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早龄期表面裂缝的产生,根据混凝土浇筑块早龄期的有限元温度场计算与分析,选取距表面0.50m范围内的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推导出表面防裂安全系数与龄期及表面温度梯度的关系模型,以实时定量监测混凝土早龄期表面的应力安全状态.在中国某大型泵站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原型测试,根据实时测量的早龄期混凝土仓面和侧面的温度梯度,采用所推导模型计算表面安全系数,并实时监测裂缝的产生.结果表明,所推导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表面安全系数与早龄期混凝土表面防裂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了粉煤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采用颗粒表面密封法和压汞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孔隙率和龄期对水泥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验证了表面密封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对水泥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a(OH)2、粉煤灰、水泥熟料、CSH凝胶;水泥石的总孔隙率随龄期的增长而减小;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随水化龄期的增长而升高,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粉煤灰对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温度-应力试验机的大坝混凝土抗裂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评价早龄期大坝混凝土的抗裂性,以2种不同骨料组合的大坝混凝土为例,采用温度-应力试验机法与常规评价方法,进行了混凝土抗裂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骨料弹性模量与热膨胀系数的差别,骨料品种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采用开裂温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地评价不同混凝土的抗裂性;相对于常规单项性能试验而言,温度应力试验涵盖了早龄期混凝土的力学、热学及变形性能的发展全过程,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且大大缩短了评价周期.这种试验方法适用于混凝土配合比筛选及抗裂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是体积稳定性的重要表征参数之一.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配合比设计参数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用功效系数法确定满足多项指标的优化配合比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随单位用水量、浆集比的增大而升高.水灰质量比的影响则取决于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的相对关系,当用水量一定时,热膨胀系数随水灰质量比的增大而降低;当水泥用量一定时,热膨胀系数随水灰质量比的增大而升高.热膨胀系数早龄期的变化较快,后期渐缓并趋于稳定.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与环境相对湿度有关,在75%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水泥石热变形性能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试方法及温度、湿含量和龄期对其的影响,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以期为长形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所使用的测试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方法是可行的,所测试的水泥石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12×10-6~20×10-6℃范围内,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随龄期增长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讨论的影响水泥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3个因素中,龄期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湿含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混凝土在早龄期时温度应力随龄期的发展.通过建立混凝土材料的水化放热模型,引入Arrhenius公式来表征早龄期时混凝土放热速率受温度的影响.采用考虑等效龄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CEB-FIP1990计算公式来表征早龄期时温度变化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应力分析中采用Bazant的双幂函数徐变模型.结果表明:引入Arrhenius公式的混凝土水化放热模型可以用于计算混凝土结构早龄期时的温度场,早龄期时温度应力可以引起混凝土长墙的开裂.早龄期时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计算为优化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提供依据,尽可能减少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  相似文献   

7.
设计温度跟踪养护系统来模拟实际结构中混凝土所经历的温度历程,通过测试在标准养护条件20℃、恒温50℃和变温养护条件下不同强度等级的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值,分析温度历程对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和龄期,引入等效龄期理论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实际结构中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温度场,利用计算模型进行相应龄期的抗压强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能够较准确计算结构中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从而有效指导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早龄期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混凝土在早龄期时的开裂风险,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混凝土结构早龄期时的内应力发展.通过建立混凝土材料的水化放热模型,引入Arrhenius公式来表征混凝土放热速率受温度的影响.在分析中采用考虑等效龄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CEB—FIP1990计算公式和Bazant的双幂函数徐变模型,同时考虑混凝土早龄期的自生收缩.结果表明:引入Arrhenius公式的混凝土水化放热模型可以用于计算混凝土结构早龄期时的温度场,混凝土的水化放热和自生收缩引起的内应力可以引起混凝土长墙的早期开裂.早龄期时混凝土结构内应力的计算为优化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提供了依据,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开裂.  相似文献   

