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前期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运用传统阐释观念对杜诗进行阐释。前者力图考辨史实,批驳旧注,后者力图阐发杜甫的"蔼然忠厚之本心";前者侧重"知人论世",后者侧重"以意逆志"。两者各有特色而又互补,共同丰富和发展了杜诗学。  相似文献   

2.
杜甫平生所著诗史因其深远的文学素养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而饮誉中外,倍受推崇。随着杜甫热的兴起,英译诗史也成为了一股影响深远的文化驱动力。中外学者对杜甫史诗英译的研究虽取得丰硕成果。然而,研究角度大多集中于诗中意象’语言或形式等方向,而对飘扬过海后诗文本身逐渐消瘦的美学意味的研究却非常有限。在英译过程中,由于众多主客观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制约,原诗的意境、形体、所蕴含的时代内涵以及文化信息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缺损和消弱。  相似文献   

3.
从接受美学和阅读实践的层面上看。文学文本是一个开放的阐释对象。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具有极大的自由,呈现出不同的个性,但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又不是随心所欲的发挥,而应该从文本出发,透过文本的语言、形象和结构来解读其蕴涵。  相似文献   

4.
杜诗的炼字艺术历来为学界所推崇。文章重点论述了杜诗炼字的体现、规律及成就、原因。  相似文献   

5.
杜诗“逃禅”一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禅"一词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宋以后,文人多用之,但其意义却多有不同,历代注家对此词的理解也多有歧义。杜诗"逃禅",其义实为"逃出禅戒",后引申发展为"遁世而参禅事佛",即逃入禅,同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第三义:禅坐,有类似禅定之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诗史思维”纵论杜甫诗学 ,详细论述了杜诗中诗与史的异质同构思维特征、诗史思维的精神指向、诗史思维的文化底蕴、诗的时事化与时事的诗化及诗史思维中的叙事主体及时间距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其早期诗歌在创作中追求复古变雅。明末社会动荡及其经略天下之志,使得方以智在早期诗歌创作中,自然而然的隐系当世,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的人生苦难遭际。诗歌情怨不怒、激壮沉实,极具“诗史”特征。  相似文献   

8.
"诗史"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古典诗学概念,以此为中心而历史地开展的人文阐释活动,积淀着大量的思想与历史经验。尽管它早引起了历代文论者的注意,并有了多维度的探究论述,但其底蕴仍旧具有可阐释的空间。试图从浅处入手,在梳理"诗史"概念的源起与演变中,就其概念及定位两个角度进行思辨,不失为一种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十分重视党的理论建设,他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阐释即是其建党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将民主集中制视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充分论述其辩证内涵;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党组织能高度统一的基本因素,肯定其地位的高度;强调其基本原则必须无条件执行,同时他认为在实践中党员应灵活处理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刘少奇在其阐释中吸收并发展了毛泽东的对立统一观点,并将毛泽东关于党的纪律的原则纳入到民主集中制的范畴。与毛泽东重积极意义阐发,并注重从外部激发的观点不同,刘少奇重概念的阐释,注重党员将民主集中制内化为自身理念,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将民主集中制与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一向有文史交融的优良传统,"诗史互证"正是这一传统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唐诗的教学领域,"诗史互证"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史可以证诗;另一方面,诗也可以证史。教学中的"诗史互证"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在唐诗教学中可以采用"诗史互证"的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入课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金翼>是林耀华先生的小说体人类学著作,旨在剖析同一个村毗邻而居的两个家族的命运,是对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金翼>作为一部代表性的民族志专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之进行研究的文献已不少.站在诗学的角度,可以对之进行另一种解读,即<金翼>是诗意的柄息、诗性的生产、诗化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人之栖居"是海德格尔后期的主要思想。他把栖居之所具化为天地神人所构成的"四重整体,"通过建立一个本真的自然世界而恢复神与人,存在与大地的本源联系,使人与物的存在居于澄明。无独有偶,张炜在其小说《九月寓言》里也做了同样的努力:对"地瓜"、"黑夜"、"九月"等独特的意象的歌吟,极富诗意地还原了自然生命的本真形态;同时,通过对小村人流浪与安居两种生存境遇的诗意描绘,昭示了诗意栖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陈染的文本中,象征手法大量泛化,不再是辅助方法,而是一种独立的、主要的表现手法.陈染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可以归结为事象、人象和景象三类进行阐述;陈染文本的诗意内涵、意象境界,是通过运用各种形式的象征手段达到的.  相似文献   

14.
在唯物史观中,制度首先是社会基本结构,制度又是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是利益关系的对象化形式。相比而言,新制度经济学则在一般、抽象的基础上分析制度,缺乏对宏观社会制度及其变迁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终风>篇的诗旨历来歧说众多,文章一方面对此作了分析汇总,同时通过对文本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不同前人的新说,认为此诗是一怀春女子在阴雨天由于思念心上人而作.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少数关注现实的诗作并未影响他前期的基本取向;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咏写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逼仄的现实前却无由逃遁;抗战中的罹难,最终转变了诗人的心路走向,诗人由此实现对现实的复归,并完成了其不朽之杰作.  相似文献   

17.
篇章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而如何对篇章的理解实现评价性赏析仍然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衔接的手段之一———词汇衔接在语篇分析中的位置及如何利用这一衔接手段解读篇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史,委婉地传达诗人的复杂历史情绪;议史诗主要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剖析历史、解读历史,惯于对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三种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彼此相互纠结缠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历史的复杂情绪和在历史观念上的矛盾与思想冲突,即在历史认知观上的"历史可知观"和"历史不可知观"的矛盾、在历史范畴观上的"历史有限观"和"历史无穷观"的争议、在历史本质观上的"史理本质观"和"史情本质观"的分歧。  相似文献   

19.
伽达默尔诠释学认为,在诠释者与被诠释文本的理解之间会产生“视野融合”,在这一观点下使用“诠释熵”理论来分析诗歌诠释中的过度诠释现象,能更有助于我们对哲学诠释学的深入理解和准确表述,也能对诗歌过度诠释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