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研究了五种氮肥对长沙多索线虫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成虫,w(CO(NH2)2大于2.0%,w(NH4NO3)大于1.0%w(NH4)2SO4)大于0.25%w(NH4CI)大于0.5%时就有致死作用;而w(NH4HCO3)的致死作用更强,浓度大于0.1%时线虫死亡,对寄生前期幼虫,四种常用化肥的质量分数大于0.2%时致死或抑制其活力。  相似文献   

2.
植物线虫寄生策略及致病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寄生线虫与其寄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复杂的寄生关系,包括其取食的寄主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在分子水平上阐述线虫致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致病机理作为线虫生物学防治的理论依据成为线虫学研究的焦点.阐述了植物寄生线虫寄生策略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近丘陵中,调查了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以及鬼针草(Bidens pilosa)根周土壤中的线虫类群(Filenchus cylindricus,Aphenlenchus sp.,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riconemella spp.,Ogmasp.,Dorylaimida,无口针自由生活线虫),对线虫密度与季节、土壤深度和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小生境中野生菊科植物根周土壤线虫密度在不同季节有变化,但与季节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线虫密度会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以全年样品的数据分析,0~5cm土层的线虫密度明显高于5~10cm土层(p〈0.05).不同植物根周土壤线虫的类群和密度都有区别,说明植物种类会影响线虫类群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1993~1994年对寄生于稻飞虱的长沙多索线虫在湖北省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到稻田均有分布,其宿主有褐飞虱等4种,寄生率为63%~92.5%,线虫在田间呈聚群分布,土壤含水量低于15%的时致死。  相似文献   

5.
韩坤鹏  刘杨  万鹏 《山东科学》2019,32(3):23-28
分离鉴定危害栝楼和丹参的植物根结线虫,为两种药用植物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贝曼漏斗法自采集来的丹参和栝楼根中分离根结线虫,分离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果发现了6种植物根结线虫,其中丹参中分离到5种,即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纤毛棘刺线虫(Helicotylenchus apiculus)。栝楼中分离到2种,即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假强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tus)。该研究可为山东长清地区栝楼及丹参根部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食线虫真菌的种类,捕食机理及在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上的应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枣阳市稻田索科线虫种类及分布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索线虫的种类、宿主范围、自然寄生率、线虫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以及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从调查的8月18种昆虫中发现有4目6种昆虫被6属6种索线虫寄生,这6种宿主昆虫是褐飞虱、白背飞虱、中华按蚊、小划蝽和一种水虻。6种索线虫是长沙多索线虫、四川罗索线虫、奇异新四倍索线虫、褐飞虱两索线虫新种?宽索线虫及一待定种。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种子植物物区系中分布有中国特有属75属,约含128种,隶属于40科,科属种占中国同类的比例分别为:45.4%,23.4%和17.0%。  相似文献   

9.
在厦大校园和鸿山公园检查了15株吊灯花的根结线虫受穿刺芽孢杆菌感染的情况,株感染率为100%.用漂浮法共检查很周土壤的322只幼虫,感染率为58.4%,感染强度为8.9(1~200)个孢子/幼虫;用孵化法共检查从卵块孵出的390只幼虫,感染率为42.6%,感染强度为4.8(1~100)个孢子/幼虫.虽然两种方法都有效,但前者优于后者.迄今为止,吊灯花是自然界中穿刺芽孢杆菌感染最严重的一种寄主,其大面积自然感染表明吊灯花可作为制造穿刺杆菌菌剂原料的优良树种,有希望投入应用,进行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王莹莹 《大自然》2011,(6):36-37
线虫(Nematodes)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线虫动物门,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50万种线虫,主要包括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虫两大类,其中的非寄生性线虫约占总数的52%~65%。到上世纪90年代为止。科学报道过的线虫大约有2万种,其中约2千种为植物寄生性线虫,广泛寄生于植物的根、茎、...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至2006年对福建省长泰县柑橘根部寄生性线虫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7个属10个种,其中对柑橘生产有一定危害的是短体属、矮化属、茎属和真滑刃属中的部分种类,这4个属的种类在长泰县的柑橘树根部普遍存在.本文作者先报道其中的5个种,其中同形真滑刃线虫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烟草根结线虫拮抗真菌分离鉴定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省28个县采集152个土样及发病烟根,利用直接分离法和诱集分离法分别从根结线虫卵囊、卵、雌虫和幼虫分离到400株拮抗真菌,它们包括拟青霉属、镰刀菌属、普可尼亚属、木霉属、链格孢属、曲霉属、青霉属、柱孢菌属、茎点霉属、单顶孢属、钩丝孢属、节丛孢属、矛束孢属等21属及一些不产孢的拮抗真菌,其中淡紫拟青霉、厚垣孢普可尼亚菌、尖孢镰刀菌为分离频率最高,约占分离数的60%.卵囊、卵和雌虫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远远大于二龄幼虫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不同县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A new species of mermithid nematodes was collected from theinfected larvae of Agrotis ipsilon in Anqing,Anhui in 1984-1985.It is identif-ied as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Hexamermis.Hexamermis agrotis sp.nov.  相似文献   

