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太白红杉总DNA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抗氧剂和螯合剂组合的方法,成功地从太白红杉的叶组织中提取和纯化了总DNA,并对其产率、质量和纯度作了鉴定。用此方法能有效地去除酚类化合物、多糖、萜类化合物和未知化合物的干扰,为太白红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套迅速、经济和可靠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太白红杉种群生殖对策研究Ⅰ生育力和种子重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白红杉种群生育力和种子重量与年龄及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坡的太白红杉成熟年龄比北坡早.(2)太白红杉种群的生育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到一定年龄后又呈下降趋势.南坡太白红杉在70龄左右时生育力开始降低,北坡太白红杉在90龄左右生育力下降;北坡太白红杉种群的生育力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大约到海拔3300m左右后逐渐降低;南坡太白红杉种群的生育力则一直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大.(3)太白红杉种子的重量(千粒重)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加,但南坡在60龄左右时又逐渐变轻;种子重量随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北坡种子重量开始下降的海拔要比南坡低.  相似文献   

3.
太白山林线附近太白红杉种群的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太白山林线区域的太白红杉种群的生存状况,在林线附近设置了1个100m×100m的样地,采用侧生轮枝计数或WinDENDRO系统确定个体年龄.调查数据经匀滑技术处理,编制了太白红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太白红杉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结果表明:林线地段太白红杉种群存活曲线位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林线地段太白红杉种群整个生长期中出现了两个死亡高峰期:一个出现在中龄时期(70-80年),另一个出现在老龄时期(180-190年).总体看来,林线区域太白红杉的幼苗很少,更新较差,种群很不稳定,应加强对该地段太白红杉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苔藓植物个体微小,为得到一种适于苔藓微量样品使用的DNA提取方案,首先对前人提取植物DNA的方法进行了筛选;其次对所选择的3种适于提取苔藓样品DNA的方法——CTAB法、尿素法和磁珠法进行了改良;最后通过使用上述3种改良方法对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植物样品总DNA进行提取,并比较了提取效果、提取时间和费用.结果显示:3种改良方法均可从2 mg干燥牛角藓材料中提取总DNA并得到阳性PCR结果.其中,改良磁珠法提取的DNA浓度较高,提取过程时间短,但成本高于其他2种方法.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低于磁珠法,且实验耗时长,但DNA纯度较高,且实验成本仅为磁珠法的5%.PCR实验显示改良磁珠法与改良CTAB法的扩增成功率均为100%,而改良尿素法的扩增成功率仅为75%.认为改良磁珠法与改良CTAB法均可作为微量苔藓样品DNA提取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种从小麦干种子中快速提取DNA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组织DNA抽提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提供了一种从小麦干种子中快速提取总DNA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不需液氮冷冻或是冻干组织脱水和水浴,用氯仿对材料进行预处理。使用1.5%的SDS抽提缓冲液和氯仿/异戊醇处理,并用预冷的无水乙醇沉淀DNA,即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小麦基因组总DNA.实验证明,用该方法每300mg干种子可得到约30-40μg的总DNA,其产量和质量均适合进行SSR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微量注射处理法初步研究苏云金杆菌和环磷酰胺对中华稻蝗在分子水平上的毒性作用.在不同的药剂作用时间解剖虫体,取其精巢,低渗后固定保存,用传统的酚/氯仿法提取精巢总DNA(部分技术环节略作改动)电泳检测比较结果,并进行PCR随机扩增.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对中华稻蝗总DNA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苏云金杆菌处理的样品均没有随机扩增产物,环磷酰胺部分样品有随机扩增条带,但不同样品扩增条带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局限,分子生物学技术避开了传统微生物培养分析的环节,直接从样品中抽取总DNA,然后通过PCR扩增及其相关技术、核酸杂交技术、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直接提取的总DNA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微生物信息.这些通过遗传物质进行研究的分子方法,为微生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细胞裂解方法提取活性污泥总DN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直接提取法对活性污泥总DNA进行提取,以化学机械法为基础,在细胞裂解步骤中,分别设计了化学法与超声法、高温法、反复冻融法、珠磨法及液氮研磨法相结合等方法,并通过DNA样品的浓度、纯度、提取率以及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扩增片段多态性等4个指标对活性污泥总DNA提取的不同细胞裂解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反复冻融法为提取效率高、DNA纯度好且适用于PCR扩增的最佳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SPOT遥感影像解译的太白红杉分布范围,采用从解译的太白红杉分布数据中提取的6种不同样本量、在不同海拔梯度和坡向的样本量分布以及3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测试了两种模型(MaxEnt,Garp)下太白红杉预测精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模型精度随之增大,预测结果趋于稳定.大样本量时,Garp模型的性能优于MaxEnt模型;小样本量时,MaxEnt模型预测结果最优.样本在不同海拔梯度和坡向分布时,两种模型样本量不均等分布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均等分布;相同样本分布下,两者预测能力没有明显差异.在保证一定样本量的前提下,为提高模拟能力,选择样本时应尽可能按照物种分布地的数量依比例取样.结果对合理采样和提高物种分布模拟精确度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指导物种分布模型的选择及其最优样本的获取.