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本文对鹿茸皮肤及肉质部分组织块的培养及继代培养方法、从鹿茸各组织中分离细胞的方法及分离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进行了研究。由鹿茸皮肤细胞建立的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了近四个月,传至第三十代,由鹿茸的肉质部分建立的细胞系已在体外传了二十几代。传代工作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2.
将重组病毒在原代鸡胚细胞上连续传至30代(P30),其结果P30与第11代(P11)一样,在含中性红和X-gal的琼脂糖平板上为蓝色蚀斑;空斑法测定P11至P30,各代病毒滴度均稳定在3×10~7PFU/mL~4×10~7PFU/mL;血凝试验表明。不同代次的血凝滴度基本稳定在相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0与P11在同一位置出现相同蛋白带;血清中和试验证实传代后的重组病毒抗原活性及保护性稳定。重组病毒经传30代后,在生物学特性和表达水平上都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鹿茸的整体液氮保存及复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氮冷冻和复苏方法,可使在液氮中保存一年半的鹿茸组织结构不受任何破坏,细胞仍可在体外培养增殖、传代[到目前(1990.1)已传至第十五代,现仍在继续传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五指山猪(Wuzhi Shan Pigs,WZSP)表皮干细胞传至15代以上,初步建立实验用近交系小型猪WZSP表皮干细胞系。方法采集WZSP耳组织,通过中性蛋白酶消化获得表皮细胞,再通过0.25%胰酶 0.02?TA消化制成单个表皮细胞悬液,接种在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内,采用无血清条件培养基培养,0.25%胰酶消化传代。对所培养表皮干细胞进行AKP染色鉴定。结果表皮干细胞能够快速粘附在Ⅳ型胶原上,呈克隆状生长,已传至15代以上,传代间隔为7 d左右;取第5代细胞进行AKP染色呈阳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建立ESCs细胞系是可能的,经鉴定,所培养细胞具有干细胞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体外大鼠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的实验方法,观察不同代次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手术分离大鼠双膝内外侧半月板,采用胰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低糖DMEM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结果表明,原代半月板细胞形态呈多角形,轮廓清晰,8~10d可铺满瓶底;传代后的1~3代细胞,其贴壁及增殖能力加强,生长状态良好;传至4~5代尤其是第5代之后,细胞表型不稳定,密度稀疏,形态以长梭形为主且不规则,清晰度下降,传代周期延长;细胞鉴定结果呈阳性.双酶消化和低糖DMEM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的半月板细胞,第4代之前的半月板细胞可以为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光镜下研究了患“性腺萎缩症”海湾扇贝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患病贝生殖细胞肿胀或萎缩,发育滞后;消化盲囊、鳃等器官组织也呈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构紊乱,细胞变形、脱落甚至溃散,血细胞增生,出现强嗜碱性包涵体等异常结构。组织化学研究显示:消化盲囊及消化道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下降;鳃、外套膜中多糖类物质含量增加等。  相似文献   

7.
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及ES细胞样集落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并从重构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ES)样集落,以便对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来源的ES细胞样集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核移植重构胚激活率为60.48%(254/420),囊胚发育率为6.90%(29/420),6个囊胚中分离出ES细胞样集落,分离率为1.43%(6/420),3个ES细胞样集落能够稳定传代,至第5代时核型正常率分别为77.84%,75.18%,77.20%.分离出的ES细胞样集落具有岛屿状团状隆起结构,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体外可自发分化成上皮样或梭形细胞.实验证实小鼠唇部皮肤成纤维细胞能够支持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发育至囊胚,并能分离出可以稳定传代的ES细胞样集落.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RNA诱导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 ,观察外源RNA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发现所添加的不同RNA均可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将形态改变的细胞传代 ,发现改变的细胞形态可维持至第 3代。将大鼠肝RNA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传代至第 4代 ,每代留样做蛋白质SDS PAGE电泳 ,观察RNA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发现RNA诱导的细胞 ,1— 4代蛋白表达均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以乌龟脑和肝组织为材料,用φ=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也对肾、心肌、脾脏、尾部肌肉等组织进行了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原代培养的脑细胞(TBCs)和肝细胞(TLCs)生长良好,传代TBCs前3代生长稳定,第4代出现聚集生长,第5代出现"自发转化"现象,至12代,"转化"后的细胞体系生长旺盛;TLCs传代后不易增殖,第3代出现衰退;肾脏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有少量贴壁;心肌、脾脏、尾部肌肉的细胞培养都不成功。  相似文献   

