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提出了分析海洋温盐结构的一个诊断模式.分析的地区是120°W~180°W,65°N~70°N的Beaufort-Chukchi海区.温盐资料的时段从1970年到1993年,它们取自Moods(Master Oceanographic Observation Data Set).结果表明,浅海区(深度≤150m)和深海区的温(盐)廓线有不同的几何特征,设计的诊断模式可以模拟多种类型的温(盐)廓线,通过TF统计检验的温(盐)度廓线的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3℃(0.3g/kg),说明模式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诊断模式,分析了Beaufort/Chukchi海的温盐结构.发现在不同深度的海区及不同的海域,温盐结构有许多不同的特征.浅海区的温盐廓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有深厚的混合层,夏季则明显变薄.混合层深度在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变化;在分析的区域中混合层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变浅.夏季浅海区有较大的斜温(盐)层梯度,其强度自东向西变弱.深海区的温盐廓线也有季节变化,但主要发生在浅水层,且不如浅海区明显,夏季温(盐)度廓线第一斜温(盐)层的梯度比第二斜温(盐)层的大,但比浅海区的强度要弱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南部1997年8月温度、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1997年8月中旬台湾海峡南部海区的CTD资料,分析该调查海区温度、盐度的分布特征.其结果表明:1)温、盐垂直分布主要存在单跃层、双跃层及均匀分布3种类型;2)南澳近岸及台湾浅滩南部和澎湖以北海域存在上升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复Morlet小波变换对海洋水文要素时间序列的年际变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南沙海区月平均表层水温时间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南沙海区月平均表层水温时间序列各时间尺度上的时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2.5年和5年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10年7~8月浙东海域3条断面中的25个站,通过对该区域夏季浊度和叶绿素α的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合水温等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初步揭示该海区海洋沉积和再悬浮过程对浊度和叶绿素α分布的影响,指出浊度在上升流涌升强烈的地区往往出现浊度最大值,这与底层物质的再悬浮有关;叶绿素α的分布除与营养盐相关外,温盐等水文动力条件对其分布特征也起着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九龙江口桡足类和盐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就九龙江口几种常见桡足类在不同盐度海区中的分布,结合实验研究结果来探讨桡足类和盐度的关系。每种桡足类具有一定的盐度范国,包括耐盐的高、低阀值。在其适盐范围内,盐度的变化并不影响动物的存活率,但超过了这一范围,存活率不同程度地明显下降,中华异水蚤雌性和雄性、中华哲水蚤雌性、瘦尾胸刺水蚤雄性和太平洋纺锤水蚤雌性的存活率和盐度呈线性相关。海区桡足类分布的盐度范围和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盐驯化对动物的耐盐能力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潮流、盐度数学模型,考虑三维波浪辐射应力和波流共同作用的底部剪切应力作用,以最简单的理想河口为例,对不同强度波浪场下河口及海区盐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波浪后,河口区盐度(表层和底层)均呈减小趋势,而海区表层盐度增加,底层盐度略减小.该研究直观地显示了波浪对河口盐度输移的影响,对全面揭示河口盐度输移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即模式设计部分.为研究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气候及气候变化,我们参考国外有关区域模式,设计和建立了一个有海底地形的六层斜压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分辨率为5°经度×4°纬度,积分区域为70°S和70°N之间的全球海区,最大深度3750m.模式方程为静力近似和Boussinesq近似下的原始方程,模拟海流,温度和盐度.以年平均风应力,年平均海表热通量和盐通量作为强迫条件,从静止状态开始积分,时间足够长以后获得稳定的海流.温、盐分布.另一文将叙述模拟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青藏铁路鸟岛段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害为研究背景,在室内填筑路基实体模型,进行封闭系统中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模型试验,分析冻融循环条件下普通路基和注盐路基的温度和位移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周期性变化,普通段和注盐段的温度均呈现出正弦曲线变化规律,试验段温度波动范围为环境波动范围的三分之一左右;普通段两个断面路基土体在固结沉降过程中呈现出有规律的抬升和下沉,注盐段呈缓慢下沉;普通段和注盐段两个试验段四个断面路基土体冻胀最大值分别为0.23 mm、0.10 mm和0.06 mm、0.05 mm,注盐之后路基冻胀减小平均约74%,说明注盐对于路基土体冻胀有很大的抑制的作用,注盐法整治路基冻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二维流体动力学和盐扩散方程所组成的偏微分方程组出发,以有限差分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分别求解潮波运动方程和盐扩散方程,计算结果较理想地反映了厦门湾潮流场和盐度场的分布规律,此计算方法还可用于研究该海区的污染物迁移扩散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台湾海峡南部二测站1997年8月温、盐垂直分布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台湾海峡南部 2 个定点多周日观测站 1997 年 8 月的 C T D 资料,进行温、盐垂直分布时间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二测站调查期间基本上都存在温、盐跃层,跃层的强度和深度随时间变化较大,显示出较为复杂的温、盐垂直分布,与多种水系在此交汇有关.但二测站的下层稳定地存在低温高盐的海水,有向上涌升的趋势,并受潮流的影响,可见其所在的海域应为上升流区  相似文献   

12.
