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鲎素是一种高效的、广谱的抗菌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实现鲎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鲎素在体外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的稳定性.本文采用不同温度、pH值、体外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B )分别处理鲎素.通过检测鲎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来衡量鲎素生物活性稳定性;采用HPLC法检测鲎素残留量,通过HPLC图谱变化来评定鲎素分子结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在t < 120℃、pH < 10.0作用情况下,鲎素对大肠杆菌K88的MIC为1.25~2.5 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鲎素残留量在65.5~70.2μg之间;鲎素对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对胰蛋白酶、羧肽酶、弹性蛋白酶的作用稍微敏感.在胃蛋白酶浓度小于 320 U/mL,胰蛋白酶浓度小于40 U/mL,羧肽酶浓度小于20 U/mL,弹性蛋白酶浓度小于2.5 U/mL作用下鲎素仍具有活性.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鲎素抗菌肽具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同时鲎素具有一定的耐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鲎鲎素抗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中国鲎血细胞经酸提取后,抽取液经SephadexG-50凝胶与CM-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剂柱层析,分离得到鲎素(tachyplesin).体外(invitro)实验表明,鲎素在较低浓度下就可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中以葡萄球菌对鲎素的反应最为敏感.其最小致死剂量为10μg/mL.这表明,鲎素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它是鲎血细胞用以抵抗入侵微生物的自我防御系统的主要组份.  相似文献   

3.
中国鲎鲎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胃癌BGC-823细胞,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2.0μg/ml鲎素处理的BGC-823细胞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减弱,细胞生长抑制率达62.67%,细胞分裂指数下降40.91%,处理后细胞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反应减弱、分布改变、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分别下降40.59%和76.05%。结果表明,鲎素能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活动,具有与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相似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鲎鲎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应用从中国鲎血液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研究鲎素对胃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观察显示经2.0μg/mL鲎素处理的BC-823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细胞体积增大,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核质比例变小,核仁数量减少、体积缩小、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经鲎素处理后BGC-823细胞表面微绒毛稀少,细胞边缘丝状伪足减少,片状伪足增多;细胞核形态较规则,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线性粒体量增多,结构较为一致,高尔基于较为典型发达状态,并出现粗人质网增多和多聚核糖体减少等变化,结果表明,鲎素能有效改变胃癌细胞恶性形态结构特征,从而对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白头翁素生物活性中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原白头翁素的结构是带γ-亚甲基的共轭不饱和五元环内酯设计合成了五种辅助化合物:α-当归内酯、β-当归内酯、α-亚甲基-γ-丁内酯、β-亚甲基-γ-丁内酯γ-亚甲基-γ-丁内酯,以研究原白头翁素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通过五种辅助化合物和原白头翁素的生物活性实验,得出了原白头翁素的抗菌生物活性中心为连在五元环内酯上的亚甲基(甲叉,methylene CH_2=)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粉纹夜蛾离体细胞抗菌肽的诱导和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每细胞1000个灭活的大肠杆菌诱导粉纹夜蛾传代细胞,诱导细胞的上清液经三氧醋酸沉淀的取诱蛋白,抗菌活性用液体培养抑制测定法进行检测,试验证明,细胞诱导后第8h开始产生抗菌物质,第12h达最高峰,提取的抗菌物质经100℃处理4h保持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天然抗菌肽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拮抗物质。本实验利用实验室构建的基因工程菌Chjch1诱导表达了阳离子抗菌肽。表达蛋白经Tricine-SDS PAGE凝胶电泳分析确定了重组蛋白单体分子质量的正确性。经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确定表达量为29.67mg/L。摇瓶发酵菌体最大生物量达20.8g/L。活性实验表明,重组蛋白发酵上清液对微黄色八叠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毒杀力,30μL,96h的发酵上清液对微黄色八叠球菌抑菌直径2.6cm,对大肠杆菌抑菌直径为2.36cm。  相似文献   