14.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我国危害最大的森林病害,松树一旦感病便迅速死亡。调查黄山地区马尾松林内天牛种类以及天牛携带线虫的变化规律,为黄山市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安徽省黄山市博村林场通过野外和室内收集天牛,并对天牛进行整姿、鉴定,记录天牛种类和数量。为确定可以携带线虫的媒介天牛,使用贝尔曼漏斗法对可以危害松树且有活力的天牛进行单头天牛线虫分离实验,12 h后,用15 mL离心管接取漏斗下端的天牛浸泡液,将浸泡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含有线虫。根据携带线虫的天牛数量占天牛总数的比例计算天牛总体携带线虫比例;为鉴定天牛携带线虫种类,先通过室内真菌培养、观察线虫形态学特征对线虫进行初步鉴定,再使用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确定天牛携带的线虫是否为松材线虫,对于其他寄生线虫,通过28S rD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比对以及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类鉴定。此外,统计不同时间携带线虫的天牛数量以及天牛携带线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在黄山市博村林场共收集到4个亚科12个属的14种天牛,通过线虫分离实验确定可以携带线虫的天牛主要有2种: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2种天牛整体线虫携带率分别为45.8%和13.6%,通过形态学观察松墨天牛和小灰长角天牛均可携带两种不同形态的扩散型线虫,一种是尖尾形线虫,另一种则是圆尾形线虫。尖尾形线虫通过形态学和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被确定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而圆尾形线虫则通过形态学和系统发育树结果被确定为Contortylenchus sp.类线虫。6月19日至7月23日每周线虫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雌成虫携带线虫的比例依次为76.5%、66.0%、52.9%、34.7%和10.0%;松墨天牛雄成虫携带线虫的比例依次为76.5%、60.0%、50.0%、30.8%和14.7%,松墨天牛雌成虫携带线虫的数量依次为1 018.0、530.1、202.5、200.4和80.0条/头,松墨天牛雄成虫携带线虫的数量依次为495.1、68.3、74.9、8.2和3.8条/头。【结论】黄山市博村林场马尾松林内共收集到14种天牛,其中松墨天牛和小灰长角天牛都可以携带松材线虫和Contortylenchus sp.类线虫,但以松墨天牛为主,松墨天牛携带线虫的数量和比例随携带时间推移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5.
巴氏杆菌(Pacteuria penetrans)是根结线虫天敌中的优势种群,该菌能有效控制烟草根结线虫危害,提高烟叶质量和品质.本文阐述烟区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布特征,提出了利用巴氏杆菌进行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从而达到减少、控制根结线虫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厦门钟宅泥滩海洋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9年2月和1999年5月在厦门钟宅泥滩3个取样站取样,获得自由生活海洋线虫48种,隶属于3目19科41属。这些海洋线虫在厦门潮间带均是首次记录。主要优势种有变异毛咽线虫(Dorylaimopsis uariabilis)、Viscosia sp.、吞咽线虫(Daptonema spl.)、囊咽线虫(Sphaerolaimusbalticus)和Thalassomonhystera sp.等五  相似文献   

17.
厦门地区水稻潜根线虫病流行学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地区水稻潜根线虫,一年四季均能侵害寄主植物。3月上旬开始侵染秧苗,一年有2次高峰期,时间在5~6月和9~10月份,高峰期虫口密度为每克根含60.5~71.8条虫。病原的寄主植物有9科19种。禾本科的棒头草和莎草科的香附子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大,分别为94.9%和83.6%,病原的越冬场所均在水稻和寄主植物根部。促杀剂是防治本病的有效药物,秧田施药杀虫率为80.2%~82.6%,插秧前施药杀虫率达到83.3%~94.4%。  相似文献   

18.
我国松树寄生线虫分类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松树体内已经发现有寄生线虫46个已知种和一些未定种。分属于3目9科17属。其中,滑刃目(Aphelenchida)线虫数量最多,包括滑刃科(Aphelenchidae)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伞滑刃线虫属(Bursaphelenchus),外滑刃科(Ektaphelenchidae)外滑刃线虫属(Ektaphelenchoides)、外真滑刃线虫属(Ektaphelenchus)、隐滑刃线虫属(Crytaphelenchus),长尾科(Seinuridae)长尾线虫属(Seinura)等,总共40个已知种。垫刃目(Tylenchida)包括粒科(Anguinidae)茎线虫属(Ditylenchus),伪垫刃科(Nothotylenchidae)柱形垫刃线虫属(Cylindrotylenchus),纽带科(Hoplolaimidae)拟盘旋线虫属(Pararotylenchus),环科(Criconematidae)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鞘线虫属(Hemicycliophora)等,共6个已知种。矛线目(Dorylaimida)仅有1个未定种。根据不同目、科、属、种的线虫主要形态鉴定特征,编制了46种松树寄生线虫分类检索表,从而有利于人们方便地鉴定和区分松树寄生线虫.  相似文献   

19.
于2008年5月至11月在中国江苏、浙江和甘肃省进行了与松树相关的线虫种类调查。对马尾松、黑松、湿地松、赤松、油松健康树及病树和死亡树的122个样木进行了检测,将分离到的线虫进行了线虫形态学光镜和扫描电镜的研究。结果共鉴定出5个属的10个种,它们分别是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 B. mucronatus, B. aberrans , B. hofmanni, B. sp., Aphelenchoides macronucleatus Baranovskya, A. vaughani Maslen, A. bicaudatus, Ektaphelenchoides pini, Laimaphelenchus sp. Fuchs。大部分线虫发现于死亡或濒死的松树上,只有Aphelenchoides bicaudatus存在于健康黑松树种。Laimaphelenchus sp.存在于油松树皮下,这是该种线虫在中国和Seinura wuae以黑松为寄主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0.
潜根线虫的种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内外6个点调查水稻和2种杂草的根部寄生的潜根线虫种类.已查获Hirschmannielamarina,H.oryzae,H.mucronata,H.caudacrena,H.beli,H.gracilis,H.microtyla和H.imamuri等8个种.其中H.marina为福建省首次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各地潜根线虫100%是混合虫口.而H.oryzae在绝大部分稻田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