10.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β-巯基乙醇和高糖培养基诱导MSCs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观察MSCs在诱导前后的形态变化;用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胰岛素的表达;用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β样细胞。结果:未经诱导的MSCs在培养体系中呈贴壁生长,长梭形,经诱导分化后,细胞逐渐变圆,并聚集成团;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表明细胞团内的细胞呈胰岛素染色强阳性反应:双硫腙染色阳性。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被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  相似文献   

11.
从亚显微结构观察患有由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的鳜烂鳃病的鳃、肝、肾组织和细胞的病变情况,结果表明:鳃、肝、肾组织和细胞均发生严重病变,其中鳃组织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肝、肾病变相对较轻,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细胞从肿胀,变性及坏死解体,坏死的细胞少见。  相似文献   

12.
杜仲细胞的悬浮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外植体在MS+2,4-D2.0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生长速度快、离散性好、适合于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2,4-D2.0mg/L+CH3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振荡培养,经3~4次继代,即可建立起悬浮细胞系;悬浮细胞的形状为长形、椭圆形、圆形和“月牙”形。  相似文献   

13.
扬子鳄胚胎脊髓胸段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尼氏染色及Haggqvist染色法观察了24例孵育3~62天的扬子鳄胚胎的脊髓胸段组织发生过程。孵育第3天,脊髓横断面近圆形,中央管呈长椭圆形。第6天脊髓呈卵圆形,中央管呈窄而长的梭形,套层明显。第12天,脊髓灰质的腹角明显,脊髓外周出现一薄层白质。第18~30天中,灰质腹角进一步扩大,背角逐渐形成。两侧背角不断向正中靠拢并合并,中央管缩小呈圆形。白质明显增厚并形成背索、侧索和腹索。第30~62  相似文献   

14.
南通沿海文蛤暴发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石腊切片法、以正常样品作对照,对2003年5月南通沿海发生暴发性疾病的文蛤不同组织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病文蛤各组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外套膜、鳃、消化管、足等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破裂或脱落,结缔组织增生、变性或溶解,血淋巴细胞增多,肌纤维结构松散、断裂,组织中嗜碱性细胞增多;鳃组织发生坏死崩解;消化盲囊腺泡广泛受损,导管上皮及结缔组织发生溶解。文蛤的这些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使其功能遭到破坏,是导致文蛤发病死亡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首先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三唑磷对日本?的安全浓度为 0.27 mg/L,然后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该浓度下三唑磷蓄积对日本(虫寻)4种组织细胞(肌肉、鳃、肝胰脏和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唑磷对肌肉损伤的主要靶部位是线粒体和肌原纤维,表现为线粒体内嵴肿胀、空泡化,线粒体溶解,肌原纤维断裂,明暗带不清楚;鳃细胞的损害表现为鳃丝水肿,细胞器溶解,角质层变薄,线粒体、内质网的肿胀、解体,细胞核不规则,核膜肿胀突起;肝胰脏细胞的主要损害特征为肝管微绒毛减少、线粒体水肿解体、内质网扩张、脂肪滴增加;心脏细胞的毒理变化为线粒体内嵴肿胀、瓦解,肌原纤维不规则,细胞核膜肿胀、突起,内质网溶解.鳃和肝胰脏中的变化要比肌肉和心脏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分别制作未感染蚌螨卵或已感染蚌螨卵褶纹冠蚌的外套膜、鳃、斧足、唇瓣、水管5种组织的切片,并进行显微观察与比较.结果显示,未受感染的蚌体内,各组织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结缔细胞分布均匀;而在受感染的蚌体内,各组织的上皮细胞排列不整齐,且在蚌螨卵的寄生部位周围形成一个致密的包囊,从而使其周边的组织受到压迫,上皮与结缔细胞变形.表明蚌螨卵的感染对褶纹冠蚌的多种组织造成了病理损伤,从而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鳜细菌性烂鳃病的鳃、肝、肾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鳜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烂鳃病的病理研究结果,病鱼的组织病变右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鳃组织的病理变化,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3个进程。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的鳃组织病变,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者几乎不出现,以炎性水肿和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18.
应用X线动脉造影、动脉灌注后巨微解剖的方法,对鲤鱼鳃部动脉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利用ABS树脂灌注其腹大动脉和背大动脉,制成鳃部动脉铸型,观察其空间立体构筑;并配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鲤鱼鳃部动脉排列规整,形态独特.鳃部动脉→动脉循环,具有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的双重功能;入鳃动脉主干上具有膨大的圆形隆起,可能起类似“血泡”的“鳃心”作用,尚与鳃部本身的物质交换有关;入鳃丝动脉及圆形隆起等结构表面的絮困状结构扩大了气血扩散面积,与鳃部的气体交换、物质交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