高盐废水中低温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产品加工业利用海水作解冻用水所产生的大量高盐低温废水,本文主要研究了低温对高盐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分别从快速降温和缓慢降温两种不同方式测定了低温对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6~15℃),50%海水比例时,随着温度的降低,COD去除率下降,且快速降温比缓慢降温对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更大.从而得出,在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耐冷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验改进的Argo延时质量控制方法对盐度漂移误差的校正效果,分别利用现有质量控制方法和改进方法,对太平洋海域3个代表性Argo浮标盐度观测资料进行了延时质量控制,并利用船载温盐探仪资料或高质量浮标资料,对2种方法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温盐度变化较大的海域,改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和判断电导率传感器发生漂移的浮标起始观测剖面,而且可以有效地校正由电导率漂移所带来的盐度误差,且校正的精度高于质量控制方法。在温盐度分布比较均匀的海域,2种方法对浮标盐度漂移误差的校正结果几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西涠洲岛附近海域发生的赤潮实况,分析2003年7月和2004年6月广西涠洲岛海域赤潮发生与海洋水文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涠洲岛雨季来临之前,气温、海水温度增加,海平面气压、相对湿度下降,风速减弱容易诱发赤潮,赤潮爆发后对该海域盐度影响较大。降水量的多少是影响赤潮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海洋水文气象要素条件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舟山以东浅水海域夏季水团分布及温、盐日变化规律,基于舟山以东浅水区域时间分辨率为1h的温盐深(CTD)站点数据,首先对数据剖面取平均以研究其温、盐场结构特征,然后利用Fuzzy聚类法对该区域进行水团划分,最后根据水团划分结果分区域统计分析跃层特征,并计算温、盐日变幅极差值以研究其日变化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可分为沿岸流水团、近岸混合水团、黑潮水团、东海中-深层水团、东海中-深层混合水团;受黑潮支流与沿岸流混合下沉的影响,调查海域中部中-深层水体相对高温、低盐;沿岸流区与黑潮水区10~20m深度层的温、盐日变幅较大,与跃层深度对应较好,表层、次表层的较小,底层的近似为0;近岸混合水团跃层上界深度最大、平均强度最小,该区域表层、底层日变幅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验证Aquarius海表盐度遥感产品数据在不同大洋和波束的反演精度,为其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盐度观测数据评估Aquarius卫星在重点海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不同波束对应的海表盐度产品精度。【结果】相对于波束2和波束3,波束1海表盐度与Argo观测最为接近,偏差和均方根差分别为0.003psu和0.397psu。与大西洋和印度洋相比,太平洋反演精度最高。在中纬度地区,盐度偏差较小,约为0.1psu;在南北纬20°和高纬度区域,盐度偏差较大,约为0.2psu;低海温和高风速对盐度误差也有重要贡献,低海温对应的弱亮温信号和高风速下的不准确的海面粗糙度模型是导致盐度偏差的主要因素。此外,利用Argo月平均海表盐度观测数据评估了Aquarius卫星海表盐度三级产品,均方根差在0.27~0.34psu之间,平均值为0.31psu。在二级和三级产品中,V3.0SSS_bias_adj的均方根差相比V3.0SSS均降低约0.04psu。【结论】与V2.0数据产品相比,V3.0二级产品精度有了的较大提高,三级产品无明显改善,升轨和降轨的偏差依然存在。海表温度校正能够提高盐度反演的精度,使得均方根误差下降0.04psu。