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40例,根据是否应用奥曲肽,将病例分为奥曲肽治疗组(治疗组)和非奥曲肽治疗组(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明显优于非奥曲肽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伴有脾功能亢进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8例患者行DSA下经皮肝穿刺、插管进入门脉,用弹簧栓、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栓塞食管胃底静脉,再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 18例病人(致出血的)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及脾动脉插管、栓塞均获成功.16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1~16个月.其中2例于1~2周时再呕血,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术后3周死亡,余13例病情稳定,未再出血.结论双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4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进行急诊或择期的内镜下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急诊止血率100%,再出血率5%,止血成功率95%,静脉曲张消失率45%,红色征阳性消失率70%,疗效优于内科药物和硬化剂治疗.  相似文献   

4.
96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的关系和出血情况。方法分析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所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比较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及其与食管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均比非出血组增宽(P〈0.01)。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rs=0.332,P=0.001),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s=0.184,P=0.073)。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281,P=0.006),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也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330,P=0.001)。结论通过腹部B超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程度可判断门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并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的关系和出血情况.方法 分析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所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比较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及其与食管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均比非出血组增宽(P<0.01).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rs=0.332,P=0.001),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s=0.184,P=0.073).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281,P=0.006),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也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330,P=0.001).结论 通过腹部B超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程度可判断门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并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上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在内镜下行曲张静脉套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及预防再出血的疗法,我科自1997年起对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进行套扎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7.5岁,均以上消化道大出血收入院,经内镜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用药物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病情稳定后进行套扎术.2 护理2.1 心理护理病人因长期患病,反复发生消化道出血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担心套扎不成功再次出血,失去治疗信心,这时应稳定病人情绪,介绍套扎方法和成功病例,消除紧张,建立“既来之,则安之”心理.充分了解病人思想动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医患配合密切,从而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病死率高达9.5%,再次出血时高达60%.为寻求简单、安全、有效的保守止血疗法,我们于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对在本院住院的68例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分别应用施他宁与传统的三腔管气囊压迫联合垂体后叶素法配对治疗,发现用施他宁治疗组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早期应用三腔二囊管、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情况总结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方法:生长抑素类似物联合三腔两囊管治疗后,胃管抽出胃液提示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行内镜下曲张静脉治疗.结果:三腔二囊管改良操作法具有明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拔管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且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程度,使其更易于为患者接受,有利于对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较多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生命,首次出血死亡率及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高达30%~50%[1]。内镜下曲张的静脉套扎术(EVL)是目前国际上推荐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新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EVL及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进行EVL治疗时,由于患者对新技术不了解或了解较少,往往有恐惧,疑虑的心理,迫切想了解与治疗有关的知识。根据病人需要,我们对病人实行整体护理,按照护理程序、病人不同特点(病史、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心理状态)进行了健康教育,病人出院时对健康教育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中的使用方法。方法:从我科2001年9月到2004年3月收治的所有应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肝硬化病人中,选取4例,加以分析。结果:B组两例患者在放气后12h内再发出血,后经反复压迫均不能止血,最终死于失血性休克。A组两例止血后2周,好转出院。结论:三腔二囊管压迫的时间、悬挂的重量、压迫同时降门静脉压力药物的应用以及解除压迫后的用药,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加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的眼底图像出血点检测方法。首先,为了避免图像背景区域对后续检测的影响,参考眼底图像中的灰度信息并根据眼底中心位置到其边缘的长度,将图像调整到合适的尺寸,再对图像进行线性加权增强其亮度和对比度;然后,用裁剪到的图像块在仿照VGG网络构建的CNN架构上去训练检测出血点的CNN模型;最后,为了克服CNN模型在出血点检测中误检、漏检等问题,采用CRF对CNN模型输出的概率图进行后处理,以实现眼底图像出血点的精确检测。提出的检测方法在公开的Kaggle与Messidor数据库上进行训练和验证,获得了98.8%的准确率、99.4%的召回率和99.1%的F-score。另外,在DIARETDB1数据库上测试的灵敏度达到98.5%,F-score为96.1%。实验结果表明,从图像视觉和定量检测2个方面均说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性肝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肝硬变的严重并发症,进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非常重要的.对病人从术前、术中、术后全程观察及指导,实施护理计划及指导病人生活饮食等方法.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述是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内镜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套扎术(EVL)、硬化剂(ES)治疗及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结果 药物组65例,3d止血成功率63.1%,死亡率37%,再出血率60%;硬化剂治疗组37例,止血成功率86.4%,死亡率10.8%,再出血率29.3%,EVL治疗组80例,止血成功率95.1%,曲张静脉消失率97.5%,再出血率17.5%.结论 垂体后叶素在控制急性出血方面有效,但短期再出血率高;硬化剂近期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较高;EVL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高,短期内再出血率低,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景天属三种植物药不同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T法检测景天属三种植物药垂盆草、佛甲草及凹叶景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及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体外增值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植物药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各植物药总黄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对102例活动性胃肠道大出血患者,在24~48h内进行急诊喷洒凝血酶止血治疗,结果永久性止血87例,占85%,暂时性止血9例,占8.8%,无效6例,占5.9%,表明内镜下喷洒凝血酶是治疗活动性胃肠出血准确可靠,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垂体后叶素治疗及(或)三腔管压迫止血无效,静脉推注0.1mg善得定,继而以0.05mg/h的剂量静脉持续滴注.结果,善得定的止血率88.8%(16/18),平均止血时间4.5h,2例出血减少,但分别死于严重感染和肝肾综合征.善得定副作用轻微,仅一例有恶心、头痛.  相似文献   

17.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对25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在确定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后行黏膜下剥离术。先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及利用Lugol液染色确定病灶范围,后采用术中标记、粘膜下注射、边缘粘膜切开、剥离及创面处理等方法。结果显示,病灶完整切除,术中无穿孔、出血;术后3、6、12月常规随访,均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出现食管狭窄,给予扩张后狭窄缓解。结果表明,对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19.
对于眼底血管网络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萤火虫算法的三维最大Renyi熵眼底血管分割方法。该方法先提取出眼底G通道图像;然后用多尺度线性滤波器对眼底血管增强;接着引入萤火虫算法,将基于三维共生矩阵的最大熵求解问题转化为寻找最亮萤火虫的问题;最后,将最亮萤火虫所处的三维空间位置作为Renyi熵函数的阈值对眼底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真阳性率和ROC曲线下方区域面积都有所提高,能准确分割出眼底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