8.
猪小肠抗菌肽的提取及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新鲜猪小肠超声破碎,经高温处理、乙酸浸提后,再经Sephadex G100和Sephadex G25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并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经Tricine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分析为一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5972Da左右,得到电泳纯的猪小肠抗菌肽。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C840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绿脓杆菌ATCC27853株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并能灭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天然食品防腐剂分子结构修饰与抗菌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抗菌物质肉桂醛、肉桂酸和富马酸进行分子结构改造和活性预测,合成得到α,β-二溴代肉桂醛、α,β-二溴代肉桂酸甲酯和α,β-二溴代富马酸二甲酯3种新化合物.对3种新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值进行理论上的计算,并通过实际测定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随着α,β-二溴代及酯化,最低抑菌浓度值降低,即抗菌活性增强.3种新化合物在各自母系化合物中的最低抑菌浓度值相对最低,抗菌活性相对最强.3种新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吻合度大于85%,理论预测值与测定结果是相当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短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研究表明,除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外,抗菌肽还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基于对抗菌肽的分类与特性、结构与活性、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综述了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究壳聚糖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其稳定性和抑菌作用的变化;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种,主要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壳聚糖浓度(壳聚糖浓度范围0~20 g/L)、温度(冰浴,25℃,60℃,121℃)、金属离子种类(NaCl,MgCl_2,FeCl_3)和浓度(0. 1 mol/L,0. 2 mol/L,0. 3 mol/L,0. 4 mol/L,0. 5 mol/L)、酸溶剂(HAc、HCl、柠檬酸),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各影响因素下,壳聚糖的稳定性及抑菌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不同温度下,壳聚糖均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对壳聚糖的性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酸溶剂溶解壳聚糖时,其稳定性和抑菌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抗菌肽琼脂糖孔穴扩散法与比浊法测活比较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肠杆菌K12K31为标准菌株,采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和比浊法相结合,对抗菌活性活力进行测定。通过细菌浓度的变化和抑菌圈大小来确定样品的活力单位,生物统计结果表明,活力单位(u)与抑菌属直径(d)两者之间存在定量在正相(u=0.06d)。  相似文献   

13.
兔圆小囊组织中抗菌肽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成年健康家兔,经腹腔注射猪大肠杆菌刺激后,取圆小囊组织以捣碎机捣碎,沸水浴处理后,以5%乙酸提取,调整pH值后,经SephadexG100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并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获得纯化的抗菌肽类物质。纯化物经Tricine SDS-PAGE,银染后分析为一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7000Da左右,经超滤分析,纯化物的分子量大于3000Da。抗菌肽粗提物和纯化物经体外抗菌实验,对大肠杆菌(078)、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沉淀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沉淀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硝酸银后,在500℃下灼烧,制备了具有抗菌功能的线银沉淀二氧化硅抗菌剂,并检验了其抗菌性能;还对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测试结果表明,沉淀二氧化硅的载银量在7%以上时,所制备的抗菌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杀菌率达到100%,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用于抗菌塑料、抗菌食品包装、抗菌卫生纸和抗菌纺织制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大蒜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大蒜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期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结果:大蒜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结论:大蒜多糖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距矢量(MEDV)表征肽模拟物的分子结构,并与包含N、0、S杂原子,饱和与不饱和键或共轭体系的二肽分子的生物活性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两组二肽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对于58个二肽组,模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842 3和RMS=0.535.对于48个二肽组,R=0.819 9,RMS=0.357.为了检验QSAR模型的预测能力,对两个二肽组数据集进行了交叉校验(CV).采用LOO法即每次从n个样本中抽出n-1个样本建立0SAR模型继而用该模型去预测余下的1个样本的生物活性的方法.对于58肽组,58次预测的生物活性与原实验活性之间的R=0.790 6,RMS=0.608,而48肽组的R=0.742 2和RMS=0.417.MEDV只利用了分子二维拓扑图中元素电负性和相对化学键长的有关信息,不需要任何三维结构知识或分子校准步骤或有关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此外构建QSAR模型时只利用MLR方法而不需应用主成分回归或偏最小二乘技术.方法简便快速,模型稳定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8-羟基喹啉和3,5-二硝基水杨酸合成了一种黄色的超分子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此超分子化合物结构得以稳定。抑菌活性测试发现此超分子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8-羟基喹啉和3,5-二硝基水杨酸,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大肠杆菌对黄粉虫抗菌肽的诱导效果,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的大肠杆菌诱导黄粉虫产生抗菌肽,经过诱导的黄粉虫于12、24、36、48、60、72 h时,分别粗提其中的抗菌肽,测定其浓度和抑菌活性,同时,统计了大肠杆菌诱导的黄粉虫体内细菌含量。结果表明:经诱导各个时间点的黄粉虫抗菌肽浓度均显著高于未诱导的黄粉虫组(P0.05),且在诱导48 h时产生的抗菌肽浓度最高,大肠杆菌和灭活大肠杆菌诱导黄粉虫产生的抗菌肽对3种细菌的抑菌直径均显著大于未诱导组,且对大肠杆菌抑菌力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P0.05),大肠杆菌诱导48 h后的黄粉虫中细菌含量为9.5×10~4 CFU/g,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饲料中细菌总数最低值2×10~6 CFU/g。提示,用大肠杆菌诱导黄粉虫能刺激黄粉虫产生高表达量的抗菌肽,并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