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语言学界,关于查德(L.A.Zadeh)的模糊(fuzzy)概念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的偏差,概念混淆问题比较突出。本文旨在明确查德的模糊概念,对一些错误认识和混淆概念作出分析、澄清,从而有利于一些相关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这一对辩证概念的提出是对现代汉语词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语言的运用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动态词义现象,通过研究其散文中的动态词义现象、形成途径以及影响因素,来探究余秋雨散文语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随着对模糊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模糊语言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从模糊语言的产生、功用和运用几方面对模糊语言进行探讨,目的是让它能更好地为人类交际和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不彻底、不完整的。在反应-思维-表达-交际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蕴含着偶然性、局部性、肤浅性,语言也就有了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语义上表现出来,交际在模糊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5.
《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释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一、义项的建立仍有不完备者;二、义项的划分有些字条未能达到“准确清楚,防止义项之间的词义交叉”的要求;三、义项的排列有因不明本义而使某个多义词义项的次第错乱或分类不清者;四、在引证方面某些例证与释义不合,或书证与释义不一致者;五、有时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也能收到准确的效果。若用精确语言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  相似文献   

6.
粒计算是当前计算智能研究领域中模拟人类思维的新方法,它覆盖了所有有关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粒概念是粒计算与形式概念分析相结合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针对动态形式背景中粒概念的更新问题,介绍了面向对象粒概念,分析了面向对象粒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变化规律,并在对象与属性逐步删减的环境下给出了更新面向对象粒概念的方法。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模糊聚类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模糊数学与区域环境质量研究自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Zadeh, L. A. )1965年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后,标志了模糊数学的诞生。查德认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人们将其精确化的能力随之减弱。在达到一定阈值时,复杂性与精确性则互相排斥;而与复杂性紧紧相伴的就是模糊性。查德将模糊与数学两个原本对立的概念统一为“模糊数学”,并把数学从简单的二值逻辑的基础上转移到连续值逻辑上来;把绝对的“是”、“非”变成更为灵活的东西,在适当的限阈(即λ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模糊证据理论的一个新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了Dempster所提出的随机集概念,并讨论了模糊信息源的不确定结构与模糊事件空间之间的关系,最后特别地用广义的上、下概率概念给出了模糊证据理论的一种新的解释,同时证明了模糊条件信任函数实际上是Dempster模糊条件规则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一种可能的事了.因为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我们作语言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更确切地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原来的思想,而不要因为作了语言分析,反而和作者原来的思想有了分歧.这一点在分析古代诗词时尤其要特别注意.因为古代诗词在语法结构上和一般散文不一样.诗词和散文在语法结构上的不同大致说来又概括为三点:其一,词序是汉语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说: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定语、状语在  相似文献   

10.
属性约简是数据挖掘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任何一个部门决策知识获取的关键技术。基于深入研究模糊粗糙理论、直觉模糊粗糙集理论在属性约简知识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定义区间模糊粗糙集的正域、依赖度与非依赖度等相关概念,提出一种启发式区间直觉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知识约简中是可行的,并且相比差别矩阵方法,能有效降低空间和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模糊数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数学学科。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ch)先生首先发表了《模糊集合》(《Fuzzysets》)的论文,首次将数学应用到模糊现象领域,引入了“隶属函数”这个概念。用它来描述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差异过渡,由此开拓出数学的一个崭新领域。因为模糊数学一经问世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渗透力,所以它的出现不仅使数学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而且也对科学的方法论带来了冲击,因此它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发展了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数十个大学更加把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一词很早见于我国古籍。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过;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文学家束《补亡诗》说:“文化内辑,武动外悠。”考察它的含义,前者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后者是与“武功”相对应的词汇,包含着“文治”的意义。古代语言中的“文化”概念均与现代文化学所运用的“文化”一词有区别。在现代科学上,“文化”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尤其是在人类学上,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科学术语。在欧洲,1420年时“文化”一词尚系指“农耕”。1865年,英国人类学派的创始人E·B·泰勒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专家系统中模糊概念的表达问题,提出了应用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来表达模糊概念。应用可能性理论和模糊逻辑理论来解决含有模糊概念系统的推理(模糊推理),并应用于一个专家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14.
姚琳 《海峡科学》2005,(7):54-55
语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培养良好的语感品质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向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所谓“语感”就是指语言意识,即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语感是当代美国语言雪茄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他假设人脑中存在一个来自遗传并为人类所独有的“语言习得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健 《科技信息》2013,(5):236-237
英语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英语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及其分类,然后结合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了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证明使用英语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6.
模糊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表达和处理不确定信息是现代智能和柔性系统的基本特征。人作为管理和决策的主体,在思维、判断和问题求解中时时要和不确定信息打交道。一类不确定信息是出于随机现象,可以基于现代概率统计原理和贝叶斯理论来处理。另一类不确定信息是出于概念上的模糊性,通常可用L.Zadeh的模糊集合理论(简称模糊理论)来处理。模糊理论是新兴软计算(SoftComputing)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对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的容忍。概念上的模糊性常常表现在不能用严格的边界线进行概念的定义。比如,如何理解和定义“大数”的概念。如果认为50是一…  相似文献   

17.
在作者提出的粒计算新模型──粒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粒系统、概念粒系统和粒概念等概念,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描述,其中粒系统的描述是五元组形式,即(U,D,L,H,J).当约束J的形式为一种特殊形式,即为概念中内涵与外延间反变关系的数学描述时,(U,D,L,H,J)就是概念粒系统.由此给出了概念粒系统的一些基本数学性质,证明了全体粒概念构成一个完备格──粒概念格,同时初步探讨了形式背景与概念粒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扩充了粒集理论的内容,完善了粒集理论.  相似文献   

18.
Will.R提出的概念格反映了对象与属性之间的精确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类认识的大量概念都是模糊的,因此研究模糊概念格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概念格,讨论了它的性质以及构造方法,给出了模糊概念的构造算法.最后,用一个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模糊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不明晰,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义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那些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为对象,研究如何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修辞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20.
陶倜 《科技信息》2010,(20):314-315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为直接。”《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