储运管道腐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次介绍了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管道防腐技术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信息融合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综合分析多源信息的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应用常规方法很难应对日趋复杂的地面和地下条件.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对多信息源、多媒体、多格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提供及时、可靠、高效的信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油藏描述中多层次地震预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CB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地震资料应用为基础,结合测井,钻井等资料对油藏进行多层次综合研究的一套方法。主要包括:(1)利用综合参数法由地震信息预测砂岩发育区,指出勘探目标;(2)利用地震资料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方法在砂岩发育区内确定油气富集带和部署探井(3)在油气富集带内,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完成油井单个砂体的边界确定和厚度定量计算。利用这3个层次的地震预测技术逐次解决了宏观的砂体分布、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10.
圈闭评价技术及其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正确的圈闭评价技术思路,选取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对评价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以系统和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不同探区的地质条件与勘探实际,建立圈闭评价模式的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在塔里木盆地某探区进行了具体应用,为该探区提供了4个有利的钻探目标,从而达到直接为勘决策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分析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储层特征、伤害机理、流动规律的条件下,提出了一套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技术框架,重点讨论了低渗透储层的钻开储层技术与完井技术;对合理井网设计、增产改造、驱替开采等技术领域,也结合国外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城东庄油气苗的特征、油气苗的源岩及油气的储层,并对石楼地区的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对几种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加油站的油气排放特点,对现有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研究,为成品油销售企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方案,指出管理者在进行油气回收方案的选择时,要全面考查企业自身特点,在把握行业动态,对各种油气回收技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更为严密的论证、比较,优选出适合于石油企业的油气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中国油气管道技术不断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本文针对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现状,介绍我国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的技术,并对目前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油气管道会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发生因腐蚀、第三方破坏或超压等因素所造成的管道泄漏或管道破裂事故[1]。由于油气介质具有易燃、易爆和易扩散的特性,所以油气管道的泄漏或破裂事故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设施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于是,人们希望寻求更好的技术措施来有效地防止油气管道灾难性事故。风险评价技术正是在这种需求下被引入到油气管道工业中的一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油气集输系统中,输油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集输系统能否稳定运行。本文对其所采用的技术做了详细分析,并谈了其维修保养工作,最后对其如何能实现经济运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小璐 《科技资讯》2012,(24):84-84
油气挥发对环境污染大,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油气直接挥发的危害远大于同等数量的油品燃烧后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现在许多城市都已在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改造,彻底消灭加油站和油库汽油味,并将这些油气变废为宝。本文主要论述了油气回收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录井数据预测油气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录井技术得到的地层参数,根据不同井型建立地层中不同流体的渗流方程,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和Laplace变换,应用数值Laplace反演技术计算出油气井的产能曲线(IPR曲线).计算的IPR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扩展了录井数据的使用范围.作为实例,分别计算了油井和气井的产能预测结果和不同时间下的IPR曲线.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荧光录井相比,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及时准确发现和精确的落实油气显示以及评价油气层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文章通过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辽河油田沈257块的油气评价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储集层评价和勘探开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鉴定证书编号苏科鉴字[2000]第840号组织鉴定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权属单位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江苏省江阴市永达化工厂地址常州市机场路(213016);江阴市璜土镇镇立路(214445)鉴定日期 2000.11.22该产品适用于轻质油品收发,装卸销售作业区等场所.吸收解吸性能优良,油气回收率(去除率)高达95%w,吸收过程吸收剂用量及损耗量小,使用安全可靠,吸收热效应不明显,使用寿命长,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属国内首创.该产品所开发的常温常压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正确新颖,回收技术切实可行,适用范围广.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