9.
早龄期混凝土徐变对工程结构体安全设计至关重要,研究针对早龄期混凝土徐变是控制和保证混凝土工程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行的关键.基于粘弹塑性流变理论、Riemann-Liouville理论和Burgers组合模型理论,利用Able粘壶重构分数阶软体组合元件,提出分数阶Burgers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构建基于分数微积分理论的早龄期混凝土徐变本构模型.通过早龄期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数据进行验证,所构建模型能够对早龄期混凝土徐变过程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并通过分数阶阶数n的敏感性分析,可以实现对实际工程中早龄期混凝土徐变程度的有效控制.基于分数阶的Burgers模型可为早龄期混凝土徐变模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功能函数(?)=r-s.利用敏感系数来表征混凝土早期的水化放热和自收缩对功能函数的影响,引入部分系数,描述混凝土结构实际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混凝土结构的临界开裂风险.计算了混凝土挡土墙的开裂风险,并对其开裂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与观测的情况基本一致.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预测为优化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提供了依据,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龄期湿度场性状特征,采用瑞士SHT15型数字化温湿度传感器,针对不同施工季节、不同基层与面板接触边界,进行水泥混凝土板早龄期湿度场的室外路面板监测试验研究.监测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湿度场在铺筑完之后依次经历饱和阶段、湿度下降阶段和波动阶段,各阶段的发生时刻和幅值取决周围气象条件和边界条件;通常工况下板底湿度高于板顶湿度,沿板厚方向形成湿度梯度,夏季施工路面早龄期板顶板底最大湿度差可达8%.此外,分析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其它混凝土结构,由于属于薄板结构,湿度场的影响和控制应额外注意混凝土路面基层边界条件与施工季节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环向约束条件下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趋势,在单面干燥条件下应用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仪测试了水灰比为0.26,0.31和0.40试件的早期自由收缩变形.通过静压试验测试了试件早期弹性模量发展,通过改进环向约束试验观测了环向约束条件下各试件内部的收缩应力及应力梯度.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小,单面干燥条件下受约束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危险性越高,开裂发生时间越早;开裂时间、开裂时弹性模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早期开裂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用磁化水替代普通水拌制混凝土。磁感应强度选取为285 m T,进行了5种水流速度下磁化水增强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试验,探讨混凝土早期强度增强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在水流速度0.9 m/s增长幅度达6.4%;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在水流速度2.1 m/s增长幅度可达14.2%。磁化水能够弥补速凝剂造成的混凝土7 d强度损失。相比于普通补偿收缩混凝土,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在水流速度2.1 m/s提高幅度可达11%。  相似文献   

14.
陈萌  张彤军  王仁义 《河南科学》2004,22(5):680-682
对42组早龄期磨细矿渣混凝土(7d~14d)立方体试件进行了回弹测试和强度试验。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之上,选取合适的数学模型,经回归分析建立了早龄期磨细矿渣混凝土回弹法的专用测强曲线,曲线表明矿渣混凝土的表面回弹值与其抗压强度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而且曲线的精度符合回弹法规程中的要求。经工程实践验证了该曲线的测试精度,建议可作为郑州市早龄期磨细矿渣混凝土回弹法的专用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15.
单面干燥条件下受约束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开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面干燥条件下应用自行研制的混凝土早期收缩应力测试仪及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仪测试了水灰比为0.26、0.40的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弹性模量和自由收缩变形,通过改进的环向约束试验观测了受约束试件内部的收缩应力及应力梯度,并在上述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单面干燥条件下受约束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趋势.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水灰比越小,单面干燥条件下的早期自由收缩变形、弹性模量、受约束状态下的内部收缩应力增长越快,干燥表面越容易发生塑性收缩开裂,早期开裂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质扩散系数(Dm)是混凝土材料的一种湿物性,它反映混凝土内部的湿份在空间上趋于均匀的能力。在混凝土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混凝土质扩散系数取决于材料的微观孔隙结构、初始含湿量的大小及其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性。对同一种混凝土材料而言,混凝土质扩散系数强烈地依赖于混凝土内部的初始含湿率。本首先从湿度扩散矩的概念上论证了混凝土的质扩散系统与其平均值(Dm)的关系;接着研究平均质扩散系数代替质扩散系数以后,混凝土湿度场的变化趋势;最后讨论了两种不同质扩散系数下混凝土干缩速度、干缩应变、非均匀干缩引起的约束应力等。以北方地区拆模后的大体积混凝土为例,计算了混凝土表面最大干燥应力与干燥深度,其成果可以为混凝土表面保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新测试方法对早龄期高性能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进行精确测量.该系统具有非接触式量测、精度高的特点,可用于从混凝土初凝开始变形的测量.试验装置能有效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实现自动采集,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自干燥变形行为的试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本文在单面干燥条件下应用自行研制混凝土早期收缩应力测试仪及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仪测试了水灰比为0.26、0.40高强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自由收缩变形,通过改进环向约束试验观测了受约束试件内部的收缩应力及应力梯度,并在上述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单面干燥条件下受约束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趋势。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水灰比越小,单面干燥条件下早期自由收缩变形、弹性模量、受约束状态下内部收缩应力增长越快,干燥表面越易发生塑性收缩开裂,早期开裂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板限制收缩试验法,研究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与膨胀荆及其复合技术对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大小顺序为:纤维增强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膨胀混凝土〉高性能膨胀混凝土。因此,采用膨胀剂与钢纤雏的复合技术是防止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开裂的比较理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