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诗经·国风》多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据此,《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以女性为《诗经》的原创主体。基于女性在《国风》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国风》考察我国古代女性审美意识的相关问题。《论语·子罕》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表达了孔子对容貌之美的诱惑甚于德性之美的焦虑。《国风》作为女性创作且大多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的作品集,突出体现了女性的“好色”观。具体包括:清晰的“性别”及角色意识、以形貌之外形美和德性之内在美为审美对象和审美标准、以真挚的情感为精神内核、因礼教约束而形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特征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东晋南朝是一个崇尚美的时代,士大夫们傅粉施朱、步行顾影、神情潇洒、风流倜傥;他们的心灵和艺术殿堂更是一个美的天地,王羲之父子之书法,顾恺之、陆探微之绘画,戴逵、戴顒之雕塑,陶潜、谢灵运之诗文……“美”成为时人所标举的时代和社会群体意识。 新的美学思想的发韧、审美范畴的独特创制、审美趣尚的微妙嬗变、构成此时美学别开生面的独特风彩,以此为中介,铸就了我国传统美学大别于西方美学的个性特色。东晋南朝是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的时代,更是美的自觉的时代,它处于文化的转型期,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此时的美学精神是宏观领会我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的概念、女性身体的审美演绎与各阶段女性身体美的时代特征的阐述,分析各个不同时期对女性身体审美的实质:男性,通过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构建了美的标准,女性顺从这种标准以满足男人的审美欲望,才能得到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认可.男权文化通过社会审美标准重重叠叠地控制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从而再现历史上两性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人本”思想在柯岩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为两个大的层面,即“人民”与“人”。这种以“人”为介体和载体的生活之美与时代之美,永远都是谍智与道德的结合、表象与本质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变绎。所以,柯岩对“美”的发掘和表现,也总是自觉地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最后又笃定要落脚在这个基本点上的。柯岩的“人本”思想已经在其文学追求与审美取向中扬励和体现得十分深广,是实实在在的创作实践和真真灼灼的目标追求。这也正是柯岩文学创作的潜力、活力、引力与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在品评人物时有很大的重“才”倾向,其“才”的内涵有“治才”、“辩才”、“艺才”之分,其变异的轨迹大致是由社会功利性转向半非功利性,最后过渡到审美意义上。“才”在六朝美学“魏晋风度”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作品中的女性美,不仅仅是“容华绝代”的美人,更重要的是人性中“善”的美质;同时他又将“天真”、“至诚”作为了女性美的评判标准。蒲松龄通过自己笔下的女性之关,为美为情张本,无疑具有叛逆传统的审美倾向。囿于时代和传统,作者又认为:女性只有在传统中生存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她们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又赋予这些女子以传统道德中的“贤能”之美,这虽不是真实的人性,而是人性被异化后外现的“德性”,但蒲松龄的“贤德”,却是有别于传统的“三从四德”的。在蒲松龄为我们展示的女性美的天空中,虽然有他对于女性美认识既叛逆又传统的矛盾与不和谐,但总的采说,他以自己特异的女性美的标准,颠覆了传统及其规范。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的情感共振。“新亭对泣”史实被初唐史家接纳与记载后,逐渐被经典化,经历代文人直引、化用、反用等成为母题性质的文学事典,涵盖诗、词、赋、戏剧等多种审美性文体,更辐射至经部文献。在不同文化场域与政治语境下,文人联系自身,从悲情之美与家国情怀两个基本意涵中抽绎出兴亡之叹、隐遁情怀、悲愤之感、飘零之情、困窘之态等多重引申涵义,使“新亭对泣”术语成为一个丰富的语义场。探赜“新亭对泣”经典化历程,可明晰文学经典生成与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契机,丰富人们对中华文化基因中以悲为美与忧患意识的具体认知,加深人们对审美文化共同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三国魏晋南北朝既是分裂动荡黑暗的时代,也是精神自由解放的时代。对人性、个性及人的价值追求——“人格审美”,已成为时代潮流。于是,久违了的、由屈原创造的君子形象(兰蕙),自然地被赋予了新的“品格”:人物品藻——以“美”自赏或鑑人。此时的君子(兰蕙),大抵已非屈原时代的安邦定国,亦非汉末下层落魄人,而是具独特个性又极富才情的士人阶层精英——“俊杰”(俊士、俊才、俊良、俊彦、俊秀)。即便承《招魂》而以“兰蕙”写景,亦是“自我”的反映。若论此时“兰蕙”被赋予的新意,则是越八百年上承屈骚善与美的传统,又凸现“欣赏人格个性之美”的时代特色。相关史料及学史上名家诗.提供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9.
文字产生时同绘画艺术就有密切的联系,两者都采用了相同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看文字和绘画的起源是一致的,即“书画同源”,既然如此,文字画及其演化结果—一原始文字都必须蕴含绘画艺术的美学意识,具有利用形式来表现美,反映美的特点,也说明汉字在形成之初,在形式上就有了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使汉字形体具有可供欣赏的功能。汉字是一种方块形体,表意象形,构造复杂的文字,有它独具特色的形体结构。汉字的结构可概括为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包括左中右结构)和内外结构三大类型。从实质上看,汉字这几种结构不…  相似文献   