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盐度的突变和渐变实验研究了大黄鱼幼鱼对低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盐度突变实验中,将大黄鱼幼鱼直接从海水(盐度27.2)移入盐度为3~24的水中,72 h内不会导致明显死亡;从海水移入盐度为2的水中,72 h的存活率可达72%;从海水移入盐度为1的水中,3 h后开始出现死亡,24 h内大部分死亡;从海水移入淡水中,6 h内全部死亡.在盐度渐变实验中,将大黄鱼幼鱼从海水直接移入盐度为6的水中后,再以不同的幅度降低盐度,在盐度高于3时,大黄鱼幼鱼的死亡率与相应盐度的突变实验相比无明显差异;在盐度低于2时,大黄鱼幼鱼的死亡率低于相应盐度的突变实验的结果.研究表明,大黄鱼幼鱼具有较高的低盐度耐受力  相似文献   

18.
中街山列岛海域增养殖区表层营养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2010年春、夏、秋季中街山列岛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指标及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海水温度、盐度、pH、溶解氧、COD、无机氮(DIN)、无机磷(DIP)的月平均值均呈季节性显著差异。COD平均值较低,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就DIN而言大多数站位为劣四类海水,而DIP表现为大多数站位属于二或三类海水。E值表明海水基本处于高富营养状态,且富营养化状态指数中COD占优势,其次为DIN,这两者起到绝对性作用;N:P值表明调查海区的海水基本处于P限制潜在性营养;有机污染指数A值表明所调查海域海水基本处于轻度有机物污染。营养盐与盐度和pH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磷酸盐的负相关最为显著,且各营养盐之间大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侍茂崇  陈妍宇  陈波  丁扬  刘振 《广西科学》2019,26(6):614-625
为获得北部湾生态要素分布规律更全面的认识,本文基于北部湾海表层温度、盐度和有关生态参数的遥感数据,利用2007年"908"专项调查资料,结合海流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2007年夏季(6-8月)的海表层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an,POC)、颗粒无机碳(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an,PIC)浓度的分布态势并给予合理的动力机制解释:(1)北部湾表层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自东向西、由近岸向湾中部逐渐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为琼州海峡、广西沿岸、越南沿岸和海南岛西南侧近海海域;(2) POC和PIC空间分布特征与叶绿素a相似,低值区均主要集中在湾口水交换较快区域;(3)入侵高盐水的33.5 PSU等值线最北可达到21°N;湾内存在一个上升流区域形成的高盐核心;(4)北部湾水温的高值区分布在广西沿岸和越南沿岸的浅水区;(5)叶绿素a、POC和PIC高值区与沿岸径流有关;(6)海南岛西南部叶绿素a、POC和PIC的高值区与上升流有关。上述分析虽然只是2007年一年的结果,但是结果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峡南部1999年8月温、盐、密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年8月份的CTD资料,对台湾海峡南部温、盐、密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粤东及闽南沿岩的上或流在调查期间为明显,上升注的低温中心位于南澳岛以南区域;2)台湾浅滩东侧在调查期间也存在上升流;3)在南澳与台湾浅滩之间海域,存在一个来自西南方向的高温、低盐、低密水舌,显示地区域受来自粤东沿岸水的影响、粤东沿岩水与表层离岩的低温高盐水逐渐混合,垂直方向,粤东沿岩水影响范围可达20-30m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