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局限,分子生物学技术避开了传统微生物培养分析的环节,直接从样品中抽取总DNA,然后通过PCR扩增及其相关技术、核酸杂交技术、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直接提取的总DNA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微生物信息.这些通过遗传物质进行研究的分子方法,为微生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研究了太白红杉的种群格局特征.结果显 示,(1)太白红杉的种群格局具有自相似性;(2)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维数可以揭示种群分布格局的尺 度变化特征,利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关联维数综合分析种群分布格局能够更全面的对其进行描 述,单纯利用一个维数会导致片面的理解;(3)太白红杉种群分布格局受到人为破坏后,其分形维数 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特产我国的太白红杉的核型。它的核型由6对具中部着丝粒,5对具近中着丝粒的以 及1对具近端着丝粒的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3.
当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低于种群最佳生长需要时,种群内个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竞争常发生在邻体植物之间,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竞争范围不同.目前,有很多度量竞争强度和确定竞争范围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更具有说服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草地造林40年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天然草地造林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以河北塞罕坝的羊草草甸草原以及在草甸草原上营造的樟子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植被类型土壤表层0-30cm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总有机碳和土壤全氮等指标。结果表明,人工针叶林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均低于草甸草原,天然草地营造人工针叶林40年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都有所下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异质性低于草甸草原。  相似文献   

15.
Measuring the respons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s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In this study, OTC (open top chambers) were used to simulate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ngnen Grassland. As well, phytoliths in Leymus chinensis were extrac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toliths and CO2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e rondel is abundant in Leymus chinensis, while the trapeziform polylobate is rare. When phytolith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the rondel phytoliths grow bigger and the proportions of the different phytolith types changes under high CO2 con-centration. These types include elongate hollow, acicular hair cell, square and laminate and are only observed in samples grown under high CO2 concentrations. All this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phytoliths in Leymus chinensis are sensitive to CO2 concentration, and indicate that phytolith analysis may have potential use in the study of global change, identifying different ecotypes of Leymus chinensis an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eo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6.
在呼伦贝草原选取5种代表性草原群落类型,采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探讨自然状况下草原植被群落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旨在为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草原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大针茅+糙隐子草群落、羊草+克氏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羊草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与生产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羊草+寸草苔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生产力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群落生产力受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环境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不仅仅是由物种多样性决定.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鲁伦河流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微斑块样方调查,采集优势植物和土壤,分析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变化,探讨放牧对羊草斑块优势植物和土壤中Fe、Mn、Cu、Zn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共有优势种羊草中Fe含量最高,其次为Mn、Zn,Cu含量最低。微斑块土壤中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极显著,羊草中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属于中等水平或低含量范围。土壤中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内外正常土壤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