10.
以“和”为美,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它以“适中”、“时中”为美学原则,以“和谐”为美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体操教学具有鲜明的艺术性,“体育”与“美育”并重,既健身又健心,才体现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这一现代学校体育观念。体操教学的艺术性,源自于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体操运动美,即技术动作美和形体姿态美。体操教学是挖掘、开采、塑造美的工程,要加强形体姿态美、心灵美、创造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雅俗之辨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标准,而在魏晋南朝时代,雅俗对举更是成为品评人物整个人格乃至一切精神产物的尺度。《世说新语》在对魏晋名士风度的描绘中,不仅刻画了魏晋士人高蹈脱俗的“雅”的一面,同时也充分表现了魏晋士人“俗”的一面,主要体现为俗情、俗趣、俗语。  相似文献   

13.
在谢朓诗风接受史上,李白、杜甫的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李白称赞谢诗“清”的一面,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不以为然,但他的诗作却实际上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而杜甫,则既推许谢诗的“清”,又完全接纳谢诗的“丽”,从更客观全面的艺术价值角度审视关照谢诗,其诗作全面接受了谢朓的诗风,从而完成了谢诗诗风接受的转关。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期,对于男性容貌仪表的关注品评蔚然成风,男性超过女性而成为审美的主要对泉。《世说新语·容止》通篇描述男子的美姿容与妙神韵,塑造了一批卓尔不群的美男子形象。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玄学的兴起等,都与这种男色受宠的独特审美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怀柔之美,美在风景,这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里的山水,既有“江南之秀”,又具“北国之雄”,古老的长城、千年古刹、原生性森林、高山峡谷、湖泊河流瀑布,让人留连忘返。 而深入怀柔,品味怀柔,便会发现怀柔真正的魅力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读宗白华《美学散步》,只觉得到处是珠玑、佳酿,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他在1940年发表在《学灯》上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从“魏晋人在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到“晋人的道德观与礼法现”,以优美的语言深刻论述了晋人的“千古风流和不朽的豪情”,让人处处体会到晋人对美的追求,从中看见一个时代的背影。然而这样的文章放在今天恐怕是算不上学术论文的。  相似文献   

17.
全文力图从诗人对社会、人生之美与艺术创作之美的审美追求中,揭示其潜在的丰富的审美意识。诗人对社会的审美理想是:端拱为尊,无为而治;政治清明,勤政于民;宽猛相济,人际和睦;风俗淳古,社会安定。希冀实现“事君”“荣亲”的美愿,保持独立自由的人格美,追求醉失天地的美感,即构成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审美追求。谪仙心目中的艺术创作之美,则主要表现为:清真自然之美;风清骨峻之美;壮柔兼具之美;言外蕴情之美。  相似文献   

18.
公文写作蕴含着丰厚的审美品格,它以阳刚为经,以阴柔为纬,呈现出刚柔相济、气势雄浑、文质彬彬的和谐美。文章从阳刚正气之美、阴柔大和之美和气势雄壮之美来研究公文写作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从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审视中西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中国文化在艺术传统上坚持以善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尚善;而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求真。中国文化在艺术追求上是以“韵”为旨归,而西方是以“美”作为其最高审美范畴。本文以审美方式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以及原因、意义等,对中西文化内在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宏观的考察,以便对中西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共同美”现象曾经是美学研究中的热点,本从审美主体、客体以及审美情境诸方面分析了审美活动中的“人的现实”,对美与人的“分离说”以及美的纯碎“形式说”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方法论为共同美寻找理论依据大失之偏颇,进而试图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共同美”是难以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